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陈丽伟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摘要】 十八大以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了我国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明确指出了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型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作为我国发展思路、方向与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能够促使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完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同时也能够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因此,深入解读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对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内涵;时代价值;经济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我国的发展方位,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从不同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指引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新型发展理念,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
即使在魏格纳的观点遭到广泛蔑视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著名地质学家塞缪尔·沃伦·凯里(Samuel Warren Carey)仍然支持了他的观点,并且使用对数测试了数百种重建泛大陆的方法。与之前的其他人一样,凯里注意到在缩小的地球上能够实现最连贯的接合。凯里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支持大陆漂移的那股无形的力量。但是,在整个20世纪,凯里仍然是地球膨胀论最活跃的倡导者,出版了6本关于这一主题的科学论著和多篇论文。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对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
当前,旧的发展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迎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发展理念,而五大发展理念的产生,便成为引领我国发展实现深刻变革的根本指针,对于我国“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在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基础上提出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经济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分析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作出了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针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国际背景,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一治本之策。当前世界经济在大变革大调整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层次影响且持续蔓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结束了黄金期,世界各国经济陷入深度调整期,金融市场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全球经济发展出现重重难关。面临这种新变化新挑战,继续沿着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因此,我国必须树立新型发展理念来引领实现经济增长由高速度向高质量阶段转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各种难题、经济发展动力亟待解决、经济发展优势不够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现实需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总结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反思了我国发展的不足。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坚持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能够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深刻地变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够化解新时代面临的各种矛盾与风险,抓住发展的机遇,解决我国发展出现的短板,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如果这是一条健康的狼,那末,他觉得倒也没有多大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这么一只令人作呕、只剩下一口气的狼,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象弄得迷迷糊糊,而神智清楚的时候也愈来愈少,愈来愈短。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关于发展的理论创新
树立共享发展理念,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树立起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我国改革发展的硕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分配不公平、城乡区域行业差距过大等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实现公平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够得到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全面共享,即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四是渐进共享,即在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认清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牢记共享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发展阶段到高级发展阶段的过程。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关注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新时代各国间的合作更加广泛、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深刻的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关注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应对经济发展的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如今我们搞开放发展面临着更深层次的风险和挑战。对此,习近平强调:“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3]24因此,要努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完善好区域贸易投资布局,在与各国深入友好交流的同时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着力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滑坡区地势整体北高南低,覆盖层厚度小,山坡坡顶边坡可见基岩出露(图1)。滑坡后缘五星学校施工现场地面高程151~152 m,前缘高程122 m,相对高差29~30 m,一般坡度约为30°~35°,滑坡平面形态上呈半椭圆状,后部呈弧形。滑坡纵向上坡度大体相等,前缘-中部陡,后缘缓。滑坡体宽约170 m,纵长约55.5 m,滑坡体体积约9.4×104 m3,滑坡主滑方向115°,滑坡类型为小型浅层牵引式土质滑坡。
1.2.2 管路因素 ①反复对采样口进行穿刺采血,可引起漏气的发生。②一旦机体动脉血流量不足时,可导致空气通过动脉端顺势进入体外循环。③液体秤悬挂异物,导致机械无法报警,且促使液体走空,导致大量空气进入管路内。④在进行置换液更换时,未将残留空气排净,可导致空气探测器报警夹闭管道,且促使较多空气进入回路管内[6]。⑤动脉管脱离或松动,管路衔接不紧密,均可导致空气进入管路;配套预冲不完全,未及时将滤器内气泡和管路内气泡排净[7]。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为主要目标,是新时代我国推进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在这一发展领域潜力巨大,树立起绿色发展理念能够推动形成众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八大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在获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需求清新空气、干净饮水等优美的生存环境,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走生态良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205让公众树立绿色的发展观和消费观,践行绿色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让人们的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真正实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37,使我国逐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各国间的实力竞争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6]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整体不高的问题与挑战,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展动力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同时决定着发展的效率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而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发展动力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置于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牢记“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3]33的重要论断,同时要深入持久地推动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创新。
在土壤全钾养分地球化学等级中(表5),一等土壤分布范围较小,占调查区面积的8.82%,全钾含量为25.226~25.723 g/kg;二等土壤面积约占调查区面积88.24%,全钾含量介于20.247~24.811 g/kg;三等土壤分布范围也非常小,仅占调查区面积的2.94%,全钾含量为19.832 g/kg。由此可知,本区土壤中全钾多半处于较丰富水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4]774五大发展理念,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新时代关于我国发展的理论创新,是提高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从不同的维度,阐释了新时代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既相互独立又辩证统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化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协调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系统观、整体观的生动体现,既是发展方式也是发展追寻的目标,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提升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重调整关系、关注发展的整体效应,减少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3]36因此,我们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中,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优势,重点关注革命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及时化解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短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此外,要明确我们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不是强调实现平均主义,而是侧重于发展机会的公平与资源配置的均衡。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为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矛盾与挑战提出的战略指引。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现实需要。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新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形成。同时,发展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等矛盾和问题,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存在差距,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不公,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脱贫攻坚任务重大,民生领域存在许多短板。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践行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4]744。
三、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的行动指南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与创新,开辟了我国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这一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意义重大。
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把握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化、总结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在经济新常态这一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速度的换挡、结构的调整、动力的转化。集中消化低端产业产能过剩、加快中高端产业发展,实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目标需要我们用创新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结构优化、推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需要不断贯彻协调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补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块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存环境的美好期待需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出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强社会建设要注重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因此,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五大发展理念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解决好主要矛盾是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关键,关系着发展变化的全局,而五大发展理念从发展的不同侧重点科学回答了我国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化解新时代我国新矛盾的理论遵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生产力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因此,要充分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用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我国发展动力问题,用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用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用共享发展理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奋力实现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首先,从现在到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一阶段要完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升、生态环境状态总体改善等新的目标要求,就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来化解发展中的重大风险,打赢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其次,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阶段要使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实现国家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面临这一系列挑战与机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而提出的新型发展理念,能够适应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02).
[7]谢林垚:五大发展理念研究述要[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8]陆夏:“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解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9]刘宇赤:论新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时代要求与战略举措[J].湖南社会科学,2018(04).
[10]杜黎明:论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11]郭熙保,柴波: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J].领导科学,2018(01).
[12]林毅夫:新时代中国新发展理念解读[J].行政管理改革,2018(01).
[13]韩振峰: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
[14]王丰:“五大发展理念”的践行是实现“中国梦”的着力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7(12).
[15]仇小敏,杨艳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7(09).
[16]王淑芹:正确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1).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号:2017SHJD24);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号:18A04S29)。〕
作者简介: 陈丽伟,女,河北承德人,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姜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