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CPM在有尖足问题的患儿康复中的应用论文_王琳,尚 清通讯作者,万凯

王琳 尚 清通讯作者 万凯

(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CPM辅助治疗脚踝问题(以尖足为研究对象)的总结,寻求对尖足康复的最佳方案。方法:2014.8~2015.8从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30例3周岁以内的存在尖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手法被动活动踝关节、挤压等技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踝关节采用踝关节CPM康复器械对踝关节进行合适的背屈、跖屈关节活动康复训练。结果:使用踝关节CPM康复器械的治疗组效果显著,而仅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技术的对照组效果欠佳。结论:踝关节CPM对存在踝关节问题的患儿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踝关节 CPM 康复训练

【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30例存在脚踝问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患儿,年龄均在三周岁以内,他们均意识清醒,且能配合康复治疗,其它各项情况正常,主要表现为有尖足且足背屈障碍的患儿,将他们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且他们的被动足背屈度数均在5~15,且在扶站或独站时成尖足状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p>0.05),治疗时间2个月。

1.1踝关节:是既灵活又稳定的负重关节,属于屈戌关节,其主要功能是负重和产生运动,踝关节的运动主要有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内旋和外旋等

1.2CPM即持续被动活动,可以有效防止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内软骨的再生与修复,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1.3康复训练

两组患儿均进行相同的康复训练,并由统一康复治疗师完成,具体方法:

1.3.1踝关节运动训练,让其自主或在辅助下完成背屈跖屈、内外翻等动作。

1.3.2患侧下肢适当的负重训练

1.3.3生物肌肉电刺激及理疗的配合训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别是使用踝关节CPM对踝关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讨论

患有脑损伤、脑瘫及脑外伤等的患儿大多会伴有肌张力增高的异常,当下肢肌张力增高时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到踝关节的功能,导致在站立和行走时踝关节不能很好的发挥其稳定性及行走功能,如站立时易尖足、内翻足、外翻足等,在行走时足不能充分的背屈,足内外八。所以早期踝关节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采用踝关节CPM康复器进行康复训练,不仅继承了传统人工康复训练方法的优点,而且还解决了一些传统人工康复训练方法存在的不足:1)CPM可以不知“疲惫”地工作,能够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训练强度。2)CPM可以根据患儿情况的不同设定关节活动范围、运动速度、强度和训练时间,并可自动记录训练过程中的参数,从而评价康复训练指标,为患者制定更好地训练方案。3)CPM运动比较平稳,控制精确,避免患者踝关节二次损伤。CPM能通过背屈跖屈模式纠正患儿的尖足;且能通过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模式对患儿的尖足伴内外翻、内外旋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输入正确的踝关节运动模式,为患儿以后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很好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捷.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李忠泰.疾病康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梁和平.康复治疗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章稼.康复功能评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王琳,尚 清通讯作者,万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踝关节CPM在有尖足问题的患儿康复中的应用论文_王琳,尚 清通讯作者,万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