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本文以剑桥城(一期工程)为例,对其岩土工程加以分析,并针对相关的理论与勘察结果提出施工方案,以此推动施工的完善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施工
1、工程概况
该工程项目拟建建筑主要为9-11F高层建筑以及1-3F多层商业建筑,场地内部分设-1F地下室,
2、工程地质条件
2.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
本次勘察场地在区域构造上属华夏系一级沉降成都断陷盆地东北边缘,岩层倾角近于水平。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绵竹市所在的地壳为一稳定地块,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来看应为地壳的稳定区。但西北即为龙门山断裂带,绵竹地区易受龙门山断裂活动影响,由绵竹地区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本次勘察查明的场地地层结构综合分析可知,地基岩土层位连续,场地稳定性较好,属于可建设的一般建筑场地。
2.2场地地层结构
经钻探揭露,场地除表层的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外,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作用形成的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砾砂、圆砾、卵石层(Q4al+pl)以及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作用形成的粉质粘土、圆砾、卵石层(Q3al+pl)组成
2.3 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查明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砂卵石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上游地下水和丰水期绵远河河水侧向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绝对标高约为571.14m,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其年变化幅度约2.50~3.50m。根据绵竹地区降水经验,场地内砂卵石层渗透系数建议值为 k=60~80m/d,本次勘察未进行抽水试验。
2.4 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位于绵竹市淮安路以南,天一学院南门对面,交通便利,场地地形较平坦,孔口最大高差约4.17m,场地地貌单元属川西平原绵远河一级阶地。经调查,拟建场地及其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但本次勘察钻探揭露场地内存在液化土(细砂)及软弱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同时场地原为旧居民点拆迁,场地范围内分布有旧基础以及机井、沟塘等废弃构筑物(如本次勘察揭露zk72中分布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经调查该位置原为水井),施工时应加以注意并加强验槽工作。
3、基础方案评价与建议
1-3F多层商业建筑及纯地下室部分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以砾砂、圆砾、稍密卵石作为基础持力层,综合以上地层,其地基承载力可按fak=150kPa取值,下卧层(细砂、淤泥质粉质粘土)须经验算,开挖时对局部细砂分布地段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地段须进行超深或换填处理,超深换填处理深度约为(0.5-3.0m),换填材料可以选用级配(3:7)砂卵石,对ZK72所在地段经调查原为机井,淤泥质粉质粘土较厚,开挖换填难度较大,可局部采用注浆或振冲碎石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9-11F高层建筑上部荷载较大,对地基土强度要求较高,若天然地基验算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建议优先考虑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方案。
4、基坑工程
4.1基坑支护
根据场地实际地质情况,本项目部分设-1F地下室,且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基坑开挖后深度约为4.0-6.0米,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基坑破坏的后果严重,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安全系数取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地面以下0.0~6.0米范围内的土层主要由素填土、细砂、砾砂、圆砾、卵石层组成,地层粘聚力C值较小,其抗剪强度较低,开挖基坑侧壁稳定性较差;因此,基坑开挖时,需进行专项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北侧及东侧距离用地红线较近(小于3米),其中1#楼边界与用地红线接近相交,北侧及东侧不具备放坡条件;南侧及西侧位于场地内,且南侧及西侧现状条件下为空地,具有放坡条件。
本场地北及东侧基坑支护可采用喷锚结构或排桩进行支护,对西侧及南侧可采用放坡+土钉进行支护。
根据我公司完成的众多基坑支护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基坑开挖时,建议采用复合基坑支护方案,即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工程密切配合,进行动态设计、动态管理,才能达到既保障基坑安全,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基坑开挖时应注意对地面及基坑壁采取防水措施,并且不能靠近基坑边缘长期堆载。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变形及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及各建筑物的安全。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时,各土层的强度指标可按表15结合基坑支护结构的使用条件、使用时间选用。
4.2基坑降水
本次勘察查明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砂卵石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上游地下水和丰水期绵远河河水侧向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绝对标高约为571.14m,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其年变化幅度约2.50~3.50m,根据设计基础埋深,开挖深度约为4.0-6.5m,还未达到地下水位,但若在丰水期施工或须进行超挖换填时,须采取基坑降水措施,降水方式可采取明排或管井降水。根据绵竹地区降水经验,场地内砂卵石层渗透系数建议值为 k=60~80m/d,本次勘察未进行抽水试验,若须进行基坑降水,建议对基坑降水作专项设计,以达到预计降水目的和节约经济成本。
4.3地下室抗浮设计
本次勘察查明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埋藏于砂卵石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上游地下水和丰水期绵远河河水侧向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本次勘察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绝对标高约为571.14m(2017年11月),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其年变化幅度约2.50~3.50m。
根据场地地下水赋存条件、变化幅度、区域补给和排泄条件等,及历史最高洪水位,并结合相邻场地已有的的勘察设计成果经验综合分析,建议拟建筑物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为574.0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13条及其修订说明,对情况复杂的工程,若须提供使 用期间的抗浮设计水位,由于其不仅与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有关,有时还涉及地下水开采、上下游水量调配、跨流域调水等复杂因素,故规定应进行专门研究。
5、施工监测
由于勘察时部分钻孔受场地影响,进行了适当平移,拟建建筑物基础施工时应加强验槽工作,基坑开挖完毕后,应会同质检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进行验槽,共同研究并解决有关特殊技术问题。在基坑验槽时应结合钎探等现场测试手段,若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3.2.2第4条规定应进行 施工勘察。
施工时应重视施工验槽工作与以下各工序间的配合。
(1)基坑边坡和相邻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基坑的大开挖,有可能使边坡和周边已建物及城市道路产生一定的变形,在采用安全可靠的边坡支护方案的同时,应在边坡线、临近建筑物的地面布置变形观测点,定时观测,以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2)建筑物沉降观测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规定,高层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且一直坚持到土建工程完工后一段时间,以便验证勘察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并积累经验。沉降观测点宜布置在建筑物拐角、周边、基础连接处及沉降缝两侧地基变形具代表性的点。在进行沉降观测的同时,还应对影响建筑物沉降的有关因素进行系统记录。施工单位应作好每个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豪,徐倩.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和应对措施[J]. 江西建材,2017(20):64-65.
[2]丁声敏,康爱群. 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6(01):34-35.
[3]贾志宏. 浅析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 河南科技,2013(12):54-55.
论文作者:陈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基坑论文; 场地论文; 卵石论文; 地下水论文; 绵竹论文; 粘土论文; 细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