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4)07-0073-0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流通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不言而喻。因此,认真学习马克思流通理论,就十分必要了。在此,本文拟就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内涵、外延以及流通费用等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流通的内涵与外延 何谓流通?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曾有多种说法。比如,他写道: “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交换。”[1](p.22) “交换就是流通。”[2](p.580) “流通是商品占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3](p.192) “真正的流通,只是表现为周期更新的和通过更新而连续进行的再生产的中介。”[4](p.76) “流通即商人阶层内部的交换”。[1](p.47) 马克思对流通的以上五种界定,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流通的丰富内涵。这五种界定实际上就是五种定义。它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五种界定,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表明流通与交换的关系:流通即交换,交换即流通,只不过附加的条件不同而已。第二种类型是第三种界定,它是从商品占有者的相互关系来界定流通。第四种界定属于第三种类型。它是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媒介来界定流通的。 有学者提出,不能把流通混同于交换。赵效民认为,“交换和流通是不能等同的,生产物与生产物的直接交换,只能称作商品交换,不能称为商品流通;只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才能称为商品流通。”[5](pp.77-78)我国社会主义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孙冶方把流通称为“交换的总和。”[5](p.24)这同马克思把流通称为“交换总体”是一致的。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认为:“流通是连续的交换,或从总体上看的交换。”[6](p.97)这个定义增加了交换的连续性,使流通成为动态的或具有动态性。 商品的交换,不论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还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既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交换,又是商品的价值的交换。这种交换表面上是商品体的物物交换,其实质是商品的所有者之间发生经济关系(交换关系)。正如列宁指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p.312)因此,笔者认为,上述马克思对流通所下的第三个定义也是很好的,它揭示了流通的本质,即流通是商品占有者的全部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流通的类型(分类) 流通分多少种类?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流通有许多的分类。在这里仅仅学习马克思对流通的一种主要分类,即按流通的对象(客体)来分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流通按其对象(客体)划分为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和社会总资本流通四大类,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一)商品流通(简单商品流通) 马克思说:“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1](p.133)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商品—货币—商品)。其中,W—G表示商品卖出,换回货币;G—W表示商品买进,货币换回商品。在这里,G—W,即买,同时就是卖,即W—G。因此,一个商品的后一形态变化,同时就是另一个商品的前一形态变化。可见,每个人的买与卖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交织在一起的变化系列和循环,这就形成商品流通。 在商品流通中,从商品的所有者与货币的所有者相互关系来看,卖与买是同一个行为。但是,作为同一个人的活动来看,卖与买却是两极对立的两个行为。没有人买,也就没有人卖。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必须马上买。所以,流通被分裂成卖与买的对立。这种对立中,自然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1](p.135) 应当指出,在简单商品流通的买与卖这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买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同买相比,卖处于更加困难的境地。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1](p.127)这是消费者(买方)成为“上帝”的真谛所在。 (二)货币流通 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1](p.136)货币流通表示同一个过程的不断的、单调的重复。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而不是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其实不然。不论是商品的卖或商品的买,货币就必须交换一次位置。商品的运动是因,而货币的运动是果。每一个商品在流通中走出第一步,即进行第一次形式变换后,就退出流通,而总有新的商品进入流通。与此相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却不断地留在流通领域。这样,商品流通领域便成了货币的蓄水池。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有多少货币处于这个蓄水池之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将由货币流通规律给出。货币流通规律可以表述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马克思强调指出:“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1](p.142)货币流通规律还可以表述为:“已知商品价值总额和商品形态变化的平均速度,流通货币量或货币材料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1](p.145) 在流通领域执行货币职能的还有纸币。“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1](p.150) 在世界市场上,世界货币同商品相对立。世界货币原来是贵金属(金和银)。后来,强大国家的纸币(如英镑、美元)逐渐演变成世界货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已迈出国门,正在逐步成为世界货币之一。 (三)资本流通 资本流通问题比商品流通、货币流通问题更复杂也更重要。因此,应当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资本必须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1](p.171) 大家知道,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除这个形式外,我们还看到具有不同特征的另一个形式G—W—G,即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再转化为货币。为卖而买。这个形式看起来,它似乎毫无内容,是同义反复。这个形式如果具有意义,一个货币额同另一个货币额只能有量的差别,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因此,它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Δ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再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可见,原预付价值额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还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殖了。正是这个流通过程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和剩余价值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们必须在流通中,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等价交换。但是,流通并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和剩余价值又不能从流通中产生。马克思指出:“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而单是这一历史条件就包含着一部世界史。因此,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1](p.198) 劳动力商品像其他商品一样,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很特殊的,它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大于其自身的价值。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剥削劳动者的秘密就在这里。 2.资本流通的三种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出了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各自不同的三种循环流通形式。[8](p.101)它们如下: (1)货币资本:在G…G'中,流通形式是: G—W…W'—G'=G—W—G' (2)生产资本:在P…P中,则相反,流通形式却是: W'—G',G—W=W—G—W。 (3)商品资本:在W'…W'中,流通形式与后一个相同。 以上三种循环流通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对于它们的理论意义,马克思曾经指出:“把G—W…P…W'—G'肯定为惟一的形式,它就成了更为发展的重商主义体系的基础,因为在重商主义体系那里,不仅商品流通,而且商品生产,也表现为必要的要素。”“只要把G—W…P…W'—G'肯定为一次性的形式而不是流动的,不断更新的形式;从而只要把这种形式不是当做循环形式的一种,而是当做唯一的循环形式,它的虚幻的性质以及与它相适应的虚幻的解释就会存在。”[1](p.72)“G—G',生出货币的货币—money whichbegets money—资本的最初解释者重商主义者就是这样来描绘资本的。”[1](p.181)“W'…W'是魁奈《经济表》的基础。他选用这个形式,而不选用P…P形式,来和G…G' (重商主义体系孤立地坚持的形式)相对立,这就显示出他的伟大的正确的见识。”[8](p.115)“生产资本的循环是古典经济学用来考察产业资本循环过程的形式。”[8](p.100) 马克思对重商主义、魁奈《经济表》以及古典经济学与其倡导的流通形式之间关系的评价,充分说明马克思创立和阐明的资本循环流通的三种形式是多么重要。它们从表面上看仅仅是极其简单的由几个字母构成的图示,但却含有极其深刻的经济理论尤其是流通理论,使我们不仅理解了三种流通形式,也更深入理解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精髓。 3.流通时间 所谓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流通时间分成两部分,即商品转化为货币所需要的时间(卖出商品的时间)和货币转化为商品所需要的时间(购买商品的时间)。一般说来,卖比买更困难。所以,卖的时间更长一些。 “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①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相互排斥的。流通时间会限制生产时间,从而限制价值增殖过程。限制的程度与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或比例。 流通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产销两地之间的距离、交通运输状况以及商品体易坏速度。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坏的时间,是其流通时间的绝对界限。 4.流通费用 流通费用指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两种。纯粹流通费用又称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它包括三个部分:其一,用于商品买卖上的费用。如广告费、通讯费、销售费用、人员工资等。其二,薄记费用。包括薄记员的工资、纸张、写字台、计算机等;其三,货币上的费用。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增补、替换等支出。此外,围积居奇、超额储备以及高价运输等也应属于纯粹流通费用。如果纯粹流通费用是因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所引起的,那么生产性流通费用则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产生的,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而支付的费用。如仓储费、保管费、包装费、运输费。这些费用所代表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它们不但将消耗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而且还能创造新的价值。马克思写道:“一般的规律是: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这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8](p.167) (四)社会总资本流通 马克思指出:“现在,我们就要考察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的总体就是再生产过程的形式),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8](p.382)这个总过程“既包含生产消费(直接的生产过程)和作为其中介的形式转化(从物质方面考察,就是交换),也包含个人消费和作为其中介的形式转化或交换”。[8](p.390)社会总资本的流通,不仅包括上述的资本流通,还包括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流通和工人购买生活资料的流通。马克思曾经称后者为小流通。[9](p.74) 1.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的流通 马克思创造性地将社会的总生产,从而社会的总产品,分成两大部类:一是生产资料生产部类(以Ⅰ代表)。所谓生产资料是指: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商品;二是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以Ⅱ代表)。所谓消费资料是指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商品。这两大部类中,各自都拥有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个部类的商品价值构成是C+V+M。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形成社会总资本的不断流通。 2.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三种流通(交换) 三种流通(交换)可以图示如下: 我们对上述图示中的三种交换作些说明: 第一种交换(流通)是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流通)。第Ⅰ部类又称生产资料生产部类。该部类所有的产品都是生产资料。这样,第Ⅰ部类的企业可以在本部类范围内,卖出自己生产的产品,同时,又可买进自己进行再生产所需要更换的新产品。这就是,它既可以实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又可以对自己生产中不能再继续使用的生产资料进行实物替换。这就满足了再生产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种交换(流通)是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流通)。第Ⅱ部类又称生活资料生产部类。该部类所有的产品都是生活资料。这样,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都可以在第Ⅱ部类内部购买到自己生活消费所需要的各种消费资料。而出卖这些消费品的企业也就实现了自己产品的价值。这就满足了再生产的第二个条件。 第三种交换(流通)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Ⅰ部类的生产资料(=1000V+1000M),必须卖给第Ⅱ部类(=2000C)。同时,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2000C),必须卖给第Ⅰ部类(=1000V+1000M)。只有经过这种交换,第Ⅰ部类才能实现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全部价值;而第Ⅱ部类也才能实现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的更新和替换。这就满足了再生产的第三个条件。 综上所述,三个条件或三种流通概括为以下三个公式,即: (1)Ⅰ(C+V+M)=ⅠC+ⅡC (2)Ⅱ(C+V+M)=Ⅰ(V+M)+Ⅱ(V+M) (3)Ⅰ(V+M)=ⅡC 3.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三种流通(交换) 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满足这个条件后,上述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三个等式,将变成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三个不等式。即: (1)Ⅰ(C+V+M)>ⅠC+ⅡC (2)Ⅱ(C+V+M)>Ⅰ(V+M)+Ⅱ(V+M) (3)Ⅰ(V+M)>ⅡC 只有实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具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如果将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考虑在内,将上述三个不等式可以变为等式,即实现供需平衡。这三个平衡式,即三种流通(交换)式是: (1)Ⅰ(C+V+M)=Ⅰ(C+M/G)+Ⅱ(C+M/G),即第Ⅰ部类的产品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的补偿基金和生产资料基金。 (2)Ⅱ(C+V+M)=Ⅰ(V+M/X+M/Z)+Ⅱ(V+M/X+M/Z),即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劳动者和新增劳动的消费基金以及非生产领域的消费基金。 (3)Ⅰ(V+M/Z+M/X)=Ⅱ(C+M/G)。 学者刘国光认为,这个等式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等式”,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10](pp.118-119)这个等式的左端表明,第Ⅰ部类对消费资料的购买需求,其中包括劳动者的工资支出(V)、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支出(M/X),以及追加的可变资本支出(它转化为劳动者的追加的工资支出(M/Z))。这个等式的右端反映,第Ⅱ部类对生产资料提出的购买需求。 以上三个等式反映着国民经济中三个最重要的平衡关系,也可以说三个最重要的流通渠道。这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基本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区别所在。 三、流通(交换)的地位与作用 (一)流通(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1857年8月,马克思在为政治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导言》的标题是:“I、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在这篇《导言》中,马克思批判了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三段论法”。他写道:“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因此形成一个正规的三段论法: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全体由此结合在一起。这当然是一种联系,然而是一种肤浅的联系。”[1](p.13)这种肤浅联系的错误首先在于,它根本忽视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社会规律和一切从社会出发。针对这种错误,马克思强调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p.11)他强调:“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1](p.6)上述肤浅联系的所谓“三段论法”的错误还在于,它把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并列在一起,看成同一的东西,不分轻重、主次,决定者与被决定者。因此,“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在分配中,社会以一般的、占统治地位的规定的形式,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在交换中,生产和消费由个人的偶然的规定性来中介。”[1](p.12)由此可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者的关系多么混乱! 马克思深刻批判了“三段论法”之后,阐明了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相互关系。他写道:“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消费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为产品的分配,也是这样。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1](p.23) (二)流通(交换)与生产的相互作用 首先,生产决定流通(交换)。马克思写道:“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例如,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中的交换,城市中的交换等等。可见,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1](p.23)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了分工对交换的决定作用。“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1](p.23)既然如此,我们考察交换(流通)问题时,首先要从生产上着眼。生产的规模,水平和结构以及劳动分工、自然分工等等,都是决定交换(流通)的根本因素,要格外重视。表面上看,好像流通(交换)出了问题,而追究一下,根本问题还在生产上。 其次,流通(交换)对生产有很强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1](p.23)“产品只有在它进入流通的场合,才成为商品。”[11](p.317)“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8](p.143)流通对生产的最突出作用在于,生产创造的商品价值只有经过流通才能实现出来。因此,流通理论被称为实理论。 (三)流通(交换)与分配的相互关系 “交换给个人带来他想用分配给他的一份去换取的那些特殊产品……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1](p.12)“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数量);交换决定个人拿分配给自己的一份所要求的产品。”[1](p.12)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与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是二重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弥补。但是,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般说来,分配是从社会出发的要素,而交换则更多地从个人出发。分配的结果往往还要经过交换(流通)进行再分配。根据这种情况,可以说,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交换(流通),而流通和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化为再分配。 (四)流通(交换)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商品不论进入生产消费,还是进入生活消费都必须经过流通(交换)这个渠道。马克思说:“商品一旦到达它充当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从商品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3](p.125)“商品只要最终退出流通,不论在生产活动中或在本来意义的消费中被消费,它就在某一个点上被抛出流通,完成自己最后的使命。”[12](p.150)“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它们的目的;它们互相进行了交换,每个商品成了需要的对象并被消费。流通就此结束。”[12](p.217)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在该书的第276页上,马克思写道:“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时间之和。”可见,循环时间与周转时间相同。标签:货币职能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货币流通论文; 货币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