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智力论文,国外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7月8日,小平同志提出“引进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是一个“战略问题”。为了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引智思想,以推动我国的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使其更好地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北京主办了“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研讨会”。
这是我国首次对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进行专门研讨的重要学术会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劲夫、会长马俊如,以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宣部、中组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人事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有关领导、教授、学者、专家共7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与会人员就学习、研究、贯彻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论框架、基本内容、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必要性、战略地位、战略方针、策略原则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智力和智力资源的认识
会议认为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在我国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智力经济开始萌芽。人类经济发展史表明:最先形成的农业经济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劳力经济。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资源经济;而目前,一种新型经济正在萌芽,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用和配置的智力经济。
会议认为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三个特点,一是递增性,智力资源在开发、运用中不仅不减少,反而增加,并随着历史前进而不断丰富,由于它从根本上不同于基于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特点,各国政府都是极力鼓励对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使智力开发这一领域更趋活跃;二是共享性,由于科学无国界,所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可以被全人类以某种方式共享,这也内含了其国际性特点;三是商品性,基于智力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其使用价值转换过程中呈商品属性,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科技向产业转化的加速,价值与使用价值表征的时间差越来越小,使其商品性更趋活跃。
智力与人才既有联系又不完全同义,人作为智力生产和再加工的母体是智力的最富活力、最具有特殊意义的载体,但它不是唯一的载体。因为“智力”可以用音像、文字等记录下来,表达出来,还可以物化为机器、设备等。
发展新型的智力经济的核心在于人才,即用新的方式,世界范围地培养和交流人才;用新的概念全方位地认识和选拔人才;用新的模式高效率地使用和激励人才。不仅着眼于科技开发人才,而且着眼于研究和开发的管理经营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才是未来智力经济的制高点,是这场新的国际竞争的焦点。
引进国外智力就是指通过请进和派出人员以及其他方式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经验、方法以及人类其他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样的一项活动和工作。
二、关于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的理论渊源
“要利用国外的智力”这一命题是小平同志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当然作为一项实际工作和活动很早就有了,从理论上,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是源于列宁的关于吸取人类全部知识建设社会主义的论断。关于向国外学习和外国专家工作、留学生工作,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都有过一些重要论述,其中以周恩来为最多。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成员之一和第二代领导核心,继承了列宁、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国情加以重大发展,因此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显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切合中国的实际,可以说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对引进国外智力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
会议认为可从五个侧面和层面来理解: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智力有利于迅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引进国外智力可以补我国人才之不足和提高我国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3.闭关锁国建不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主要依靠本国力量的同时,必须向国外学习,引进国外智力。4.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科技落后,经营管理等也落后于发达国家,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为此,必须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国外智力。5.当前是向外国学习的大好机遇,必须加紧引进国外智力。
四、引进国外智力的内容应是“全方位”,创造有利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良好环境
通观小平同志的论著,他所论述的要从国外引进的智力的内容涉及三个方面:1.先进的科学技术。2.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方法。3.其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经营管理方面,小平同志在理论上有两大突破。一是阐明生产管理科学没有阶级性。二是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大大地拓宽了要学习、引进的智力内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研究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的重大意义
引进国外智力,不仅仅是经济建设的一个手段、一种方法,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方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它是“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还是搞封闭式建设的重要标志。2.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要求。3.“智力引进型”是世界经济竞争的客观驱使,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引进国外智力思想反映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需求,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综观世界各国发展的进程,在“引进”上有一共同的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这就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从他国引进智力,吸引以至争夺人才,特别是优秀的人才,并把其作为一项国策加以实施;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从他国引进先进成套设备。这种现象及相关的背景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影响着国际经济与政治,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实力的格局。
当前,世界上人才争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而且呈激烈之势,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在这场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