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论文,江泽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5-0011-(05)
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江泽民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战略高度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创新动力观”,是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深层次展开,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思想武器。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江泽民牢牢地把握住当代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揭示了知识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特征,强调我们必须从“第一生产力”高度掌握社会主义命运,赋予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真正发挥出第一生产力作用,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结构、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面貌。江泽民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牢牢地把握住这一时代脉搏,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第一生产力”高度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说:“20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化的世纪”[1](P144),“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1](P55)。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是一种科技作为社会生产关键要素,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科技产业作为社会主导产业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像我们这样一个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围绕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生存和发展,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必须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江泽民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1](P146)
知识经济的来临给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迎接机遇挑战现实,最关键的是要勇于创新、坚持创新。从机遇来看,首先,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发展问题是核心,国际竞争的中心是经济、科技和知识,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兴起的环境有利于中国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次,中国曾丧失过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带来的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赶上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好机遇,知识、技术、信息的“公共性”、“溢散性”和传播的“快捷性”可使我们有更多机会分享国际化科技知识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后来居上,因此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第三,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为知识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近400年来世界经济重心在新科技革命的强烈影响下出现了多次由西向东的转移,每次转移又产生一个个不断创新、兴旺发达或创新衰退、逐渐落后的历史。今天这个中心正从大西洋沿岸移往太平洋沿岸,这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环太平洋地区正像当年年轻而生机勃勃的美国一样赫然崛起,但其规模更加宏大。”[2](P218~219)不过我们应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激烈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尽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改变,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利用最新科技成果,跨入知识经济时代,无论科技、经济水平还是综合国力都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正在凭借手中的知识与技术优势抢占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其经济霸权,而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被支配挨打的局面,惟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此,江泽民反复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P55),“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1](P115)。
二、创新是社会主义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源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改革的纵深发展就是创新。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动力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恩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即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恩格斯强调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看成是经常变化与改革的社会,但由于缺少社会主义实践,他只是从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制度变化发展的同一性上论述了改革的一般意义,没有找出其差异性;列宁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并由此强调了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可惜他过早的去世使其思想和主张,还没有被党和人民理解、接受和实施;斯大林错误地坚持“完全适合动力论”,把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看成是尽善尽美的,长期讳言和拒绝改革,导致体制的僵化,结果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发展;毛泽东考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和起作用的内在力量,从而找到了贯穿社会主义发展始终的一般动力,但在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方式上最终回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革命上;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作了深入的具体的研究”[4](P182),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动力论”,改革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江泽民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改革发展动力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他总览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以创新的要求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内蕴动力。正如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P1)
创新是社会主义改革动力的深化和发展,这是因为:首先,改革的深入发展更需要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尽管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我们离现代化目标还很远,我们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在受各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流毒的侵蚀、反动的伪科学的残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不断出现一些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因此,改革的路程还有千难万险,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将层出不穷,改革的任务还艰巨复杂,尤其当改革发展到攻坚阶段时,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就必须把改革所内涵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焕发出来。其次,深层次的改革是创造性的改革,不仅是对旧体制的变革,更强调新体制的创建,这种“破”与“立”的改革,其本质就是创新。社会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觉调整、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创新,即通过调整改革来创新出一种新的经济体制与新的政治体制,确立一种新的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模式,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在实践发展中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的聚焦,是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是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江泽民反复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1](P111)也就是说,创新是全方位、整体化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1](P199)。
思想观念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江泽民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1](P20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坚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社会主义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成为富有生命力和价值的理论。为此,江泽民进一步发挥了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品格,启迪民族的创新思维,弘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他反复强调了落实“三讲”和“三个代表”的至关重要性,强调“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1](P160),“要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起来”[1](P159),要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精神因素和文化氛围,树立起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价值观念、人力资本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新的竞争观念。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P39~40)
体制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制度动力。如果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的话,那么江泽民则着力于从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上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他说:“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1](P200)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已初步建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突破,运筹“入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进一步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体制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制度动力。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变革的作用。江泽民对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论”进一步展开,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他说:“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1](P207),“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1](P147)。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我们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意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1](P145)。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江泽民强调要选择那些对科技进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技术项目进行自主攻关创新,形成自己的知识技术产权;要在高起点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研制、开发和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又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国家在不断完善和推进“技术创新工程”的,同时,还要制定和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总之,以科技创新为龙头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机车。
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和加速技术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早在1986年邓小平视察天津时曾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5](P166)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江泽民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合力论”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说:“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1](P207)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1998年初中科院起草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提出创新体系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以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的知识传播系统;以社会和企业为主的知识应用系统。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支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和知识平台。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将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四、创新动力的不竭之源关键在于知识、人才和教育
知识、人才和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引擎,是创新动力的不竭之源。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里的知识主要指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知识;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各国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激烈竞争,实质上是对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又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奠基工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以人才资源为第一要素”,智力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正因如此,江泽民反复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1](P101),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1](P111),他们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1](P23)。同世界相比,我国科技队伍总量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很低,总体竞争实力不强。据统计,1996年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8人,而美国是74.3人,日本是80.4人;1998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2704万,其中高级只有145万,中级379万,初级1820万。1996年我国GDP在全世界排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排第28位;我国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列世界第4名,而科技研究和专利指数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的第32位和第21位[6]。以上事实说明我国离发展知识经济的要求甚远。为此,江泽民十分重视我国科技队伍建设,明确地把知识和人才问题摆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他说:“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关键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要注重培养新的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1](P141),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全社会形成这种良好的风尚”[1](P11)。
江泽民在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又把教育的优先发展提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首位,使之成为优中之优,重中之重。他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1](P134),“创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1](P115)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要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和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面临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重大课题,劳动力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江泽民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P40)今天,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知识经济发展动力的不竭之源。我们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中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的不竭之源。
综上所述,江泽民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牢固地树立起知识时代的知识价值观、人才价值观,走发展知识经济的“科教兴国”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5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把科教兴国战略定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前途越来越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将全面腾飞。
收稿日期:2001-05-21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江泽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