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论文_江建鑫

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论文_江建鑫

江建鑫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文华中学 672400

【摘要】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物理逻辑思维,从而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将行动研究作为基础,可以加强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本文将基于行动研究,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增强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行动研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53-01

前言

课堂教学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阵地,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注重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真正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提升学生对于物理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树立学生终生学习和探究的意识、能力,转变原本过于强调知识传承的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有效调动班级全体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不断促进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构建。

一、初中物理课堂行动研究设计方案

(一)研究计划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物理总的教学目标,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初步设计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

(二)研究行动设置

教学内容。课堂实践30学时,学生实验6学时,共36学时,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同科目的教师积极参与备课、授课、听课、评课、研讨,形成较好的文字性材料,通过研讨、实践、总结,逐步提高[1]。具体评价及考核方式为:总结性评价,即以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考核依据,具体考核方式为:中期成绩30%+期末成绩50%+作业20%。

(三)观察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表现;教师教学日志;期学生评教结果;学生作业量分析;学生个访谈。

(四)研究行动反思

研究人员要在经过听课、评议会后按标准要求和讲课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评定给分,评分应体现评议人意愿,一律以参加评议人员评价表上所打分数为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验证了小孔成像的性,通过鲜明的感官认识,印象深刻。通过对实验的制作[2]、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通过上文的初中物理课堂行动研究,可以看出,为了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效率,不能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与思考能力,才能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与策略: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一个重要方式,物理实际上是一门十分有趣的教学课程,其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用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和规律,因此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对周围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进行观察,或者是将生活中的物品或者是器材等引导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电与磁》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晚上关灯后脱衣服产生的静电进行分析。同样的,海市蜃楼、雾霾、冬季结冰等现象都可以被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尝试解释、分析探究。例如在《太阳能》这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道路上的“太阳能路灯”等生活中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带领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可以说物理是建立在实验上的学科之一。因此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初中教学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等,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实验的良好引导,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物理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例如,笔者在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3]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笔者准备了激光笔、硬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作为教材,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来研究光线的反射角度,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等,通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更能够让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并且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做到物理教学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并且,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和物理小制作,比如制作简易的望远镜,杠杆等,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方法是一种学教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验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应用实验操作、视觉效果、动作模拟和情感渲染等方式创造出一种符合学生特点的、能够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果的情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通过问题开展问题情境导入教学,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欲望,尤其是在新知识的学习方面具有很强的探究兴趣,问题能够快速引导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进行情境导入“你能说说香薰灯的原理吗?”,刺激学生对该问题的探究欲望。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情境导入的一种重要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模拟、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语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邢耀刚.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3):37-39.

[2]赵扬.初中物理“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模式课堂实践研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04):1-3.

[3]刘天祥.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80-181.

论文作者:江建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基于行动研究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论文_江建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