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县级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相应的电能损耗也随之增大,县级地域较为狭窄,而且相应的文化、技术等发展较为落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加快了县级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对县级电力行业的改革。在县级电力行业改革过程中,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地位提高,企业如何做好线损管理已然成为社会焦点。因此,本文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1 县级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的意义
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线损问题,并且存在于电能输送、电压、用电等多个环节当中,是电气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构成部分。虽然电路中的线损不可避免,但是能够通过相应的优化措施减少线损,提升企业的效益。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其管理系统是否完善,能够充分反应出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线损方面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供电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对线损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在电网架设之前进行设计,在电网生产、管理、维护等过程中进行统筹规划,使线损程度降到最低,并且构建出一套较为完善合理的线损管理体系,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保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 县级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供电企业中,线损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将会对线损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根据相关规定,线损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管理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但事实上,大部分线损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满足上述要求,职业素质较低,对于自身的岗位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难以胜任线损管理工作。例如,现阶段,许多地区发生窃电等违法现象,为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如若线损管理人员能够认真的核对电费数据,将很容易发现电费与电量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但是,目前部分线损管理人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核算中马虎大意,没有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采取措施,导致供电企业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
2.2 线损管理制度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县级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对电能的使用数量也不断提升,这将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地方供电企业的发展却与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不相适应,部分电力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线损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上的缺失将使得用电发展难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陷入到尴尬境地。同时,线损管理制度的落后也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窃电、违法现象屡次发生,导致企业在不知不觉间承担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供电企业从属于国家电网,因此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通常会缺少忧患意识,工作热情不高,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懒散态度,这将使得线损管理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3 电网布局不合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县级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针对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逐渐展开,对电网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大部分城市来说,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相互处于独立状态,这将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在负荷密度、用电量、高峰期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理论上来讲,电力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区域用电特征对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但事实上,许多城区在电网布置方面都不够合理,尤其是老城区,电力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电力改造工作发展较为缓慢,供电线路依然较小,直径偏长,导致输电线路的线损率上升,供电的可靠性下降,甚至许多供电站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对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均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大的电损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县级供电公司中在处理有关线损问题时,需要做到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密切配合,线损检查人员将数据汇报给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针对线损问题做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县级供电公司中各个部门在沟通中不注重细节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致线损检查人员没有将确切的数据传递给管理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在接到数据之后没有引起重视,最终导致线损问题被搁置,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此类现象的产生不但会为供电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人们的正常良好供电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县级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明确管理方向
供电企业中的线损管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线损的管理工作,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每个电力企业都应对此方面加强重视。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应明确管理方向,严格执行所规定的各项制度,保障计量的准确性,对于老化严重的电表和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换、检查、排查,做好防窃电工作,加强对用电方面的监督,对于窃电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应给予严肃处理。第二,加强对抄表、核对过程的管理,尽量减少企业的线损经济损失,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年终总结、季度总结、月考核等方式,对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改进,从制度层面对线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线损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得以切实良好的解决。
3.2 优化管理模式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随着发生转变,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企业沿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导致线损管理工作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用电需求相背离,传统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逐渐降低。对此,应积极完善和优化管理模式,为线损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提升其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另外,还应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中态度认真、积极主动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促使其树立责任意识,能够热情饱满的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使线损管理效率和水平极大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
3.3 加强各部门的沟通
针对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县级供电公司中各个部门在沟通中不注重细节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致线损问题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现象,在县级供电公司处理线损问题时,应清楚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且针对降损工作进行探讨,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管理人员还应对线损检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①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能因为节省时间而有所懈怠,对抄表工作存在懈怠心理,一旦抄表数据不准确,将会掩盖线损情况,使线损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因此,在抄表过程中,应着重检查线损问题,并且将数据提交到线损管理部门,使相应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②要加强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不能单纯的注重营销而忽视了降损工作,在营销、管理、检测三个部门共同商讨之后,将总结出的相关数据汇报给上级部门,才能够充分体现线损问题,避免对供电公司产生经济损失,对其日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这些不同策略的灵活运用,有利于保持县级供电企业良好的线损管 理 水平,降低 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强线路使用安全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因此,未来县级供电企业在战略部署制定与调整过程中应强化线损管理意识,加强不同管理方式的配合使用,提高线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为自身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县级供电企业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过程中,应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实现其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斌.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 技术与市场, 2013(7):284-285.
[2]冯海军.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 2013, 32(12):118-118.
[3]邢军试论供电企业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与强化线损管理的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5(23)
论文作者:李竹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线损论文; 县级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