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都在建设新农村,在这一背景下,农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之前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比较落后,相比较现在的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来说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农村的农业经济就必须要跟紧当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要与时俱进,多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对新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
关键词:茶文化;工业设计;传承与创新
引言
自从有历史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以农业大国著称。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在某些层面上是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经济全球化在快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农业经济管理必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所以,中国农业要想保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道路,要找到新经济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动向,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跨越发展。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指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农村经济的生产力,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经济收益实现最大化。农业经济管理对于现代农村的发展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业管理经济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力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与制度依据,为农村开展农业经济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规范要求以及理论依据。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
针对我国国情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作为世界性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经济管理,是指结合当地市场的经济条件和环境,贯彻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方针,以确定农业经济发展方向正确的管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信息化再生产及生产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对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的计划、决策,通过协调控制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要求。
三、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解析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对未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分析问题,并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合理的解决。
(一)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部分农民自身素质还不够高,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很多中央下达的文件和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其次,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高,执行能力不高,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的模式仍处于家庭作坊的模式,无法团结在一起实现共同的进步。
(二)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经济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难题,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农业经济的各种优势,不能够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融合,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执行能力比较差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比较低,知识结构还比较单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现象,不能够做到及时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必然造成他们比较差的执行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农业经济管理受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对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实际上很多规定在农业人员层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效果低下。重视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农业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农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目标不够明确,而且执行力不足,对管理制度、政策等没有全心全意贯彻执行;三是农业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没有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未考虑到可能造成的影响。
四、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的发展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要向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齐,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集群化发展,尽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政府相当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问题,因此,党中央出台了许多关于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中,要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制度的制定中,要尽量做到各项规划和安排详尽细致,各个环节紧密而又联系,并且结合当地的特色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促进农业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
(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设立专业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显得十分的必要,其次,还要加强对农民专业素质的提高,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帮助农民及时地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采用激励的措施,提高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度。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执行能力
政府应该努力增加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只有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提升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才能让他们得到重视,提升执行能力。农业经济如得不到良好的管理,只是依靠农业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生产,这样很难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更新换代,最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
(四)提升重视程度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管理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提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势在必行。实践过程中要规范管理、科学部署,坚持定期进行培训、交流等,提升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能够对农业经济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五、总结
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实施管理是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按照要求平稳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经济的管理人员以及农民的素质、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实现信息化的发展,能够极大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发鸿.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221.
[2]张富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27):88-89.
[3]张瑞琴.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160.
[4]周月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371.
[5]刘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226.
论文作者:王凯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新农村论文; 背景下论文; 我国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