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性地理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论文,模式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性地理教学与传统的地理教学不同,它强调地理知识的综合性、过程性、创新性和应用性。“问题解决模式”的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地理教学的特点。
一、“问题解决模式”的一般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
2.提供(收集)科学事实
3.探求解决问题方法
4.得出科学结论
5.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问题解决模式”在研究性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太阳辐射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多个理论性极强的地理原理,学科综合性强。而学生的活动范围较为狭小,很容易形成“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就高”这一片面的感性体验。因此,“太阳辐射与气温之间关系”的教学难度就显得较大。如果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 针对这一关系,提供地理事实,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心向。如“青藏高原位于中纬度,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但这里却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为什么该地的太阳辐射量比其他地方大,但气温却低?”这一问题创设的目的,是利用地理事实与学生头脑中“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就高”的片面认识相冲突,使学生进入“焦虑”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第二步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经过假设、讨论、归纳等一系列再发现的认知操作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一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小问题来展开讨论,并且所设计的问题要遵循学生再发现的认知过程。
(1)假如青藏高原地区不是高原,而是平原,太阳辐射量和气温会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太阳辐射量和气温与什么有关?
这一问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个假设来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并且暗示学生该问题与海拔有关,以便帮助学生迅速摆脱无所适从的思维状态,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门路”。让学生领悟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假设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从中也学到了开展问题研究的一种方法。
(2)海拔的高低是否直接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海拔的高低是否直接影响气温的高低?
设计这一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片面的联系上;让学生学会全面地、本质地去研究问题。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认知模糊,是学生产生对“太阳辐射和气温关系”认识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3)高原上空与平原上空的大气物理性质有何不同?
这一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思维:既然海拔的高低不直接影响太阳辐射和气温,但它们之间有联系,必定存在着联系的纽带,下一步是要找到这一纽带,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寻求三者的共同点——联系的纽带。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因素中有大气的削弱作用,气温是大气冷热程度的标志,而不同海拔的大气密度不同。这样就把问题深入到对大气物理状况的分析研究上。
到此为止,尽管已经解决了太阳辐射大的原因,也为气温低作了个铺陈。但“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却低”的问题仍没有解决。于是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
(4)从“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却低”的事实来看,太阳辐射与气温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前面三方面的讨论是作为解决问题的知识、思维、方法的铺陈,那么这一问则直接击中了问题的焦点。
(5)对流层大气垂直温度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什么?
这一问,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最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地理图表中所蕴涵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
第三步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分析,对“太阳辐射与气温之间的关系”作出结论。在此基础上,用纲要形式的表达方式展示:
第四步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做完前面三步,似乎已经解决了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不会再有问题了。但这仅仅是解决了“太阳辐射与气温之间的关系”的地理问题,而学生对这一关系认知的片面性仍然没有解决。因此,为了让学生自我诊断产生认知片面性的原因,还必须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
据上分析,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地方,气温未必就高。但为什么就某地而言,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小,气温就低;而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就高?
这一问的设计,点破了在“太阳辐射与气温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产生认知片面性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地方,气温未必就高”这一结论,是对不同区域(空间)面言的;而“(某地)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就高”这一结论,是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季节(时间)而言的。
三、“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性地理教学,有助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有助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情感目标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吴履平在《21世纪地理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地理学的分化与综合的两种趋势虽然继续存在,但是综合趋势可能有所加强,高级综合将有更多需要。传统的分析与解释性规律研究方面,将突出其预测性和对策性。地理科学学术性发展的同时将会出现应用性的大发展。”可见,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观念,将教学目标从培养地理工作者,转变为提高公民素质;要着重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性地理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以地理问题情境为中心。但不难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情感目标与人文精神的体现,诸如学习兴趣、探求知识的欲望、知难而进的意志;标新立异、独立思考、勇于反思、联系实际、敢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