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熊瑞敏
治国必先齐家: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建设。这一思想源于《尚书》《诗经》等文化元典。《尚书·尧典》讲上古圣王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协和万邦的功业是从亲睦九族的家庭建设做起的。《诗经·大雅·思齐》也说:“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意思是说要给自己的妻子树立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国家。这一由自我修养,进而到齐家治国的思想,在《大学》中体现为“三纲领八条目”的理论体系。关于齐家,《大学》里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由此可见,家风建设是多么重要。
正是由于古人对于家风建设如此重视,所以他们留下了大量关于家风建设的家训。据考证,家训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家训,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袁采的《袁氏世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等,它们是我国古代家庭道德教育的范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对于当今社会的家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在对我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渊源做了简要梳理之后,我们将从修身齐家、勤俭持家、诗书传家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1.修身齐家
公路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工期制约因素众多,本文从4个方面系统地给出了进度的影响因素,并浅析了公路工程进度制约因素的解决思路对策和方法,项目管理开始实施时应建立BIM系统进行信息化系统管理,便于系统有效监管运行高效。
《大学》里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则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修养好自身才能齐家。曾国藩在《原才》中说:“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一个家庭的家风如何,与家长的自身修养密切相关。曾国藩服膺程朱理学,非常重视自我的心性修养,《曾国藩家训》中记载了他的日课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设计意图:教师以细胞中核酸分布为新知识生长点,借助模型丰富感性认识,渗透科学探究方法。直观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突破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本质的难点。
关于“慎独则心安”,曾国藩解释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慎独对于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缺乏慎独精神,抱有侥幸心理,而逐步堕落,以致身败名裂。
正始十年春天,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扫父亲,曹爽和一帮手握军权的兄弟随行,闲居已久的司马懿发动突然袭击,掌控都城,以皇太后的名义,指控曹爽谋逆。估计曹爽一下子懵掉了,皇帝就在自己身边呢,谋的是哪门子逆?
关于“求仁则人悦”,曾国藩解释说:“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一本大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矣。”这是强调要有仁民爱物之心。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一任,如果不能造福一方,而只顾自己逍遥快活,那就辜负了人民的期望,就应该被撤职查办。
关于“主敬则身强”,曾国藩解释说:“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这几句话主要讲待人接物之时,要保持恭敬之心,打起精神应对,则身体自然强健。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不能怠政懒政,而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恭敬之心和敬业精神。
2.勤俭持家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临终前给后主上的遗表中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可见他的生活是多么俭朴。
北宋司马光给儿子司马康写的《训俭示康》一文中说:“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可见俭约可以持身,奢侈则难免招祸。司马光在文中还谈到北宋一位宰相张知白的故事。据说张知白担任宰相之后,生活还像以前担任基层官员一样,有人劝他说:“您现在高官厚禄,生活却这样节俭。虽然您知道自己确实是清廉节俭,可别人却对您的这种做法颇有讥讽,说您像西汉宰相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是矫情作伪。您还是像大家一样吧。”张知白回答说:“以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人都锦衣玉食,也不是难事。可是,人之常情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我这样高的俸禄哪能一直保有呢?假如有一天没了这么多俸禄,家人却已习惯了奢侈的生活,肯定会因为挥霍家产而饥寒交迫。考虑到这一点,还不如一直保持节俭的生活呢。”
由表4可以看出,中国各地区影响因素系数基本一致,但影响作用大小略有差别。东部地区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受经济周期波动因素、政府干预较大,而西部地区受市场需求影响较大,东部受市场需求影响没有西部显著,正是因为东部市场化程度高,刺激需求的增加并不能显著增加其产能利用率,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市场基础比较薄弱,需求较少,因此产能利用率水平较低,刺激市场需求将能显著提高产能利用率。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我们的农耕文明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勤勤恳恳的劳作,就不会有所得。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不少关于勤俭的内容。
关于“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解释说:“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这是强调人要在克服艰难苦困中增长才干。
通过上述疏解,我们可以知道曾国藩的四条“日课”对于人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果我们能按照上述要求来做,就可以给家人树立榜样,那么家庭中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1.2.2.1 建立患者管理档案,与社区护士结对 出院前由专职小组人员与患者沟通,建立造口患者管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地址、电话、疾病名称和造口情况等。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转诊社区医院,与社区护士结对,并提供病区咨询服务电话以及可联系的护理人员姓名等内容,方便护患联系和沟通。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
张知白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时,无论地位多高,都应该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管理好家庭成员,自觉抵制金钱诱惑和不良风气。
3.诗书传家
古人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如果说“修身齐家”和“勤俭持家”对应的是“忠厚传家久”,那么“诗书传家”则对应于“诗书继世长”。所谓“诗书传家”,主要是指古代家庭非常重视子孙的教育,注重培养子孙读书的习惯。《朱子家训》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说的正是“诗书传家”的传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这里强调教育子女应该趁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对子女疏于管教,后果将不堪设想。
袁采《袁氏世范》中说:“大抵富贵之家教子弟读书,固欲其取科第及深究圣贤言行之精微。然命有穷达,性有昏明,不可责其必到,尤不可因其不到而使之废学。盖子弟知书,自有所谓无用之用者存焉。史传载故事,文集妙词章,与夫阴阳、卜筮、方技、小说,亦有可喜之谈,篇卷浩博,非岁月可竟。子弟朝夕于其间,自有资益,不暇他务。又必有朋旧业儒者,相与往还谈论,何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与小人为非也。”袁采强调教子弟读书,除了应付科举外,还可以防止子弟因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与小人一起为非作歹。让孩子在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成长,是培养其良好道德品性的有效途径。
标签:传统家训论文; 当代价值论文; 《颜氏家训》论文; 《训俭示康》论文; 家庭道德教育论文; 家风建设论文; 《诫子书》论文; 曾国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