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致”的语法化过程论文

“以致”的语法化过程论文

“以致”的语法化过程

袁鑫 广西财经学院

摘要: 根据可考文字资料,“以”“致”两字相连出现的现象始于周代,但仅为偶然相连而已,随后渐渐发展为经常相连出现,进而产生固化现象,至元代民间文学当中,用法已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本文根据语料,对“以致”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以致;语法化

在现代汉语当中,“以致”是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012年出版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该词解释如下: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3.2.2 尿道狭窄 对尿道狭窄患者可试行尿道扩张,若扩张不满意,可行尿道内切开术;若狭窄严重,可考虑行暂时性经会阴尿道造口。

周代的《周易》中已经可见“以”和“致”相连出现的现象,如:

1.《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致”后面已不存在其他成分,故而只能同“以”发生联系,可以就此判定,早在战国时期,“以致”相互组合的形式已经出现了。只是在此时,此类组合和相当少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致”依旧要和其后相连的结构率先组合,然后再以整体形式同“以”组合。

但在这两个例子当中,“以”和“致”只是前后相连出现,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君子以致命遂志”当中,“以”用来表示“遂志”的方式或手段,整句可解释为“君子用‘致命’的手段达到‘遂志’的目的”,“致”首先和“命”组合,而后“致命”才作为一个整体和“以”发生联系。“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的情况与此相似:“致”和“用”首先组合在一起,而后“致用”作为一个整体同“以”发生联系,而“以”和“致”则只有间接关系。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学以致用”这个成语中看到同样的现象。

至春秋战国时期,“以”“致”相连却并无直接语法关系的用例依旧时有出现,如以下几例:

[22] Joshua Kurlantzick, “In Southeast Asia, Belt and Road Attracts Takers, But Skepticism Is Rising,”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June 15, 2018, https://www.cfr.org/blog/southeast-asia-belt-and-road-attracts-takers-skepticism-rising-0.

1.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部分学者还关注从积极应对和协商的视角研究残障人员的休闲制约。Loucks-Atkinson A和Mannell R C[19]引入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概念研究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参加健身运动的制约协商机制,结果显示:个人的协商效能感越高,其成功协商制约的信心就越高,因而参与动机、参与机率和协商努力也越高。

2.乃以麋各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吕氏春秋》)

为了证明([0,1], ρ0)是完备度量空间,先证明几个引理。下文所用到的度量d是[0,1]上的通常度量,即d(a,b)=|a-b|。

2.行次其穴,下乘而趋,拜以致敬,祭以祈福。(《佛语录•大唐西域记》)

但在几乎同一时期,我们还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句: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於吴。(《吕氏春秋》)

何以致?危之也。何危尔?边乎齐也。(《谷梁传》)

在以下例句当中:

作者首先讨论了诗歌译者的意向活动并提出:诗歌翻译的重点在于对原诗创作意向活动中意向性质、质料及其统一体意向本质的还原。这些意向内容的还原决定着译诗对原诗的关指度,并进一步决定着译诗和原诗之间除普遍存在的跨语指向关系外,究竟是构造关系还是包含关系。译诗是译者意向性关指的结果。然而,译诗的意向性关指和原诗的意义影响之间的矛盾会让译者产生“影响的焦虑”。作者借助玄言诗、佛理诗和禅趣诗,考察了译者在翻译意向活动中的焦虑,解析了焦虑的根源。

在这句当中,“致”依旧可以看做先同“必死”进行组合,但与前面的例句略有不同的是,“必”的加入导致了细微的变化:“必”先同“死”组合,“必死”再同“致”组合。相比前面提到的“致命”一类组合,此处“必”的加入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句子的结构,但结构的加长很可能会导致“致”和“必死”之间组合的紧密性降低(类似于“牛肉”和“天鹅肉”当中,“牛”与“肉”组合的紧密性要强于“天鹅”和“肉”),这就为“致”与其后结构的渐渐分离提供了可能性,进而才有可能进一步趋向与前面相连的“以”组合在一起。

60例患者均接受128排螺旋CT检查,应用联影公司生产的Somatom Plus4 VA 型螺旋CT 机,应用300 mg/ml欧乃派克或优维显或65% Angiografin作为对比剂,具体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3 ml/s的速率给予患者前臂静脉穿刺团注2 ml/kg对比剂。对患者进行门脉期扫描,扫描时相在60~80 s之间。动脉期扫描26例,扫描时相在20~40 s之间,扫描准直、床动速度、重建层厚分别为10 mm、10 mm/s、8 mm。

2.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再看这个例子:

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褒姒之败,乃令幽王好小说以致大灭。故形骸相离,三公九卿出走。(《吕氏春秋》)

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为患者设定预警值;当患者数据超过预警值,系统将发出警报,自动推送预警信息;系统根据需要,将患者某一时间段内某个指标的历史变化和预警值,绘制到一张图上,进行直观展示;用户可以选择时间段,查询患者的历史预警记录。

此句当中,“以致”的用法表面看来已与现代汉语中的“以致”相差无几,但仔细分析,“致”的意义应为“使到来,招致”,和现代汉语中的“以致”并不相同,所以尚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至汉代,“以”“致”相连的情况更为常见,比如如下例句:

1.五百之所以致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刘向《战国策》)

例句2中,由于“致燕甲”和“起齐兵”的对称结构,也明显可以看出“以”和“致”不存在直接关联这一事实。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破解难题。当前,西江辖区还存在不少困扰水上安全的难题和瓶颈,与社会的期待有差距,对比陆域的发展有所滞后。我们希望和共建单位一道,正视问题,真抓实干,敢啃硬骨头,发挥新作为,着力在防治船舶污染、处置闲置船舶、“三无船舶”,提升西江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等问题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例句1中,“以”和“致”依旧不存在直接联系。不仅“致”同“天下”率先组合,“以”也同“所”“者”组成“所以……者”的固定结构,表达“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

2.以燕伐秦,黄帝之所难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齐兵矣。(刘向《战国策》)

到六朝时期,“以”“致”相连的组合在基本维持上述用法的同时产生了少量的其他情况,如:

1.昔文武二王,所以纲纪周室,君临天下,公旦之,以致太平龙凤之瑞,自斯厥後,甫备兹日。(《全梁文》)

2.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三国志•裴松之注》)

在这两个例句中,依旧将“以”和“致”解释为并无直接联系的两个成分是可行的。例句1中的“以致太平龙凤之瑞”可解释为“因此引来了太平龙凤的祥瑞”,例句2中的“以致倾败”则可解释为“因此招致倾败”,但若将此处的“以致”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以致”,也同样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尤其是例句2的用法,已与现代汉语中的“以致”极为相近。这两个例句可以看做“以致”结构重新分析的起始,是其从最初的偶然相连到经常相连出现,再到走向结合、成为固定结构的重要一步。

到唐宋时期,中国的书面文学开始沿着两条不同的线路向前发展,其一是继续此前的文言文传统,其二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古白话。应当指出的是,文言文的基础是先秦文学,形成以后虽然也在向前发展,产生种种变化,但因其相当强大的保守性,发展速度远不及口语,至两汉时期已开始同口语脱节,及至唐宋时期,文言文与口语的距离已经相当明显,所以在口语当中,“以致”很可能早已演变成了和现代汉语当中一致的形式,但在文献当中难以找到这样的证据。在此时期,在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献中,“以”和“致”往往仍是两个前后相连出现但并无直接联系的成分,如以下例句:

1.马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致斗。(《通典》)

这两个例句中,“以”“致”所表达的意义与上文中的例句略有不同,但“致”先与其他成分组合,再间接同“以”发生关联的实质没有变化,故不在此赘述。

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供应链竞争”越来越激烈。物流企业仅仅为了进一步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提出了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的概念。供应链物流需要在资金的支持下带动物资流动,一旦出现资金缺口,就会造成物资流转的停滞,进而影响供应链运转周期,甚至导致供应链断裂。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是物流企业获得供应链资金的重要途径,而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将进一步整合资金,提高资金的流动效率。供应链物流业务与金融业务的整合,为供应链物流构建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也应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

但在几乎同一时期产生的敦煌变文当中,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如以下例句:

本来文意可通,被王庆菽误改误抄,以致不堪卒读。(《敦煌变文集新书》)

这段文献出自五代时期,采用古白话写成。此处的“以致”已经无法继续解释为“因此到达”之类的意义,而按照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则能够给出完美的解释:这个“以致”用在下半句“以致不堪卒读”的开头,表示下文——不堪卒读——是上述原因——被王庆菽误改误抄——所形成的结果,而且是不好的结果。

在唐宋时期的文言文中,“以致”间或出现十分近似于现代汉语的用法,也有时做两种解释均可,但从主流上看,多数情况下的“以”和“致”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和周代的用法相似。

元代民间文学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流传至今的书面材料大量出现。在这些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献当中,“以致”同现代汉语完全一致的用法已经成为主流,比如以下例句:

当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社会形势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且这类青年人群更加渴望学业上的进步、事业上的成功以及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当代大学生流行语正是大学生发泄其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5]。大学生流行语属于缓解内心压力的一种调节方式,能生动形象地表述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传达并调整他们当前的情绪,短暂性地放松、释放其内在的精神世界,这对于适时适当宣泄大学生压力心理的内状态,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当下的校园及社会生活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1.详阿秀抱怨口气,必然先有人冒去东西,连奸骗都是有的,以致羞愤而死。(《元代话本选集•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2.起初你空手赘入吾门,亏得我家资财,读书延誉,以致成名,侥幸今日。(《元代话本选集•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3.皆因子瞻过于聪明,以致疏略如此。(《元代话本选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据统计互联网时代线上订购旅游产品,65%的人表示不确定其真实性,24%表示旅游产品太多,眼花缭乱,11%表示不确定哪款软件比较好。由此可知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不可避免带来信任危机,出现生态旅游内容过度泛化和功能的淡化。通过对校园用户的调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少大学生们因为经济原因而不报旅游团,“互联网+旅游”的出现不只解决了大学生市场难以拓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大学生理智旅游的需求。因此我们注重开发有个性的,价格优惠的特色旅游路线,满足大学生旅游的体验、优质低价性等需求。

在其后的明清时代,“以致”基本维持着与元代相似的情况:一方面在文言文当中,“以”和“致”各自独立,并无直接联系;一方面在古白话当中,两者以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结果,以连词的身份出现,一步步完成了其语法化的历程。鉴于元代话本中,“以致”的用法已与当代无甚差别,故而可以推断,至少在元代时期(很可能还要更早一些),口语中的“以致”就已经完全完成了语法化。此后,“以致”先前的用法仅以书面形式存在于文言文当中。文言文的正统地位直到清末才宣告终结,故而“以致”也一直在书面当中保留着周代即已产生、此后仅发生过微小变化的用法。及至文言文的地位被白话文取代,“以致”基本上已经仅剩下作为连词的一种用法,仅在少数存古的固化结构中依旧保留着此前的用法。

作者简介: 袁鑫(1990-),男,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

标签:;  ;  ;  

“以致”的语法化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