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执政党建设工程的总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建设工程论文,新时期论文,总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并且明确提出了实现这一工程的总目标:“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对邓小平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理论的深化。
一、正确认识总目标的理论特点
第一,总目标的提出具有继承与发展的连续性。
把党的建设比作一项“伟大的工程”,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最早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通过总结建党18年的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中国共产党”,并把建设这样的党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和坚持了这条基本历史经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同时又结合新的历史实际提出了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启动,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
第二,总目标的概括具有内在的科学性。
总目标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新的伟大工程”并不是简单的比喻句和形容词,而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具体任务、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总和。“七句话”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命题:首先,它揭示了党面临的时代特征。总目标指出新时期党的建设是“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进行的,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放在国际竞争的大背景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其二,它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宣布,中国共产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其三,它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总目标重申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其四,它指出了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的重点内容。总目标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其五,它体现了党的坚强意志。总目标提出党要“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其六,它强调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及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总目标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总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总目标的部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政党作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都有自己的纲领和反映这个纲领路线的奋斗目标,尤其是对于一个在12亿人口的大国中居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要有统一明确的战略指向。因此,旗帜鲜明地提出党在新时期自身建设的战略目标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我们党处在大变革时期,面临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面对新情况,我们的党建工作还不适应,因此,必须把党的建设当作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来抓,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建设党。
第四,总目标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由于新时期党的建设难度增大,因而实现新的伟大工程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决不可忽视“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和“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这个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新的伟大工程的艰巨性、复杂性不亚于战争年代的第一个“伟大的工程”。当今国内外形势的显著特点是挑战与机遇同在、问题与成就共有、困难与希望相伴随。那种幻想实现伟大工程的道路是笔直的盲目乐观情绪或由此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悲观失望的态度都难以准确把握总目标的实质。
二、准确判断总目标的落实情况
十四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在贯彻落实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情况是喜忧参半,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又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围绕总目标,全党抓新的伟大工程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但仍然存在着“春风不到”的地方。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为了落实十四大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的任务,中央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并且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要求全党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在自身建设方面,要做到“两个继续”、“一个突出”。对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反映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的伟大工程的深思熟虑,整个部署既有阶段性的重点,又有全面性的联系,既有总体上的战略目标,又有各个阶段的具体计划,并且用制度作为载体,使党的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大家普遍感到:现在搞党的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工作方法更加具体,工作形式更加灵活。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党的建设开启了新的思路,拓宽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党建工作由过去就党建抓党建的小循环转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循环,形成了围绕经济建设抓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党建工作格局。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二者的关系,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开,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一是“对立论”,认为抓党的建设会牵扯经济建设的精力和物力,会妨碍经济建设;二是“虚无论”,认为党的建设内容是空的,指标是软的,没有什么可抓;三是“自然论”,认为经济建设上去了,党的建设也会自然上去。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工作中的滞后,致使某些领导干部埋头抓经济,或是消极被动抓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搞成互无关系的“两张皮”,使党的政治优势难以发挥。近几年来,有些地方党建工作出现“上紧下松”(中央重视,甚至不重视)、“时紧时松”、“此紧彼松”(党务工作部门重视,其它部门不重视)的状况。
第二,围绕总目标,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正在加强,但思想理论建设的情况仍不尽平衡。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十四大以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坚持“三会一课”、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制度、短期轮训、党校培训、举办专题研讨班等各种形式,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文选》1—3卷。从1995年初开始的“双学”活动,又有力地推动了全党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学习,使思想理论建设落实到了基层,普及到了党员。
然而,在有些地方、有些党员中仍然存在忽视理论学习、漠视理论作用的“短视症”,有的认为学习不能对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学不学无所谓,有的领导干部完全陷入日常事务和应酬,习惯于用经验来指导工作,他们对自己放松要求,学习中浅尝辄止,“看书看个皮,看报看个题”,对组织集体学习则是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满足于“竞赛答题,应付上级”。
第三,围绕总目标,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在不断弘扬,但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存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尽管新时期的环境、任务、条件变了,但体现党的性质的宗旨永远不能动摇。近几年来,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方式和机制。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注重民主科学决策,工作作风扎实严谨,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关心群众痛痒,体察群众疾苦,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地涌现出一批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
然而,仍然有一些人至今没有解决好“入党是干什么的?”这个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个人或小集团服务。以致于官僚主义严重,腐败现象滋长蔓延。虽然党中央近几年加大了反腐败力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相差甚远。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一些党组织还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敢于碰硬的精神和切实有力的措施。如果只是口头上喊“从严治党”,而实际行动动软弱乏力,那么腐败现象还将愈演愈烈,这是涉及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
第四,围绕总目标,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巩固,但自身建设仍有一些薄弱环节。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围绕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江泽民同志近几年来反复提出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对广大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划清一些大是大非的界限。通过“三讲”、“三观”教育,许多同志在政治上增强了识别能力,能够划清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界限,提高了素质。在组织建设方面,近几年各级党组织突出抓了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三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是,党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党内的状况距离伟大工程总目标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思想上,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还有待进一步落实;政治上,执政意识淡化、政治立场不稳、政治界限模糊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组织上,民主集中制、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必须高度加以重视,真正夯实伟大工程的基础。
第五,围绕总目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但在基层也存在弱化党的组织,淡化党的领导作用的倾向。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这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关键性结论,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中提出的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体现了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基层,随着改革中党政职能分开的进行,许多地方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工作方式,都表露出明显的不适应,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改善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要警惕和纠正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的倾向。特别是国有企业,如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探索了较长时间而至今仍未解决好的问题。许多同志感到,虽然中央的方针是明确的,江泽民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提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但有关部门却缺乏具体缜密的制度,因而现在很难在实际工作中给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正确规范的定位。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又认识不统一,因此,许多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难以保证,监督作用难以发挥。有些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好的企业,主要依靠的是党政领导的个人素质,而不是机制起作用。对此,党中央和各级组织应予高度重视。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而企业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企业的领导,要理直气壮而不是羞羞答答地确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这既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党要理直气壮地领导经济工作,而不能把执政党的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附庸和从属的位置上,要从加强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去发挥作用,而不是做经济建设的“尾巴”,要从体制上解决基层“党务工作难做”、“共产党员难当”的无所适从的状况,把党的领导切实落实到基层。
三、明确实现总目标的基本途径
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好总目标。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既由若干个重要观点组成,又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好“七句话”各自的涵义,而且要从整体上把握总目标的真谛。其一,要进行纵向的研究。包括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怎样建设第一个伟大工程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又是怎样开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是怎样进行着新的伟大工程。这里,也包括研究第一代领导集体完成的第一个伟大工程对现在有哪些有益的、可资继承的东西,研究两个伟大工程的异同点,从而服务于新时期党的建设。其二,要研究总目标各个要点之间的联系,包括新的国际竞争的大背景和国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党的建设的影响;还包括研究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等等。其三,要把对总目标的研究与对邓小平新时期建党思想的科学体系的研究结合起来,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结合起来,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总目标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更好地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出的关系,更加明确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步骤、具体措施和现实的途径,增强实现总目标的自觉性。
加大力度学习宣传总目标。
总目标作为中华民族跨世纪新的崛起的强大动力,作为凝聚全党战斗力的行动纲领,应当在每个党员、干部脑子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才能时刻激励自己,为实现总目标而努力奋斗。但是,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尚不懂得新的伟大工程指的是什么,更弄不清楚总目标所包含的内容,分管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的党员干部对此茫然不知的约占50%以上。还有的人一知半解,把伟大的工程仅仅理解为干部队伍建设。越是基层,越是对此不甚了了。因此,必须加大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宣传总目标,让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象“希望工程”那样家喻户晓。为了使总目标更有感召力,尤其是能够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基层党员一目了然,是否能考虑在表述上有一个更鲜明、更简洁的口号,比如“党建工程”等,来说明“新的伟大的工程”。
增加内容,充实完善总目标。
总目标较全面地概括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任务。但至少还需充实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党的作风建设。虽然总目标中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这与作风建设仍是有区别的概念。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有些人丢掉了实事求是的作风,说假千方百计,报假数字,做假汇报,某些地方浮夸风甚至超过了1958年;另外,党的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也被有些党员淡忘了,有的干部主观主义盛行,官越做越大,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把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变成格格不入的“油水关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也“刀枪入库”,代之为“表扬与自我表扬”,取消积极的思想斗争,导致了各种庸俗的作风盛行。因此,有必要重新唤回党的优良作风;二是党的领导。虽然总目标中提出党要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反映了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但是不够鲜明。面对西方国家对我们施行“西化”、“分化”和“和平演变”的图谋,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叫嚣“多党制”、“政治多元化”,而我们党内有些同志又对此缺乏警惕,社会上存在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时,一定要突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能否在总目标的最后一句“根本目标”中,直接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这一思想在十五大报告中已有体现。编者)
强化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好总目标。
总目标作为一种理论,关键还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又在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因此,首先,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高度切实把振奋人心的总目标化为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要坚决纠正“一手软,一手硬”的不协调状况,把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其次,要细化制度,把总目标提出的原则精神通过各种具体的措施、责任制尽可能量化为操作性较强的各类细则,并加强督促检查,使之落实到每一个党组织;再次,要硬化措施,要把党的建设当作硬任务、硬工程,布置工作要有硬指标,检查工作要结硬帐;最后,要优化队伍。为了实现总目标,各级组织要聚集一批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素质优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党工作的骨干。
为了全面实现总目标,各级党组织还要把一般号召与分类指导相结合,象老一辈革命家那样,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要联系各个地方的实际,摸清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真实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鉴于总目标提出的要求和党的实际状况,建议象毛泽东同志1942年延安整风那样,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一次全面性的整党,使党更加有战斗力,能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