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阳武:景武体育协会与武术近代化研究_精武体育会论文

使命与阳武:景武体育协会与武术近代化研究_精武体育会论文

使命与扬武:精武体育会与武术近现代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武论文,体育会论文,武术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0)12-0041-06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国贫民弱、世风不振、文化迷失,这是精武体育会诞生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前夜蓄势待发的革命形势、通商口岸活跃的社会风气为精武体育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源泉。霍元甲师徒南下打擂遂成为精武体会创立的契机。与精武体育会同时期的武术社团组织亦有上海的拳术研究会(1911年)、山东的中华武术会(1911年)、北京的武术教传所(1917年)等,各省及地区由几家到数十家不等[1]。毋庸置疑,上述社团组织都不同程度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但就规模、持续时间、影响等诸方面综合衡量,精武体育会则堪称翘楚。精武体育会的创立与发展对武术近现代化发展影响至深至巨,是以论。

1 精武体育会的时代使命与责任

1.1 强身健体,强国保种

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1895年甲午海战的失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烧杀劫掠……,近代以来中国纪年上一笔笔屈辱帐、一段段辛酸史致使中国之国民被讥为“东亚病夫”,中国之国家“国将不国”。国衰民弱、备受欺凌的近代社会现实赋予精武体育会以强身健体、强国保种的首要使命与责任,“夫每个民众身体之不健全,意即全体民族之不健全,欲泄此耻,厥为提倡国民体育耳”[2]21。

1.2 振奋民族精神,唤起民族斗志

鸦片战争以来至辛亥革命前夕,在与入侵帝国主义的战争中,清政府无论战胜还是战败几乎均以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告终。1909年春,霍元甲挟弟子南下挫败西洋力士奥皮音及随后力折日本武士的壮举,使沪上民众乘机“发泄”,极大振奋了压抑已久的民族情绪与斗志。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使中华民族看到了希望。辛亥革命后,“社会人士已受革命风气之熏陶,有志之士,既未参加革命,满身热血,无从发泄,乃假精武运动以宣泄之”[2]42。陈公哲、农竹、陈铁笙、陈英士等精武体育会元老多受维新与革命新思想的浸染,精武体育会因之承载着振奋民族精神、唤起民族斗志的使命与责任。

1.3 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找寻民族自信

文化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主要手段之一,除传教、开办医院与学校、建慈善机构、发行报纸与吸引留学生等方式外,大力推介与引进西方体育亦是其主要的实施手段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体育主权主要为洋人把持,因此早期的大型运动会、校际运动会多为洋人发起与主办,如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被称为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即是由上海青年会发起并在南京举行的[3]26。清朝的“新军”乃至学堂在“军国民体育思想”浪潮席卷下,多以舶来之“兵操”作为训练与教学内容,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宜以兵式体操为主”[3]249。西方体育内容的汹涌而来,严重挤压了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20世纪初甚嚣尘上的“土洋体育之争”正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迷茫与不自信的反思与觉醒。有鉴于此,精武体育会又担负着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即探寻武术近代化发展之路以找寻民族自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 精武体育会“入世进取”的时代精神

2.1 主旨与精神追求的入世

精武体育会的宗旨旨在自强,即“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4],精武精神的本质在于造就完善、强固之民族,即……使与会者,人人摈奢欲,淡名利,事务求实践,力戒虚骄,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强固之民族。斯即精武之大希望也,亦即精武之真精神也”[5]6。精武体育会所融涉与传播的武术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经世致用”[6]51的一面,如其传播的内容多为潭腿、螳螂拳、少林拳、功力拳等刚猛朴掘、快速有力、主搏于人之拳种流派,而较少或不涉及崇尚阴柔缓慢、主后发制人的拳种流派(吴鉴泉的“吴氏太极拳”为特例)。精武精神涉及人物、人格、风度、言行、信守、守时、正义、服务、福利、友道十方面(精武式)准则,成为精武会员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行为标尺。

2.2 积极参与国家、民族事务

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代表着时代与人民的意愿,亦是精武人义不容辞的职责。精武早期元老如陈公哲、卢炜昌、农竹、陈士英等均接受辛亥革命思潮的影响,部分会员亦投身革命,如辛亥老人邵元冲(1890~1936)著《陈英士先生革命小史》记:“……谈论间颇觉霍君富爱国思想,乃运动上海各界人士为技击者谋划创办学校,挑选同志中志向坚定体格强健者50人,由霍君传授拳术,并及军事,以应革命之需要[7]”。再如,精武体育会武师刘福彪、张承樽等曾在光复上海战斗中率领敢死队配合商团攻打制造局,其支持革命的英勇行径至今传唱不衰[8]。孙中山先生曾欣然为《精武本纪》作序并题“尚武精神”,从中亦可见精武体育会和辛亥革命关系密切之一斑。

3 精武体育会加快了武术从民俗文化向体育文化的演进步伐

3.1 会名由“体操”到“体育”的转变

体操堪为近代以来西方体育文化东渐之先锋与代名词,而实以传拳为业的“精武体操学校”初取“体操”之名,其中不乏国人扬眉吐气(挫败东西洋武士)后对以中国式体操——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自信。1910年,“精武体操学校”易名“精武体育会”,名取“体育”而不代以“拳术”或沿袭“体操”之名,不无考虑彼时“体育会”之宗旨,即“体育会唯一之宗旨,为研究中国固有之拳术,以代西洋式柔软体操”[9]38。而后,伴随对西来体育内容的吸收,武术组织与教练方法的科学化、体育化,为会务内容的名实相符起见而易名,即“迁入新会所而后,会员日增,且以体操两字未能圆满,故易名曰精武体育会”[5]4。由此可见,会名由“体操”到“体育”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国人对武术体育属性逐渐认识与肯定的渐进过程。

3.2 武术诸多功能与价值的发掘与彰显

3.2.1 武术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功能

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武主要追求武术的技击功能,其健身功用则较少被重视。而致力于弘扬武术国粹、强毅国民体魄的精武体育会之武术则转而追求其体育意义上的强身健体功用。正如陈公哲所说:“运用武术以为国民体育。一则寓拳术于体育,一则移搏击术于养生,武术前途方能伟大[10]”。此外,精武体育会众负责人亦多次对武术的健身功效现身说法,如陈士超(女部负责人)的心悸、罗啸傲(精武牧师)的驼背等皆因练武而不治自愈,并在各宣讲会上运用现代生理学等知识阐释武术的健身机制。精武体育会不仅追求武术的强身健体价值,更将练武视作一种求“道”的怡养性情的过程和方式,恰如朱执信言:“道在善用其力,不以其生害人之生。则虽贼杀凶虐之技,可化之以为艺术。而不复尚其故。吾视精武会中人,皆能以惩忿窒欲自绳[11]。”

3.2.2 武术的教化、教育功能

占领余暇,教化世风。清末民初,林立的烟馆、赌场、妓院等场所的存在侵蚀着国民的体质与意志;承载着侵略者意识形态的体育文化、宗教信仰等充斥学校、教会,又麻痹与模糊了国民的国家与民族意识。精武体育会不仅仅教授武术内容,也几乎含涉了当时所有的中西体育、游艺与文事内容,包罗万象的内容和人人平等的原则使得体育会成为一个(原则上)人人可往的休闲健身场所,广泛吸引各界民众入会。但成为精武会员的先决条件需无不良嗜好或可信会员介绍方可,东南亚部分分会还有不允许妓女等人员进入精武体育会活动的规定,在会会员要严守以武德为基础制定的“精武戒条”和“精武式”的约束。修习武术者更需遵奉体育会对一名武者的德馨规约,诸如暴戾恣睢之言、拳脚相向之举在精武体育会是绝对不容的。国人以精武体育会为连结纽带,通过切磋技艺、交流习武心得、履奉武德约束而提升自我。精武体育会俨然一所倡导时代新风的社会学校。

融入学校教育。民初,代表舶来文化的兵(体)操一直占据着广大校园,直到19世纪2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武术方才开始步入学校体育教育,逐渐取代体操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一方面由于体操的枯燥与过时,另一方面基于精武体育会宗旨、理念、目标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时代契合性,各级学校争相竞聘精武体育会武术教员前往任教,为学校武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如刘振声、张富猷、赵连和及刘振南曾任教于上海交大[12],陈公哲、姚蟾伯、郑灼辰赴广东小学,陈士超赴崇德女校,等等。

3.2.3 武术表演、审美功能与价值

表演与审美功能无疑是体育的属性之一。精武体育会通过抽取武术动作配以民族乐曲,并以舞蹈的形式编创各类舞蹈术,亦庄亦谐、武韵音美的四种舞蹈术将武术的表演娱乐、审美价值尽显无遗。

武化,为抽取潭腿、节拳、罗汉拳、少林拳等数种拳术的四十个手法,配合粤调《到来春》而编创[9]19-20。解放运动(凤舞),为抽取大战拳、醉八仙拳、关西拳、黑虎拳等十八个种拳种二十个手法,配以粤乐《笑桃红》而编创[9]22-23。剑舞,以演练精熟的各种武术手法为基础并综合八仙、达摩、八卦、连环、七星、绨袍得四十五个手法,配以《浪声梅影》而编创,其动机为“令人想见我黄帝子孙之神武焉”[9]26-27,含有恢复剑术、弘扬武术精华的意味。滑稽舞,共分三节六十五个手法,分别配以第一阙、第二阙、第三阙音乐拍合而成[9]30-31。舞蹈术成为精武会员喜闻乐见的武术展现形式,亦为精武会南下、北上推介与宣传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如精武北上宣讲团于天津广东会馆的国操国乐大汇演,“另于国乐中加演女会员解放运动舞、蜜蜂舞及男会员滑稽跳舞……以求完备”[9]60。

4 精武体育会加速了武术城市化、国际化进程

4.1 武术由农村转徙城市

拳师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侵略的加剧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武术赖以生存的农村自然经济基础开始崩塌,因此出现了“民间武术家向城市移动的趋向”[13]。百年以前我国不少武术前辈就由农村移师城市,如董海川、杨露禅等在京授徒,从此艺播四方,霍元甲、王子平、蔡桂勤等定居沪上,为上海培养了一代精英[14]。精武体育会作为近代化的民间社团,其会址多立足较为发达的城市,由此引导着各地农村拳师向城市的趋附和转移。精武体育会汇集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众多拳师多来自农村即为明证,如霍元甲其弟霍元卿、其子霍东阁世居天津静海县小南河村,陈子正来自河北雄县李林庄村,罗光玉来自山东蓬莱,等等。

拳师们身份的转变与公开授拳。清末民初,流入城市的拳师大多或给人看家护院、或打把式卖艺、或教授三两徒弟以维持生计,社会地位低下。其身份和赖以生存环境的制约,武术仍为“秘而传习”的少数人的武术。精武体育会良好的社会声望,使其汇聚的各方拳师身份随之提高,不仅在会内被尊为武术教授、教练,更被各级学校、工厂、社团甚至政府机关、军事院校与地方部队争相聘为武术教师、教官等。前后相较,其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武术亦成为“公之于世,办班传授”的大众的武术,有利于武术在城市扎根生存。

社会名流成为武术跻身上层社会的载体。精武体育会创会之初即注意面向上层社会宣传和发展社会名流入会,如将精武电影放给在华外国使节观看,将《精武本纪》赠与南京政府要人,邀约包括国父孙中山在内的社会名流等为精武书刊写序题词等[15]。吸收与发展包括士绅大贾、军政要员、名闺淑媛、爱国侨胞等社会名流入会,如上海精武总会的陈公哲(五金商)、卢炜昌(建筑商)、姚蟾伯(颜料商),广州分会的罗啸傲(商报社长)、朱庆澜(省长)、李福林(国民军司令),而海外诸会首亦多为一方华侨领袖挂帅。此类人群资财殷实、富于号召力,通过他(她)们的切身参与和宣传,加速了武术在城市各阶层的普及与推广。

4.2 武术由国内而延播海外

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成立之初即环绕珠江三角区积极拓展会务,先后成立绍兴、汉口、广州、佛山、厦门等分会,声名日隆的精武体育会通过报纸、出版物、侨商往来等途径迅速播扬东南亚侨界。鉴于西洋侨商及各界的需求,遂于1920年组五人使团下南洋(陈公哲、罗啸傲、黎惠生、陈士超、叶青田)[16]。每到一地通过赠送《精武本纪》、国术丛书、组织章程等宣传资料、放映精武电影、现场演讲和表演武术等方式方法全面展示和宣传精武体育会,在当地侨胞的联络和支持下,海外分会渐次成立。港口城市的地理优势、海内外侨胞的牵线搭桥、创始人集体的人格魅力、全面的宣传攻略,使精武体育会会务迅速拓展至东南亚。通过总会与分会间主持人员的调任和武术师资的选派,武术迅速在海外扎根,如“叶氏三雄”(叶书田、叶书香、叶书绅)与黄亚强等派往马来西亚、姚电侠等派往吉隆坡执教扬武等[17]。

5 精武体育会开辟了全新的武术传播方式

5.1 著书办刊、拍摄影像以扩大宣传

著书立说、组编教材。精武体育会是国内较早编著武术书籍并公开发行的组织,“(陈铁笙)余五年八月撰潭腿一路登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第三卷第八号之技击丛刊……是为精武会以技击术撰著成书公诸国内之第一次……”[5]89。所著书籍及组编教材中以“精武十套”最为著名,即潭腿、功力拳、接潭腿、大战拳、节拳、套拳对打、八卦刀、五虎枪、群羊棍、单刀串枪[18]。此外,《中国精武体育会章程》还记有黄河流域技击术有拳术66套、兵器89套、空手入白刃类6套,长江流域技击术有拳术29套、兵器18套,珠江流域技击术拳术有7套、兵器有8套[5]16。除技术以外,精武体育会同样注重精武精神和武术文化的传播,编辑出版了各类武术书籍教材,如《精武本纪》、《精武外传》、《潭腿》、《功力拳》、《十字战》、《合战》、《达摩剑》、《五虎枪》等数十种。据上海体育文史委员会搜集,目前已发现精武书目达63种[19]。每逢开辟新会,倡导者大都携带《精武本纪》等书籍以赠当地绅商大贾、社会名流,博其好感,为创会做铺垫。丰富的精武书籍为人们了解精武提供了门径,图文并茂的武术挂图、武术动作摄影为会员及武术爱好者提供了直观的学练依据。

创办杂志、开办会刊。精武总会于1922年创办《中央杂志》(后改名为《精武杂志》每月15日出版),随后各分会旋即仿效总会创办月刊。杂志、会刊内容以武术为主同时涉及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形式活泼多样,如1925年首刊的《佛山精武月刊》即辟有言论、武库、文苑、说海、艺术、列传、乐府、杂俎、纪事、演讲、特载等栏目。杂志、会刊不仅成为沟通精武总部和地方分会、会内与外界、国内与海外之间的桥梁,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亦吸引了广泛的社会读者,扩大了武术的社会影响力。

精武体育会率先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辅助教学与宣传武术。自1916年陈公哲协助陈铁笙拍摄潭腿一路始,随后精武教材及出版书刊的相关武术技术大都配有动作照片,如早期的《潭腿》、《达摩剑》、《五虎枪》、《合战》、《童子军实用棍谱》、《十字战》等[5]89-94,便于直观教学。拍摄电影以生动记录与反映精武事业的历史与辉煌,并以动态影像的形式向各界人士展示以做宣传,“精武会之提倡武术于上海,盛极一时,他埠人士未能目睹也。为欲使遐迩之人俱悉精武工作,乃用影片以纪事迹,俾能宣扬各处……”[2]37。

著书办刊、拍摄电影使武术讯息得以及时交流并大面积流传、武术内容得以更好传承、习武者有谱可参有样可摹,极大促进了武术的传播与推广。

5.2 革新教练形式,规范教授内容,以星代段奖励助学

精武体育会以前,武术传承仍多沿袭师傅带徒弟、耳提面授的单线传授形式,精武体育会则一改传统而借鉴兵操的形式以口令集体统一教练,以面代线。其内容为创编后的传统武术套路,每个套路的起承转合、含义与要点、运行线路都有明确规定,并且借助直观感性的、图文并茂的挂图和武术教材予以教学。此外,精武体育会每逢节日、周年纪、运动会等大型活动都要表演精武式团体操,成为现代团体操教练与编排的渊薮。精武体育会会旗为三星旗,三色星分别代表武术训练的不同等级,以两年为一期,黄星代表一期、蓝星代表二期、红星代表三期,缀饰于精武会服上以彰级别,类似于当今的武术段位制。集体教练的形式、规范的教练内容及以星带段的鼓励机制,激发会员学练兴趣的同时利于武术的广泛、快速传播。

5.3 积极开辟分会,借助分会的集散效应传播武术

1915年精武会迁址倍开尔路73号后,相继于横滨桥福德里、南市商团会所及萨坡赛路山东会馆开设第一、二、三分会,使精武体育会遍设上海东南西北四区,形成“训练沪人盛极一时”的局面[2]42。自1911年开办沪外国内第一分会绍兴精武会始,精武体育总会先后在国内的汉口、广州、佛山、汕头、梧州成立分会20余处;又于1919年在香港成立分会,并先后于越南、星(新)加坡、吉隆坡、雪兰莪成立海外分会20余处[20]。据统计,截至1928年左右,共成立分会42个,会员约40万人[21],各分会成为武术传播的集散地。

6 精武体育会注重武术的和谐发展

6.1 关注于武术流派共存及人际和谐

各流派和平共处。精武元祖霍元甲在创会之始即指出武术门派痼疾,“原来武术界……传承各宗其宗,以相仇敌,莫知大体”[22]。精武体育会自始至终致力于破除武术门户之见、派别之争,因此能够荟萃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武师于麾下。本着各派同源、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的原则,先后聘请了陈子正、赵连和、罗光玉、张富猷、霍东阁、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吴鉴泉等知名拳师来会任教,形成各流派拳师相互观摩、互相砥砺,优者以勉、劣者以奋的从未有过的武术和谐发展新风尚。

人际和谐。精武会遵奉的信条为人人平等、向善崇义、息事宁人,而绝不允许以我之拳头加于同胞身上,并将犯律触戒者绳之以背弃信仰的严重惩罚,即“犯此者非我精武信徒”。因此,在精武体育会的早期历史上不曾出现诸如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长王子平和武当门长高振东、科长马裕甫与柳印虎相斗影响团结的恶劣事件[23]。

6.2 中西体育同处一堂

精武精神强调:“夫儒之宗旨为克己;佛之宗旨为平等;耶之宗旨为博爱。克己也,平等也,博爱也,儒佛耶之真精神也[10]”。显然,精武精神是立足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由此决定了精武主义的中西文化兼容性。精武体育会是以传播武术为创会初衷和主旨的,但精武体育会不仅教授西方武技如拳击、摔跤等,更容纳了大量诸如举重、体操、足球、游泳、排球等近代体育项目。在精武精神、戒条的规约下,中西体育内容非但没有隔阂与争侵,而是共存共荣、相互借鉴的和睦相处。武术吸收体操的口令与集体操练法以及以武术为内容以西方滑稽舞蹈为形式的“滑稽舞”的创造,充分体现了精武会中西体育的兼容性。

6.3 男女平等

在中国历史上,妇女身体活动一直被束缚于封建礼教的牢笼,宗法意味浓厚的武术界亦多有“传男不传女”的约规,使男女武术人口比例严重失衡。精武体育会勇于打破陈规,提倡男女平等的体育观,并由陈士超专门负责女会事务,除开办精武女会外,国内外各精武会大都单设有女部。使习武成为男女共同享有的权利,促进了武术在男女人群中的和谐传承。

6.4 限于南而止于北

纵观精武体育会的分布,仅武汉分会跨过长江,大部则围绕珠江三角洲而后播及东南亚,虽有北上意图及实践(曾组建37人北上宣讲团),但浅尝辄止,最终形成“限于南而止于北”的发展态势。个中原因众说纷纭,兹认为有如下考虑。其一,相对风气渐开的南方而言,北方的文化氛围更为保守,衍生其间的各武术拳种、流派必然抵制精武会“门派无界”的观念。其二,以少部分北方拳师与拳种为主要支撑的精武体育会难以抗衡业已臻及鼎盛的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北方武林[6]50。其三,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阴云依然笼罩北方武林,“习拳弄棒”成为图谋不轨、扰乱秩序的不和谐因素,发展环境令人堪忧。综观上述,如果精武体育会强行进入北方,必然导致南北观念的、生存片区的、社会环境的种种对抗与冲突,出于和谐发展之虑当可见一斑。

7 结语

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赋予精武体育会特定的使命与责任,本质上以武开宗的精武体育会“对武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而巨大的贡献”[24]。精武体育会弘扬武术的理念、方式与方法,时至今日仍多为武术发展所遵循与使用。精武体育会成为清末民初社会背景下武术近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时代先锋与楷模:提倡武术、研究体育,关注于武术强身健体、教育教化与传承、表演娱乐等功能的凸显;从概念与价值功能上实践着武术从民俗文化向体育文化的变革;广招全国各地拳师入会,立足沿海城市并放眼东南亚的发展策略,使武术走出了以农村为主的民间栅栏,促进了武术城市化、国际化发展进程;著书办刊、拍摄影像的宣传途径,教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广设分会的传播方式成为民国至今武术传播效仿的楷模;摈弃武术固有的门派陋习与地域狭隘观念,促进了不同流派之间、武术与西方体育项目之间、男女之间、以长江为界的南北片区之间的和谐发展。

当前,在武术再次置身新的社会背景、承载新的时代使命与责任之时,或可从精武体育会的发展历程中寻求思路与灵感。

收稿日期:2010-09-29

标签:;  ;  ;  ;  

使命与阳武:景武体育协会与武术近代化研究_精武体育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