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的建筑施工存在很多的弊端,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与扬尘,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顺应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并且为广大居民营造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必须全面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文中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 实施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1.1 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施工
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对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促进工程顺利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它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保证制度得以执行的措施、奖惩制度、责任追究机制等,既是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依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进一步规范,为确保工程质量和科学施工提供了管理依据。
1.2 保证实现工程预期质量目标
虽然建筑工程的用途、功能的不同,但质量目标却是一致的。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施工的工序、工期设定预期目标。按照设定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动态管理。从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入手,加强对整个施工中的资源配置、材料投入、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的预期目标。
1.3 保证工程的施工效益
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将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纳入管理体系,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资源的浪费,对有效提高施工效益非常重要。工程成本直接关系工程施工效益,施工管理的重点就是合理控制资金投入。从材料采购使用、机械沈北购置或租赁、人共投入等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
2.1 环境污染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这对附近的水、空气、植被以及其他生物的威胁不容忽视,绿色植被的生长环境会受到影响,生物种群之间的链条会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必然会骤减。此外,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
2.2 施工质量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其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施工问题上,一般情况下,如果混凝土配置比例不合适,材料质量难以保证,浇筑工艺存在缺陷,或者未能控制好搅拌温度,就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不稳定或者出现施工裂缝等问题。
2.3 施工安全问题
从总体上来讲,国家已经明确强调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维护安全,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可实际上,施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滋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仅存在于形式,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大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疏于安全防备,企业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对安全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足。
2.4 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面广、工期长、工作环节较为繁多,全面控制好施工环节与质量,必须综合使用先进的技术与新工艺来绘制和检测施工图纸,检验施工材料是否达标以及环节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并不能熟练操作各种技术工艺,不了解施工方案和图纸,不能运用专业技术检测施工质量与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施工技术培养
施工技术管理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施工现场必须要积极加强技术监管,确保施工人员按照不同工种的要求进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很多重点项目,例如混凝土施工、地基施工、墙体施工等,对于每一项工程,都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管理,确保技术达标,满足施工要求。例如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对地基工程进行全面设计,地基开挖的深度、地基边坡角度等参数,都要进行控制,在地基开挖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地层结构性能和地质条件,做好地基开挖、回填与加固工作。再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对钢筋进行弯曲,制作成为施工所需要的形状,同时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对各种原材料按比例进行混合、搅拌、浇筑、振捣,最终形成混凝土模板,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3.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3.2.1 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是对建筑工程进行总体部署、调查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施工方案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要对建筑工程所在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为地基施工提供更多准确的数据。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检查,确认材料以及设备的供应是否充足、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否满足国家相关的标准以及法规,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必须要加强调试检查,确保机械正常运行,防止各种机械事故。
3.2.2 加强施工现场验收管理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行为,很容易导致施工技术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验收管理,确保项目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交接,验收工作包括定期项目验收和整体验收,定期验收是对每个具体项目进行验收的过程,对每一个工种进行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工种施工。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验收管理,要设置严格的、规范化的验收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质检部门也要参与其中,对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按照每个工种的检验标准,严格比对,如果发现不合格现象,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重新整改。整体验收是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结束之后进行验收的过程,要按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检验、成本核算等工作,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3.3 确保施工监督到位
施工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工程相对复杂是建筑工程具有的共性特点,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有序进行,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监管,实现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和节省能源、资源的目标。在完善施工监督机制的同时,将管理和监督结合起来,实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效益和质量的双重目标。
3.4 落实奖罚制度与责任追究机制
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大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施工不会发生责任事故,或者是就是发生也不可能就发生自己头上。自己只要完成分内的施工任务就行了。这种麻痹思想、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导致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纪律、不依照操作规程施工。严重影响力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企业在实施孤帆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机制和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对模范遵守企业规定、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的人员予以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对不遵守规定违规操作,造成一定事故的的施工人员予以相应的惩罚。只有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得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并且要在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对各个项目进行验收,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毛玥.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策略性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2]郑立,张晚生.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策略性思考[J].科技资讯,2017(23).
[3]邢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提高策略的几点思考[J].赤子,2016(1).
论文作者:张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