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孟彩霞 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时期的神学家。本文主要介绍了阿奎那生平、著作、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他的美学思想,包括:美与善的同一与差异、美的三个条件:整一或完整、比例或和谐、鲜明。
关键词: 美与善;美的三个条件;整一;比例;和谐;鲜明
一、托马斯·阿奎那生平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公认的一位神学大家。他于1225年出生。1274年病逝。他死后,被罗马天主教会追封为“天使博士”。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
阿奎那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笔耕不辍。他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所作的注疏;另一部分是阿奎那的著作。其中,阿奎那自己的著述有集中反映了他本人的思想。它们是:《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
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一争之地,自身的实力尤为重要。打铁还需自身硬,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第二专业,通过考取争取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金量,增加自身的竞争砝码;第二,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还要树立目标,有着却的职业规划并为之努力,第三,理工科女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量力而行的择业,并且要有强大的自信心和面对失败的抗压能力,不能因一次应聘的失败就一蹶不振,要有目标的多择业,不盲目就业。
三、阿奎那美学思想的背景渊源
(一)神学立场
阿奎那生活在欧洲的中世纪,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反异教大全》中,他说他一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他自己的言谈行动,让上帝尽可能地呈现出来。所以,阿奎那所作的一切论说目的都在于论证上帝,指引人们归附上帝。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全系统必须以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构建干部工作“五个体系”为总抓手,健全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环环相扣又统筹推进的全链条机制, 着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哲学根源
13世纪,十字军东征以后,阿拉伯文明传入,许多古希腊著作传入欧洲,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由于古希腊思想迥异于欧洲教条的基督神学思想,人们思想开始动摇,基督教思想统治危机萌生。为了挽救正统神学的统治,基督教从传统的教父神学发展到经院哲学,阿奎那就是经院哲学的典型代表人物。
阿奎那并不是一股脑地排斥古希腊哲学,相反,他吸收借鉴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学为己用,对他影响最大的还属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著名的形式质料说。阿奎那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认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结合而成的。比如一间房屋。建筑师头脑中的房屋只是这间房屋的形式,只有根据建筑师脑海中的形式,用石头、木料等建筑出来,才会是具体的房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形式在质料之中,普遍在个别之内。只有上帝是个例外,他只有形式,没有质料,是自为自在的纯形式存在。
四、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一)美与善的同一与差异
比例指的是质料与形式二者之间的适应程度。质料本身要与形式相适应,因为它有构成形式的潜质,但是要有一定的秩序和现实性,以便二者更好地适应和融合。
在本体论上,阿奎那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美善是同一的。美善同一中的美是超验的。从本体论上讲,善相关的是最终目的。作为最终目的的善,也就是超验的上帝。美善相同,美在本体论上也是超验的。
阿奎那曾将人的审美快感和动物的物质享受性作了对比,以此说明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狮子看到或听到它的猎物的声音时会特别兴奋,因为猎物是与欲念有关的东西,即食欲。但是人除了食欲之外,还可以通过别的感官比如视觉或听觉来体验愉悦,这跟欲念是没有关系的。这就区分了人的审美快感与动物的生理快感。
外语专业本身兼具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特别是韩语(朝鲜语)既具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民族性,又具有东北亚跨文化交流的国际性,这使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更具特殊性与使命感。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和语言认知规律,在“韩语+文化+专业(X)”开放式课程体系下,提升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韩语人才,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所在。下面选取典型教学模式,阐述汉风与韩流互动中的韩语教学实施情况。
2.比例或和谐
但是,从形式因的角度来看,美与善又是存在明显区别的。阿奎那认为,善是目的因,与欲念有关,人人都会对它起欲念,都想将它据为己有,善就是使欲念得到满足;美是人们从外形上可以看出的,属于形式因,人一眼见到就使人内心愉悦、乐于欣赏观看的东西,因此美可以表现在比例的和谐适当。
(二)美的三个条件
1.整一或完整
托马斯认为,美有三个因素。第一是完整或完美;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比如阿奎那就认为人的四肢和人体的五官端庄匀称了,再搭配上鲜明的色彩,人体就美了。
国内大型的服装企业自行研发的PDM系统,虽然在单个企业的实施效果好,也只能称为成熟的、适应单一企业模式的PDM系统,还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PDM产品。
阿奎那认为,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虽然他们在形状方面、样式和质料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区别,但不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度,如果这种不同超过了某种特定的限度,事物或人就不能说是美的。他甚至认为,不完整的东西也是丑的,事物一旦变得残缺,那它就和美的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整一是三要素中最为关键性的。
因此,从本体论上讲,美善是同一的;在认识论上,美善是有差异的。美是一种认知活动。美作为认知活动,与善区分开来;美是有关视觉和听觉的活动,善是与欲念有关的活动,具有功利性。
这里的比例有双重意义,第一种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可以是二倍、三倍或甚至多倍关系,它们都构成一种比例。第二种意义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比如床和床垫,房屋和门窗的关系等等,这也可以称为比例。被创造者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作比例。
在古希腊,人们普遍认为,美和善二者是相同的两个概念,善就是美,二者并无本质区别,美善同一。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美本身”、“美理念”,也是“善本身”、“善理念”。他将“永恒的美与真正的原初的善”一同视为“不动的动者”即“原动者”。他经常将“美”和“善”交替使用。
3.鲜明
展会另一个目的是订货,这是涉及品牌业绩的实质性部分。以往,世界各地钟表店里面会出现哪些新表,主要取决于在这两次展览上,分销商看中了哪些新款,下了多少订单。
小麦成熟后应及时收割、晾晒、筛选,如遇阴雨天气,应采取烘干措施,防止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大,导致病菌再度大量繁殖,造成二次污染。
鲜明的同义词有“光芒”、“光辉”、“照耀”等等。他认为神之所以被称为是美的是因为它具备和谐和鲜明的特点,因此,美的概念也应该包括鲜明性和一定的比例。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活的光辉,世间所有美的事物都是由于有上帝活的光辉的照耀。因此,世间事物的美属于有限的、相对的美,我们从中窥探见上帝的光辉无限之美、绝对美。有了光辉,形式和比例能够更加具体且丰富地显现出来。
总之,阿奎那所说的美所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就是完整的形式、和谐的比例和鲜明的色泽。如若自然万物的形式具备这三个条件或特性,那就是美的。
概而言之,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虽然属于基督教范畴,是唯心的,有神秘、不可捉摸的特点,但就其思想的具体方面来看,则又是有不少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其美学思想,对什么是美、美与善的异同等问题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是对前人观点的总结和超越,对现代美学理论发展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意]托马斯·阿奎那.段德智译.神学大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黄裕生.西方哲学史(第三卷)[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郭玉生,曾耀农.欧洲中世纪美学的集大成者——圣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新论[J].新余高专学报,2002(2):33-37.
[6]徐龙飞.存在之美与此间世界之美——试析托马斯关于美的论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93.
[7]邓韵.托马斯·阿奎那灵魂学说的美学意义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8]田志宇.实体·存在·本质——亚里士多德与托马斯·阿奎那[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9).
[9]杨俊.论作为事物之美的根据的存在之美——托马斯·阿奎那“两种美”的逻辑关系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2015(5).
[10]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作者简介: 孟彩霞(1993-),女,汉,山西孝义人,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