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对学科教学的正导向作用——以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导向论文,学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几年来的语文高考对语文教学究竟起的是什么作用,社会上争议很大。有争议不一定不好。只要我们结合语文学科的历史发展,实事求是,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来看问题,就不难得出有益的结论。
20世纪以来,语文学科走过漫长的道路,改革从没停止过。20年代,解决的是写白话文还是写文言文的问题;30年代~40年代,澄清了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明确了不应当用文学教育代替语文教育;50年代~60年代,改动频繁,曲折也大,70年代末拨乱反正,克服“左”的干扰,明确了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从80年代初开始,语文教改进入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期,完全不像有的同志所估计的,是“封建传统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复活强化”(见1998年《北京文学》第3 期杨东平文)。当时,在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引导下,人们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应当是由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讲授知识、分析课文,而应当在尊重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实际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较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服务。这是80年代初语文教学界形成的共识,也是20年来语文教改的努力方向。把这样的共识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无疑是一个触及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过程。这是个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漫长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语文高考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1.坚持把语文能力的考查作为方向,这是十几年来语文高考的一个明显特点。不在名词术语上兜圈子,不以“教参”或课文的死记硬背为考查依据,这些做法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手脚(当然不少教师需要有个更新观念的适应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对语文能力等级所提出的“羊”字结构理论(见《考试说明》),更属语文学科建设上的首创,对深化语文课程内容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从1985年以来,阅读能力被列为重要考查内容,这是语文高考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阅读当成写作的附庸,把语文学科的要求简单地等同于写好一篇“状元文章”,这是长期科举考试的余毒。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善于在阅读中准确、大量地获取各种知识信息,这种能力理当是构成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十几年来语文高考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更新人们的语文教学观念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作文既需要熟练的表达技能,又需要创造性。20年来的高考作文,形式多样,出过不少有参考价值的好题目。作文的考查,历来“冤、假、错”案成堆,很难控制评分误差,也说不清表达技能和写作能力怎样合理定位,这两大“痼疾”,严重妨碍着语文教学质量在大面积上的提高。十几年来的高考,一直在这两方面积极探索。某些研究,有着填补“空白”的意义。
4.历来的语文教学研究不易在大面积上收到显著效果,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不能把定性和定量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多而理论不足,想当然多而实证不足,一厢情愿多而关注学生实际不足。十几年来的高考,始终在大面积上坚持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对学生语文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统计,这在语文教学研究上开了一个好头,对推进语文学科的科学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0年来,我多数时间教高三语文,对语文高考的正导向作用,逐渐加深了理解。90年代以来,差不多每届都有不少学生反映:高三这一年,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最明显。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语文高考的正导向作用推动了教学的改革,无疑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当然,语文高考也有令人很不愉快的另一方面作用。那种经院味的、脱离学生实际的考题,导向就很不好。这样的考题虽为数不多,但从未绝迹,今年也不例外。看来,如何恰当掌握学生能力水准,还需加大科研的力度。只有把这方面问题解决好,语文高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正导向作用才能进一步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