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与探索:香港德育内容与策略创新研究_德育教育论文

借鉴与探索:香港德育教育内容与策略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策略论文,德育教育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0)06-0108-05

香港的学校德育因其特殊的国际环境、文化背景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香港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策略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一、阶段演化:回归前后香港德育的成功转向

香港学校德育经历了从英殖民时期到回归祖国怀抱一个多世纪的复杂变化,其阶段性特征较明显,总体上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附庸性和随机性。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香港在清朝时,一直在对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香港在地理上与广州唇齿相依,而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商埠。英国在后来的对华贸易中,发现香港的重要性,认为如能据为己有,对其扩大对华及其他远东诸国贸易,有极大好处。于是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从英治初期至20世纪前期,香港作为一个殖民统治的单纯转口港,其教育着重从社会因素出发,主要传播西方文化,培养少数华人精英,为巩固和加强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及攫取利益服务,因此,学校德育存在明显的附庸性和随机性。直到抗战胜利,香港学校德育才在较为复杂的现实背景中逐步发展起来。

第二阶段:重英轻中、重智轻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英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内和周边地区人口大量涌入,工商业迅速发展,都对香港教育产生较大影响。这一时期,香港政府着重扩展小学教育,发展中学和师范学校,同时建立了第二所大学——中文大学。学校德育也随着教育的总体发展而发展。但此期间,香港教育仍未摆脱英占领以来的殖民教育观念,“重英轻中”十分突出。虽然在小学阶段基本以中文授课,但到了中学阶段,约占80%的英文中学和职业中学则以英语为主要授课语言,香港大学则全部以英语授课,重智育而轻德育,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德育仍然是被曲扭的,主要灌输效忠英国的殖民政治思想及“精英”人格模式。

第三阶段:加强德育、形成体系。1970年至1997年回归祖国这一过渡时期,为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政府一方面实施9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创办一批工业学校和高等学校。1972年成立理工学院,1984年成立城市理工学院,1987年建立科技大学,同时还发展专上学校(相当于大陆的高职高专学校)3所,建立教育学院、工商师范学院、演艺学院、商学院等共6所。在此期间,原有的“精英人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与自由经济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受到各层次学生认同。而经济繁荣及西方国家道德危机也对香港有所影响,如中小学生犯罪、吸毒等越轨行为日益增多,学校德育教育被寄予改变学生反常行为的希望,受到社会严重关注。于是香港政府加强了对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与引导,如1981年香港教育署颁布了《学校德育指引》,第一次对学校德育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随着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时期,怎样培养能维护香港稳定繁荣的年轻一代成为香港各界关心的问题。由此,香港教育署1985年又颁发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6年,香港教育署公布了《中学学生辅导工作》,1986年,香港教育署公布了《中学生教育指引》,从不同方面对学校德育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香港形成了对大、中、小学要求不同,层次分明,有明确目标和指导原则,并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德育体系。

就总体而言,香港学校德育发展所经历的前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其根本,还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殖民统治特征[1]。

第四阶段:爱国爱港、全面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后,学校德育教育不再受殖民统治的控制和殖民文化的浸染,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其德育目标提出要为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为“港人治港”服务,即“培养年青一代具有国家、民族观念,爱国爱港,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潜能,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适应香港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香港学校广大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愿意为社会和国家的福祉作出贡献的精神。香港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国民身份认同”作为其中一个首要培育的价值观,便是希望能加深学生对国家的了解,并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同时,香港也是一个国际城市,是世界各地文化汇聚的地方。培育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不但能提升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更能帮助他们了解国民身份及对社会以至国家承担精神的重要性,以充满自信、不卑不亢的态度与不同国家的人交往。

二、多维兼蓄:培植吸收中西文化优秀品质

“一切道德论归根到底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香港独特的经济、文化背景,决定了香港德育多维的特点:一方面是民族传统伦理教育;另一方面是民主科学精神教育。香港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华人社区,儒家思想等传统伦理观念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注入香港同胞的血脉之中,虽然不时受商品经济和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但中国人所特有的内在品质在香港被长期保存下来[3]。因此可以说,香港虽被殖民统治156年,却深受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伦理的教化与影响,如性善论、德治论、等级论、修身论等[4]。但同时,香港又融入了西方文化的特质,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使香港学生的头脑里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政治理论,如天赋人权论、个人主义论、社会契约论等烙印。西方的基督教、中国的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宗教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香港大学生。这种“华洋杂处、中西交汇”的多维状况,使香港高校德育的内容具有混杂性的多元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西方道德的兼融合一。因此,长期以来香港德育教育不仅注重儒家道德规范教化,而且广泛吸纳了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自由平等观念等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融合了东西方优秀文化,在个性塑造上,培植出了香港人适应激烈竞争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独立生存意识、竞争淘汰意识、效率风险意识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香港学校一般没有单独设立德育科目,德育的内容通过正规课程、非正规课程和隐蔽课程等途径来实现[5]。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依据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而确定的。尽管香港学校德育,因其对象、层次差别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主要可划分为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通识教育三个部分,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也会融入这三部分之中。

1.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一种持久的信念,这种信念一旦形成便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决定标准的作用。同一个社会的人所信奉的价值观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所信奉的最基本价值观是相同的,即这个社会所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一个,因而它也是学校德育最核心的内容[1]。在课程改革方向中,香港学校提出重点培育个人价值观,希望能使学生具备抗拒社会各种诱惑的能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价值观中,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原则和生活态度。

香港学校重视培育学生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国民身份认同和承担精神这五种对个人及群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和态度,并以价值观为核心,加强各价值教育范畴(如性教育、环境教育、传媒教育、生命教育等)之间的紧密联系。借着这种跨范畴的学习模式,学生不但能加深了解议题背后相关的价值观,并且能够学习在不同的范畴和情景当中体现和实践学校特别重视的价值观。例如,学校如果以“尊重”作为重点培育的价值观,可以尝试让学生在“性教育”中学习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在“公民教育”中学习尊重别人的隐私和社会法律的精神;在“环保教育”中学习尊重生态环境,不做破坏大自然的事情;在“道德教育”中学习尊重和接纳别人与自己的差异,以及不怀歧视的心态。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许多学校还常采用“价值澄清法”引导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价值澄清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1)就某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列出多种发展可能或解决方案,以供选择;(2)评估各种方案;(3)作出理性选择;(4)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解释自己所作出选择的理由;(5)根据自己的信念去实践。教师通过暗示、鼓励、询问、设难、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回答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价值观的导引下,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处理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6]。

2.公民教育。香港德育教育注重公民的基本素质培养,重点在个人与政策、社会的关系[7]。1985年和1996年,香港教育署两度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对幼稚园、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等公民教育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确定了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和政策的基本框架。为了推行公民教育,香港还成立了“公民教育统筹委员会”、“公民教育资源中心”,全港19个区先后成立了地区性公民教育委员会或工作小组,政府也拨出几百万港元用于发展公民教育。可以看出,香港公民教育从幼稚园开始,一直贯穿到大学,在各个阶段有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范畴。幼稚园阶段主要有“认识自己”、“家庭”、“学校”、“交通”。用最形象的材料培养儿童责任、守纪概念,以及通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培养儿童文化传统意识,使之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爱国观念。小学阶段,主要有“家庭”、“学校”、“我们的社区”,通过设置必修课目使儿童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概念,特别是个体与他人、社会、世界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中学及大学阶段,主要有“个人”、“个人与社群”、“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在了解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及发展中,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以认识自我为出发点,达到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生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关系,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香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与其务实的价值观紧密相连,着力创造协调、融洽、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弘扬相互新生、彼此获益的务实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有较强的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香港的多元化社会,有利于自下而上地实现维护香港经济发展、繁荣和政治上的稳定[8]。香港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如《96指引》所确定的公民价值观的教育起点就是个体的生命存在,在承认个体独特性、自由和尊严的前提下,倡导为维持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而结成共同体的社会性价值,在这种信念下,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应尽的义务不是被迫或盲目接受的,而是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去理解从而自愿遵行的。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上,《96指引》还指出“公民教育并不局限于理解和获得知识”,而是侧重对人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的培养”,公民或未来公民的价值、态度、信念和能力被视为公民基本素质的四个方面,是学校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与其殖民时代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且形成自己的体系。在公民教育的性质上,逐渐洗却了其原有的殖民色彩[9]。

3.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香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识”即通晓各门知识,所谓“通识教育”是相对大专专业教育而言的一类课程体系。它是在专业课程之外有系统地开设一套辅助课程,向学生提供广博与专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培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香港的许多大学都已系统地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有些科目或课程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例如,“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思想发展大纲”、“人是什么?”、“个人成长”、“现代社会的道德论题”、“应用伦理学”、“法律、道德与社会”、“公义、平等与财富的分配”、“个人与社会”“现代社会与现代世界”、“意识形态研究”、“科技与人类之价值观”、“宇宙、学术与人生”、“耶稣伦理与现代世界”、“幸福论”、“马克思的思想”、“公共政策与价值观”、“哲学与人生”、“法律、秩序与社会生活”、“香港社会福利服务”、“科学与人生”、“大学生活挑战”、“现代人的问题”、“传统儒学与现代世界”等[10]。还有发展与人类文明、东亚及东南亚发展与文化、世界公民教育、文艺欣赏、大学生活与心理健康等科目。内容既广泛又丰富,且教育目的非常明确,旨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1]。

由于历史、学校文化、目标任务等因素,不同院校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解释和演绎,因而内容各具特色。但总的看来,通识教育是通过广博的知识教育,来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人的品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而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和思想。在香港高校中,中文大学是开设通识教育最早且又较为成功的典型并形成中大模式。香港中文大学以德智并重、重视通才培养、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而著称。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注重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被誉为是均衡教育,目标是达到兼顾专业与通识的均衡发展的理想。香港中文大学有关人士认为,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具备较高的社会认识能力,领会丰富的价值观和理解较为深刻的道德含义,并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毅力。在香港高校中,中文大学最早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也是开设通识教育较为成功的典型。中文大学虽然没有专设德育科目,但其对德育的重视依然可以透过其不断完善的通识教育显现出来。基于其没有专设的德育科目而误以为中文大学没有学校德育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实质上,中文大学成功地透过形式通识教育(即规划性通识课程的修读)和非形式通识教育(即规划性课外活动与自发性课外活动的开展),较为全面地实现了其“全人教育”的德育目标,其学校德育只不过是蕴涵于通识教育之中,这一点可透过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宗旨显现出来[1]。

三、生活渗透:香港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香港德育非常重视生活渗透式的隐形教育,寓德育于各门学科教育、各种社会活动之中,这是香港高校德育的一大特点,也是受西方国家高校德育影响所致[12]。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显性、隐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二是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校园课外活动;三是多层次、着重参与及角色预演的社会实践活动[1]。香港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策略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引入新思维;二是鼓励新尝试;三是交流新知识;目的是希望将课程改革的目标、策略和经验带到不同学校,并提升教师在德育及公民教育各方面的认识、认同和教学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个培育正确价值观的理想学习环境[13]。如在教育方法上,一方面,保持有东方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道德知识的系统讲授。另一方面,积极吸纳西方现代德育的方法,除了“价值澄清法”之外(前文所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道德认知发展法。美国道德教育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这一教学法,香港通过引进主要是讨论解决道德两难问题。通过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在课题教学中,通过对道德两难困境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考虑,提出解决的方法;并聆听、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然后作出选择。其优点是通过讨论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教学法。这种方法也称为“情景模拟法”,常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故事、做游戏、问题讨论、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教师本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原则,将课程所讲的相关德育内容与学生可接受的各种生活、故事、游戏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领悟所学习的内容,从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

3.情景陶冶法。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此法表面上“无言、无形、无求”,但实际上却通过渗透,给学生上揭示各种道德内容的直观课程,且效果颇佳,因此,在香港较为流行。各级学校通过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转变教风,强化教书育人;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的校风以及建设美丽整洁的校园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学生创建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香港学校德育在途径和方法上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提倡隐形教育,重视渗透性。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之中,强调知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中,使之潜移默化[6]。

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开放而具弹性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并倡议学校以“生活事件方式”的教学策略,有系统及循序渐进地整合不同范畴的价值教育,发展有系统及完整的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可以采用“生活事件方式”的新策略,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引子,包括过去的经历及将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件,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及正面的价值观。学习事件应有系统地分为六个生活主题,分别是个人成长及健康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交生活、社会生活和工作生活。每个主题有不同的学习事件,以配合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课程,并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情境。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将日常发生的事情分为:(1)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即“核心事件”(例如,做功课、运用零用钱、接触传媒等);(2)偶然会发生的事情,即“延伸事件”(例如,参加宴会、迁新居、上补习课等);(3)突然发生的事情,即“特殊事件”(例如,面对严重疾病、参加葬礼、父母离异等),灵活采纳作为设计课程的主要材料。例如,利用“打扮自己”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反思简朴生活的重要及自我形象与衣着的关系等。

四、积极借鉴:香港德育教育的有益启示

1.坚持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决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图谋。我国内地学校德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它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特性,又具有中国特色,它指导学校德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任何偏离这一方向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因此,我国内地高校德育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持德育理论的完整性、纯洁性和科学性;就是要教育学生,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内地学校德育内容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需求而确定的。它主要包括“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把培养“四有”新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总的可以体现为以下两方面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这种教育是我国内地学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实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锐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

(2)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内地学校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14]。

同时,我们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以“自由、民主、人权”等漂亮辞藻对我们进行渗透,妄图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的阴谋,也要警惕《08宪章》所鼓吹的关于“普世价值”的陈词滥调,他们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打着结束一党专政的旗号,披着“普世价值”的伪装,企图打倒中国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实质是妄图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分裂中华人民共和国。

2.借鉴香港德育的内容与策略、增强大陆德育的有效性

(1)全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就是要加强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衔接性。比如,香港教育部门为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制定了从幼稚园至高中各个学龄阶段的教育大纲,规定了教学目标和范畴:幼稚园——主要“认识自己”、“家庭”、“学校”、“交通”、“帮助我们的人”,用最简单形象的材料培养儿童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增强爱国观念。小学——低年级主要有“家庭”、“学校”、“我们的社会”,通过有关科目使学生认识职分、规则、合作、权利和义务的概念。高年级主要有“香港”、“香港政府的工作”、“香港和各地关系”,使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与他人、社会、世界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中学——主要有“个人”、“个人与社群”、“个人与社会”(香港)、“个人与国家(中国)”、“个人与世界”。重点让学生了解公民教育的基本概论和发展,增强人际交往的技能,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1]。

我国内地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坚持的一个主体就是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高中生、大学生或许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所理解,幼儿园和小学生或许是五里雾。过于重视成绩的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其他品格的培养,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人,甚至很多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工作,而待在家里成了“啃老族”。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强调的应该是性格、品德养成教育,比如,讲诚信、尊老爱幼、互帮友爱、勤俭节约、勇于探索、热爱科学、坚忍不拔等品质,这些优秀品格对一个人的人生、事业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遵循德育教育规律,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规划目标,特别是要注意德育教育的衔接性、淡化应试教育,这样才会达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全员育人就是指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家长和全社会的事。德育教师要忠诚于党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其精神实质,原汁原味传播给学生,坚持理论的前瞻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坚守“服务社会”,坚守“服务国家”。教师自己应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轻易接受。全体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强调教师的个人形象,课堂上讲的和日常行为应一致,避免“范跑跑”之流混入教师队伍。另外也要注重加强家庭、社会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不能5+2<7(指学生5天在学校接受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周末在家或社会上两天就被一些不良现象抵消掉了),达到真正的全员、全社会育人。

(2)生活渗透、潜移默化、走向实践。生活渗透、潜移默化是香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香港教育界普遍认为,“一所好学校的全面而正常的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节更能使学生建立理想和培养健全的性格”[15]。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之中,强调知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使之潜移默化。而中国内地学校德育教育往往以单向灌输和反复说教为主。单向灌输就是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某种思想理论和方法,并强化这种理论和方法的导向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而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反复说教的教育方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于培养青少年的良好品德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世界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发现这种建立在“社会本位”教育观念基础上的传统教育方法,常常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很容易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单向性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青少年的思想,抑制了青少年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11]。比如,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怀着对学生的一颗爱心、一份责任,利用周记的形式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沟通,把思想性和针对性渗透于字里行间,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思想工作,在连续四年的工作中,撰写了12万字152篇辅导员周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工作方法,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充分肯定。

因此,我们要德育灌输与德育渗透“双管齐下”,同时实施开放型德育教育,走向社会实践。随着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经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学校德育应当注重开放性,实行开放的道德教育,利用学校“小课堂”紧密联系社会“大课堂”。要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04-02

标签:;  ;  ;  ;  ;  ;  ;  ;  ;  ;  ;  ;  ;  ;  

借鉴与探索:香港德育内容与策略创新研究_德育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