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了不断增加的量化趋势,这就使得城市用地紧张的资源性问题日趋激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城市用地压力,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在这一建筑结构中,其空间也得到了有效应用,这不仅能够实现空间的高效配置,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结构的应用效能,因此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形势来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技术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进行细化研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大支模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随着大量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工建设,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由于其较强的承重力适应性,已经广泛开展应用。但是在应用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质量隐患,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继而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
1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大梁大跨度、高层建筑的开工建设,使高大支模施工技术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并且由于该技术的先进可靠性,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能够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因此我们说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标准之一。我们所说的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就是指在较高的作业面搭设支撑性模板的一种施工方式,绝大多数作业内容均为高处作业。高大支模施工中使用的支架高度均在4m以上,而且支架四周还会设置纵向垂直的剪刀撑,施工过程中高大支模能够承载15KN/m2的荷载以及超过20KN/m2的集中荷载。因此说,通过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使用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按照相关要去使用,并通过科学的规划,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出现。由于高大支模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加强监督的方式,保证高大支模施工的安全进行。
2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化运用
2.1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出科学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的高大支模施工中,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是开展流程化施工项目的首要条件,其推进步骤应当以此为基准:首先,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当对梁线的具体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而后就需要以水平控制线为关键点,确保轴线与之相平衡,在完成该项工作时,还应当在梁底位置设置顶架,为后续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后续安装模板等施工也需要在此项工作完成后才能逐步推进;其次,楼面模板的安装施工是影响施工效果较为重要的一步,因此这就需要在此过程中强化对钢筋梁板的捆绑工作,为了提升其稳定性,还需要在结合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使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当浇筑施工达到既定标准后,就可以将模板等部件拆除。
2.2工程管理要点
在推进高大支模施工流程时,期间形成的各类数据都是影响后续施工进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化整合及分析研究,并在施工设计图纸中将相关信息进行明确标注,同样的各个支柱的尺寸也应当做出细化衡量,在对其数值进行确认后,将以上数据填充到施工设计图纸中,与此同时,施工项目中所涵盖的梁板等信息也需要作出精准化标记,不仅位置点不能发生偏移,数据的准确性更应当做出精准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环节高大支模施工体系的整体性,就应当对各个参与项目中应用的施工材料进行标准化设定,使其更加符合应用需求。此外,为了提高质量,还应当在施工环节不断强化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标准衡量及监督,避免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就能够对后续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的效能发挥提供管理性保障平台,提高施工作业能够在安全环境下顺利推进。
2.3科学安装高大支模支架
在高大支模工程安装中,第一步,首先应确定好梁线的点与位置,并对轴线进行定位,随后确定好水平的控制线,这样可有效的确立高大支模整体框架的核心。第二步,在高大支模搭建模板中,可以使用钢管对梁底进行铺设,一步一步进行安装模板或者侧面模板,随后使用龙骨架架设在板底钢管的托板上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步,对该工程项目中的楼面模板进行有效安装,首先应对梁板中的钢筋进行有效的固定,使用专用的测量对其进行捆绑,随后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同时,可以按照要求对梁板模板进行拆除。第四步,拆除水平方向的拉杆,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逐一拆卸,拆卸完后,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清理。
2.4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质量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和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需要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质量,其中一项就是振捣及浇筑技术,如在建筑物墙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振捣与浇筑技术,可以借助于振动棒,从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能够较好地除去多余水分,同时把一些较大的颗粒物更好地填入底部,因此,振动棒需要插入的实际深度应保持在150~250左右,而插入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采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使建筑物的墙体具有密实性。
3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人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大支模技术的具体应用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许多施工人员没有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学习直接上手项目,导致施工人员在技术的使用上出现失误,不能发挥高大支模技术的主要作用,甚至在施工中粗糙施工、糊弄了事的情况频有发生,对于此技术的指导和监控管理没有落实到位,同时在施工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将注意力放在工期以及成本方面。
3.2施工要点有待规范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出现,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安全。通过两方面的调查分析,一方面是从国家对建筑领域中所做出的约束性分析,在大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规定进行缜密的执行操作,例如,针对高大支模施工技术,不按规范操作执行,无法发挥高大支模技术的真正作用;另一方面是不能细致理解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的落实方式,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技术优势,表面的技术实施没有实质性的技术监督与规范,这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4.1重视对施工人员的聘用及培训
在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施工步骤的安全和技术的正常发挥,对于硬皮技术人员环节应加以重视,同时对项目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构建完善的施工人员管理制度等。严格管理施工人员,从而使得施工中能够充分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在实践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重点落实到对于架子工人的培训方面,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对于管理人员同样需要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培训和安全防范技能的提高,对于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要求其有过硬的技术,加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2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例如,安全带的佩戴问题,应时刻进行检查;做好模板或者网的平面铺设,防止作业人员的高空坠落;把控钢管扭力矩这些重要的施工点,做好每一步工作的安全和无后患;针对噪声、危害等比较严重的施工,应让施工人员带上相应的防护工具,或者使用轮班制等。同时施工单位应引进先进设备,定期对安全防护工具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大支模施工技术逐渐应用至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用来控制施工流程和施工阶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完善相应的技术要点,严格按照使用的标准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施工,由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体现出“安全第一”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邵浩祥,姚传勤,白蓉.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4,05:97-98.
[2]钟孔添.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3,03:57-58.
[3]杨春裕.论述建筑工程中高大支模架的支撑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4(21).
论文作者:卢丽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高大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