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中医医院 665699
【摘 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降低异位妊娠以及手术对妇女的危害;方法对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61例输卵管妊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61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55例,占55.73%,其中β-HCG转阴时间为(16.35±5.52)d;23例保守治疗无效以及4例患者自行要求中转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均痊愈出院,临床救治成功率100%;结论异位妊娠严重危害广大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既能快速杀死胚胎,又能有效地消除包块,患者避免手术创伤,减轻病人痛苦,临床疗效显著,尤其为未婚和无子女的患者开辟了一条非手术治疗途径,有效的保护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临床效果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步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随着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以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提高,大部分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就已得到确诊,加之宫外孕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患者的需求,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已越来越成为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笔者对两年来收治的61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1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要求选择保守治疗。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8.5±5.5)岁。其中有停经史者37例,其余患者无停经史,以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为其临床表现就诊,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精神异常及感染患者。
1.2纳入标准:①无药物治疗禁忌证;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③妊娠囊直径≤4cm,无胎心搏动;④血β-HCG<2000IU/L;⑤肝肾功、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正常;⑥患者有随访条件。
1.3治疗方法:1对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治疗计划、服用药物方法、作用、需要配合的事项进行告知,并签署同意书;2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药物用量,以50mg/m2剂量单次肌注甲氨蝶呤,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连续用药2d共200mg。从第3天加用中药治疗。中药方剂中成:丹参15g、赤芍15g、桃仁15g、三棱9g、莪术9g、天花粉12g、蜈蚣两条、紫草15g、全蝎5g,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2个疗程。3疗效观察:用药后每2~3天监测血清β-HCG1次,若血清β-HCG下降不满意,1周后重复注射MTX1次;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抽血监测血β-HCG值,B超检查包块大小变化,并作记录;4对保守治疗无效,期间出现妊娠破裂出血,或者血β-HCG值增加、附件包块逐渐增大者给予手术治疗。
1.4疗效评价:治愈[1]: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血β-hCG呈进行性下降或降至正常;盆腔包块缩小、消失或不继续增大,无内出血。失败:所有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或腹痛及内出血症状加重,血β-hCG逐渐升高或下降不明显,B超提示包块明显增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61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33例,占55.73%,其中β-HCG转阴时间为(16.35±5.52)d;15例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腹痛,B超检查盆腔积液,行腹腔镜探查术,均证实为输卵管妊娠破裂,8例保守治疗期间血β-HCG值增加、附件包块逐渐增大转手术治疗。4例患者自行要求中转手术。
3、讨论
宫外孕是妇科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如不进行及时抢救,可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其发生为受精卵在经输卵管迁移到子宫腔过程中受阻,影响受精卵着床形成宫外孕。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发病机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相关。常见为气滞血瘀证与气虚血瘀证,其中气滞血瘀证为主,多因素体抑郁,或是由于愤怒过度,气滞而血瘀,胞脉不畅,孕卵阻滞而不能传达子宫,故而成异位妊娠。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以及对二胎生育的要求,异位妊娠的治疗需要更加有效安全的方法。因保守治疗既避免了手术创伤又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受到了更多患者接受。临床工作中我们采取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片及中药保守治疗,其作用机理为:MTX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能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从而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最终逐渐被机体吸收;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阻断药,具有良好的抗孕酮作用,其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使蜕膜变性,妊娠绒毛失去血供而变性坏死,可有效地阻止胚胎生长。加用的中药方剂中有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天花粉、蜈蚣、紫草、全蝎,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是异位妊娠基本病机,少腹血瘀实证是其病机本质[2]。研究证明,天花粉具有活血化瘀、杀胚作用,且降低血HCG浓度速率明显快于甲氨蝶呤[3];丹参、桃仁、莪术能够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包块吸收;三棱、莪术能提高血浆胶原酶和血浆纤维蛋白和的溶解活性,使瘀血块变软,减少粘连,防止再次发生输卵管异位妊娠[4]。该组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61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55例,占55.73%,其中β-HCG转阴时间为(16.35±5.52)d。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既能快速杀死胚胎,又能有效地消除包块,可避免手术创伤,减轻病人痛苦,有效缓解炎症和粘连,临床疗效显著,尤其为未婚和无子女的患者开辟了一条非手术治疗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金凤,张文馥.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0,37(4):294-295.
[2]肖晓宇.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4例「J]河南中医,2014,34(9):1810一1811]
[2]徐丽霞,顾晴,吴晓华.异位妊娠从瘀论治再认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6):475-478.
[3]徐婧,沈育红,龙雯晴.天花粉与甲氨蝶呤在输卵管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51-55.
[4]吕品,杨永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61-162.
论文作者: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患者论文; 输卵管论文; 保守论文; 异位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天花粉论文; 莪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