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总结中风便秘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治疗所得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为中风相关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此次实验选择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中风便秘患者,总计80例。按照临床护理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采取中药敷脐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中风便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风便秘患者采取中药敷脐护理干预所得效果显著,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风便秘 中药敷脐护理 常规护理 有效率 满意度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8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402-01
引言:
中风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疾病代表,近几年临床发病趋势明显,而中风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便秘[1]。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便秘的发生是受到肠传到功能失常的影响,所以粪便在人体肠道中停留的异常长久[2]。便秘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还会由于便秘造成血压上升,出现再次中风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引发直肠癌,所以对于中风便秘患者早期实施预防以及治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就中药敷脐护理干预在中风便秘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加以总结,并于常规临床护理所得效果进行对比,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实验总计选择80例中风便秘患者,患者入院治疗时间是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实验研究目的,同意实施中药敷脐护理干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符合脑出血、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头颅CT、MRI证实[4]。便秘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诊断内容:患者无法正常排便,每隔3天甚至超过3天能够排便一次;患者大便障碍,且排便过程中存在胃纳减退的症状[5]。实验排除标准: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脑卒中并发症、患者存在手术创伤问题、患者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情况等等。患者中包含男性46例,女性34例;患者的年龄在36岁到7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岁;患者的病程在3天到130天之间,病程均值为60天。按照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80例中风便秘患者均服用苁蓉通口服液,药品生产单位——甘肃省天水制药厂,药品规格——10ml/支。患者每天分早(清晨)晚(睡前)两次各口服1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案。
参照组:
本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包含患者入院后基本资料的掌握情况,对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和沟通情况,鼓励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的护理(多数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护理工作的有效配合),将相关知识内容制成手册发给患者,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饮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来制定),同时需要叮嘱患者饮食上需要以粗纤维食物以及水果为主,还要少食多餐,更要禁止辛辣食物[6]。
实验组:
本组40例中风便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中药敷脐护理干预。首先需要取穴,即神阙穴。药方组成包括大黄1g,厚补、小茴香、香附各0.5g。以上药方成分混合,加入水调和成为糊状敷于患者的神阙穴位置,取自粘性敷料覆盖药物敷处,并使用医用胶布加以固定。每天敷药一次,连续敷药5天为一个治疗疗程,需要注意每两个疗程之间需要间隔2天,总计质量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定[6]。
痊愈: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其大便回归到正常状态,其他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便秘情况得到改善,大便之间间隔时间有所控制,一般间隔时间可以控制在2天内。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缩短,症状有所好转。
无效:以上效果治疗后均未达到。
1.4 统计学分析
80例中风便秘患者治疗后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时间等采用()对表示,t检验组间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使用(%)表示,并进行x2检验。若P<0.05,则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中风便秘患者治疗与护理后临床所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人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软件包分析,P<0.05。详细数据对比结果见下表1。结合结果来看,对于中风便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中药敷脐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直接改善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详细数据统计结果见下表2,P<0.05。
3讨论
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风患者均为中老年人,这与中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等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就中风患者而言,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便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总结患者产生便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功能无法得到运动,所以出现的便秘[7-8]。在中医理论中则总结,中风便秘是由于患者体内燥热、气机不畅等引起的。很多中风的患者其心理上都会出现严重的焦虑问题,不良的心理情绪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功能,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加注便秘的因素。
中 医认为中风便秘其病位是在患者的大肠位置,与肺、脾、肝、肾关 系密 切,在临床治疗之中需要以通调腑气为 主。而 神 阙作为经络 系统 中的重要穴位,有“脐通百脉”之说。同时,通 过大黄、厚朴、小茴香、香附 等泻下行气药 物敷脐可直接促进肠道蠕动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内容来看,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干预之前正常服药(苁蓉通口服液),在服药的基础上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基本情况以及病情的了解、对患者心理问题以及针对性沟通的实施、对患者饮食上的控制以及饮食的制定等等,实验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中药敷脐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合表1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70%,经比较X2=6.6462,P=0.0099。足以证明中医护理干预实施的价值以及有效性。同时,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提升,其生活质量也必然提升,最终提高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两组比较,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
结语:
便秘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就会出现直肠癌问题。对此类患者在正常用药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而常规临床护理加行中药敷脐护理干预能够成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春林,马小娟,李清花等.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5):441-442.
[2]邓旭.48例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410-5410.
[3]吴宁.中医护理中风便秘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2):129-129.
[4]曾静.76例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2897-2897.
[5]冯爱萍.中风患者便秘的中医辨证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43-244.
[6]黄淑花,高姗,姚信慧等.中医护理路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2,43(5):56-57
[7]何於,顾鹏鹏,郭艳枫等.通腑醒神胶囊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脑卒中后便秘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9):113-115.
[8]范伟英.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8):70-71.
论文作者:柯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中药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