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前景与中国经济金融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欧元论文,前景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1月1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跨国货币——欧元正式诞生。作为世界经济与货币史上重要的制度创新,欧元的诞生将导致国际经济与货币体系的重构,也将给全球带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并且作为欧盟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商机,深入分析欧元效应及其对中国经贸、金融的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欧元革命对全球经济金融的效应
欧洲统一货币的产生是本世纪最伟大的金融革新,正值人类进入21世纪,它对全球经济及国际关系格局将产生极强的冲击效应。
1.全球外汇储备将形成大三角格局:美元、欧元、日元
长期以来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处于霸主地位,美国可以借此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尽力使其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据英国最新一期《经济学家》周刊报道,总体上讲,从1990年到1997年,美元在国际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从49%升至57%。其中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从45%升至58%,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从60%降至57%,而国际金融交易的83%和国际商品贸易的50%以上都是通过美元结算的。欧元启动后,将打破这种单一货币格局,改变全球外汇储备状况,形成美元、欧元、日元的大三角格局。当然欧元会超过日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储备货币。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腾认为“必须设法使19世纪以英镑为主和20世纪以美元为主的货币机制,顺利地过渡到21世纪稳定的美元和欧元并存体系。”他预计,全球以欧元为单位的金融资产将达到30-40%,而美元则降至40-50%,剩下的属日元和其它货币。这意味着将有约1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转为欧元金融资产。欧元将迅速成为世界上占第二位的主要货币。这种世界货币力量对比的改变无疑将对国际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影响。当然这一转换可能要经过较长过程,但外汇储备朝着多元化发展则是大趋势。
2.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回归固定汇率制,并向区域化发展
在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牙买加协定所承认的浮动汇率制主导了国际金融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本的流动与国际投资和贸易的发展日益脱节,虚拟资本与实物资本已经形成一种倒金字塔型,稳定性极差,对汇率变动的趋势越来越难以预测,国际金融体系正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欧元的产生,欧洲货币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是回到了固定汇率制。由于欧洲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三分之一,国际贸易额约占全球五分之一,在这样大的区域中运行,其示范效应,将有可能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在分散化趋势下,向区域性的灵活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回归,以避免汇率战及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
3.世界贸易:趋于公平但竞争加深
欧元的启动将减少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因为从世界贸易总额来看,欧盟15国占到20.9%,而且不含欧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贸易,而美国为19.6%,但在世贸中,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却一直以美元计算,这使美国获得巨大利益。因为作为世贸中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可以长期维持汇率偏低的货币优势。欧元的产生将改变这一局面,使更多的国家能在世界贸易中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尤其是亚洲国家对美元的依赖较深,而欧元的启动将做为新的国际贸易结算手段,打破亚洲同美元的旧关系,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将更重视欧元的使用和平衡以及日元的新安排。同时由于欧元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并通过收入效应将极大的促进欧盟内部贸易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更加专业化,产品生产分工协作加强,这将会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使东南亚等国家对欧盟的贸易因欧盟统一货币后竞争力的增强而有所下降。
4.国际金融中心:实力将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三大顶级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将因欧元启动而产生重大影响,并导致实力变化。欧元产生后将逐步相对地削弱伦敦、巴黎等金融中心的重要性,而强化法兰克福金融中心的地位,使欧洲金融重心逐步从伦敦转向欧洲大陆。同时由于欧元相对于日元的强势地位,将对亚洲及与日元有关的金融中心,如东京、香港的相对地位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从长期看,法兰克福将逐步成为世界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也将对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产生重大影响。
5.世界资本市场:欧盟与美国将同执牛耳
目前美国国内证券市场规模超过欧洲各国市场规模总和的一倍,其流动性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远超过欧洲,资本市场的优势是决定美元国际地位强势的重要原因。但欧元的启动为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欧洲各股票交易所已宣布1999年1月1日后,所有上市股票将转为以欧元报价,这将使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大宗银行业务融为一体,且自一开始即以欧元经营。在中期这将改变投资策略,促进建立跨欧洲的蓝筹股市场。从长远看,欧盟将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欧元的推行将使欧盟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这个机制的诞生,欧洲将一跃而成为庞大的金融市场。现在欧洲资本市场的总价值(15国股票、证券、银行存款之和)达27万亿美元。美国为23万亿美元(不含离岸金融市场的数万亿美元)、日本为16万亿美元。欧盟的国债市场为2.9万亿美元,占世界34%(以欧元标价的政府证券市场规模比美国和日本大),股票市场为4.5万亿美元,占世界30%,仅次于美国。欧盟国民储蓄达16万亿美元,比日本的14万亿美元、美国的11万亿美元,分别高出14%和15%。而且全新的货币将带来庞大的股票市场、新兴的债券市场,并掀起退休基金的浪潮,上市公司的数量将会激增。它将使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更为自由,发行欧元债券筹集资金更有效率。所以,从长远看,一个迅速崛起的欧元资本市场将与美国同执世界资本市场的牛耳。
6.全球银行业:结构整合趋向“金融超市”全能化、大型化
欧洲货币联盟的建立,使汇率风险消除,利率将趋于同一水平,银行在费用结构和利率水平方面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的提高促进银行业的趋同,从而导致欧盟各国银行业务的整合和并购。1997年欧洲金融业并购的总金额高达1074亿美元。市场预期在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后,欧洲将掀起更大规模的金融并购和产业重组兼并收购狂潮。欧洲银行业并购的主要趋动力是提高银行规模,以形成巨型的超级银行,而欧盟各国的全能银行体制使欧洲的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为对应欧元的启动,美国废除了禁止银行跨州经营的《麦克法登法》并修改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日本进行了大爆炸(Big Bang)式的金融改革。美国近年连续掀起银行并购高潮,并形成了“巨无霸”级的超级银行,日本不甘落后近期也进行大规模的银行合并。可以预计,21世纪世界的银行业将趋向于超级化、全能化、国际化,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欧元与中国经济金融的相关性
1.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关系
在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欧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同中国与美国、日本之间的经贸相比,中欧经贸关系中突出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德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构成中,用于投资的资本货物占很大的比重,其中80%是技术设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引进的技术中44.9%来自欧盟。同时欧盟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1997年我国对欧贸易额为430亿美元,1998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增长速度高达21.7%。中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欧洲的先进技术产品与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彼此可以填补空缺,因此双方的贸易前景看好,另外,欧盟还是世界上对华提供政府贷款最集中的地区,到1997年底累计金额达128亿美元,占中国政府借款总额的41%。欧洲还是中国潜在吸引外资的目标和中国金融业跨国经营的中心区域。日前,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表示“欧盟与中国作为国际上两大经济稳定极”尤其应该加强合作,而欧元的启动,是“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世界其它重要伙伴同等水平的大好时机”。他表示在今后5年内,欧盟为华直接投资将从现在5%上升到40%,同时表示支持中国加入WTO。今年欧盟委员会还通过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文件,并在伦敦举行了首次欧中高峰会议,我国领导人也表示要加强同欧盟的合作。可以预计,随着欧元的建立,中国与欧盟的经济金融贸易关联度将得到全面提高和加强。
2.欧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五大商机
首先是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优势将扩大我对欧的贸易顺差。未来的欧元是一个强势货币,欧元的币值等同于欧洲货币单位(ECU)。在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我国对欧盟贸易存在汇率上的优势,它使我国出口商品在欧盟国家具有价格上的竞争力,而欧盟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汇率较高而竞争力下降,所以我国对欧盟贸易的盈余将逐步扩大。
其次是欧元的使用将减少我与欧贸易结算的复杂性,节省成本、降低风险,扩大贸易。由于欧盟货币的统一,减少了我国与欧盟各国贸易结算中多种货币汇率变动的风险,降低了各种可能的费用和机会成本,使企业长期发展计划变得更加安全、稳定。中欧贸易与投资透明度的增加,可以刺激就业,经济增长率可望增加。同时,由于收入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影响,将使欧元成员国的市场容量扩大约10%,这为我国扩大对欧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第三、欧元启动有利于中国外汇储备结构的多元化。目前在我国1405亿美元(1998年6月底数)的外汇储备中,美元约占60%,日元约占15%,以德国马克为主的欧币约占15%,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欧元的启动,使我国外汇储备又多了一种选择,我国可以依据货币的稳定程度及实力变化,适当增加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以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实行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从而分散风险,避免损失。
第四、欧洲资本市场的统一为我国筹集资金提供了便利。欧元启动后,欧元资本市场就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将全面呈现出金融交易成本低,资本市场容量大和较低利率政策的特点。我国企业和金融界可在1999年后,充分利用这个市场为企业发行欧洲债券和股票,以筹集低成本的资金。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我国的基础产业及服务领域也将为欧盟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第五、欧元为我国银行业开发金融工具,扩大业务范围提供了市场空间,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相应地各类欧元投资工具和经营业务将出现,如欧元债券、欧元股票、欧元汇兑、欧元大额存单等。我国银行业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扩大业务范围,参与新业务的竞争。同时,资本市场的扩大,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商人银行业务开拓提供了契机。
3.欧元对中国贸易金融的直接冲击及间接影响
欧元启动后的诸多正效应主要体现在欧元区内,而对欧元区外的中国则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尤其是贸易和金融业将受到欧元的直接冲击。
(1)在对外贸易上:一是我国对欧出口企业将无法实施差别价格战略,并将承受欧盟削减配额,征收反倾销税的压力。二是欧元区“对内拆篱,对外筑墙”的保护主义及欧元区东扩的替代效应,将减少大宗基础产品的进口,从而使我国对欧出口的竞争力下降,并增加了市场进入的难度。三是我国出口企业将承担高额的货币转换成本包括系统、软件、培训费用等。四是我国与欧盟贸易中的外汇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欧元过渡期内,我国对欧盟贸易将面临较大的结算风险、借贷风险和汇率风险。五是欧洲整体谈判力量加强,将会在一些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从而使我国面临更大的风险。
(2)在金融领域:一是商业银行在欧元区内货币兑换方面的业务将全部消失,兑换收入作为我国银行业收益的重要来源也将不复存在。二是欧元区内的银行将向德国全能型银行转变,这种集融资信贷、保险、投资、证券于一体的银行,竞争力将大大提高,形成对我国银行业,尤其是我在欧洲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三是引起我国以欧盟国家货币计价的资产和债务潜在汇率风险加大。在欧元启动后,欧元区国家的所有资产和债务都将按欧元重新计价。这样,在转换计价时,就可能带来资产减值或债务增加的损失。四是欧元启动后,欧盟将首先保证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对付失业,所以对华投资前景不容乐观。五是中国将承受欧盟施加的要求全面开放证券、保险、银行、信托等金融市场的压力,这对于中国稚幼的金融业提出了更强的挑战,也将使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从间接影响看,主要是通过香港对内地的连锁反应。欧元启动后,将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香港传递到内地的效应,将是内地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出现较大困难,从而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内地的经济增长构成不利的影响。从乘数效应和边际决定的意义上说,欧元启动后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将是巨大的,尤其是潜在的冲击将更难以估计。
我国的金融对策与相应的制度安排
1.制订对欧贸易的长期战略和大市场策略,协调处理好与美、欧、日的经贸关系,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要改变原先对欧贸易采取分散作战的局面,政府和商会应引导企业协调行动,统一作战,联合企业在欧盟重要的口岸建立运作高效的贸易网络和分销渠道。
2.建立新的营销策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我国企业应调整整体营销策略,改变低成本竞争战略,实施质量战略。从短期看,企业可以采取价格策略及相关的促销手段,但从长远看,企业应增加科技投入,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政府应在产业政策上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引导,并在出口退税方面对高附加值的产品给予优惠以鼓励企业推行质量战略。
3.组织大集团对欧盟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通过这种途径,企业既能享受欧盟货币统一的好处,又能扩大在整个欧元区的市场份额。
4.在制度安排上应调整我跨国银行的区位战略,适当增加对欧洲新的央行所在地法兰克福的力量投入,为我国在欧洲市场上以低成本筹资打下基础。
5.调整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欧元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参照系,实行“一揽子”汇率政策,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趋灵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6.通过衍生金融工具防范债务和汇率风险。在短期债务方面,可以适当采用远期结售汇手段,规避汇率风险,在长期债务方面,应对原以欧币计值的存量债务进行分类,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那些利率水平较高的固定利率债务安排提前偿还,或利用利率调期、货币互换等金融工具改变原利率水平或货币形态,以避免欧元启动后,可能承受的高利率及汇率风险。
7.积极稳妥地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并进行金融产业结构的整合,以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欧元统一效应,使美国、日本、俄罗斯、拉美及东南亚各国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以适应全球金融业综合化时代的到来。我国也应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扩大经营人民币业务范围。加快与国际接轨,并可以考虑先试行允许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以稳步实施资本项目自由对换。同时要加快对我国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结构整合、重组,在健全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扩大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以形成大型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贸易和金融业以优质、高效、安全、更富有竞争力的姿态迎接欧元的挑战。
标签: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英国欧盟论文; 贸易金融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经济论文; 欧元论文; 外汇论文; 货币论文; 统一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