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企合作是利用校企双方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教育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发面展开的合作行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延伸,它是将企业的项目引进到学校,学生在项目中顶班实习劳动,通过项目的推进使学生综合技能得到训练。
二、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还大都停留在以学校为主导的合作形式上,其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阶段或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操作起来没有法律作为依据。
2.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使学校需求合作对象时会遇到较多阻力。事实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3.学校的本位主义令学校各部门始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学校要转变观念,要从“多赢”的角度考虑校企合作,即从国家赢、企业赢、学生赢、学校赢等多方面出发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缺少了任何“一赢”,校企合作都难以成功。
4.目前政府支持的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从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合作也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不局限于一家企业,也不局限于一种形式。校企双方应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产生规模效应。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的一个专业面对一批企业合作,培养的也是一批技能人才,解决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批企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加速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的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间、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切实体现。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
四、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策略
1.健全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与制度体系。中职学校应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制度,想方设法化解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共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加强项目实施的科学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工作,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工作协调组织,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同时,要和企业共同制订有关学生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协议,加强对学生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共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规范,在顶岗实习阶段有效渗透专业教学和技能鉴定培训内容。
3.建立健全配套的实习实训服务体系。在拓宽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要扶植一批办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培训机构,探索建立培训服务园区,并引进国外一流的培训机构,建成与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基地,建立覆盖区域相关重点产业的市、区两级公共实训服务体系。根据行业需求与专业特色,政府应建设一批公共性的实训基地以及企业内的实训基地。企业内的实训基地也属于公益性,资产可以归属政府或学校,有利于企业开展各类培训、鉴定、研发及技术革新等。完善的实训服务体系有利于集聚资源优势,降低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
4.构建市级层面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要构建市级层面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形成定期交流和问题研究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探求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途径、方法和举措,交流经验,以推进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可构建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拓展交流渠道,保证沟通的实效性。
总得来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区域经济的提速、中职学校办学水准的提升,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因时因地有所不同。因此,只要我们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原则,通过我们中职人的智慧和勤奋,那种学校乐办、企业乐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乐意的中职教育的局面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菁莹 现代学徒制“新余试点”看上去很美.中国青年报[J],2011,08,29。
[2]熊斌斌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省重点课题,2012。
[3]黄迎新 关于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中国培训,2006,(12)。
论文作者:欧世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校企论文; 企业论文; 学校论文; 中职论文; 人才论文; 学生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