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电网“大检修”的工作体系是国家电力公司的重要建设任务,打破了国家电网以往的检测维修管理模式,努力实现运行维修一体化的管理,建立起按照电压等级由国家电网各级检测维修公司承担维修任务,实现业务专业化、资源共享化。“大检修”工作体系涉及电网的全面改革,只有准确的规避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营。
关键词:大检修;配电自动化;系统;分析
引言:随着国家电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电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能适应国家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进行大力改革,以“大检修”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电网发展模式的转变。
1.传统电网模式和大检修模式之间的对比
1.1传统电网模式主要特点
国家电网以往采用的生产模式较为分散,同级别部门较多,主要包含国家电网、省电网、市电网与县电网公司。因分工具体,导致变电检修和运行等对应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与现下的检测维修标准存在出入。因管理机构偏于复杂,各个部门之间重复配置,造成了电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专业人员短缺,变电器电压等级不高,无法迎合电力发展需求。
1.2大检修体系的主要特点
大检修模式的根本目标是达成运维维修综合化、检查修建现代化管理、在各省组建检修检修公司,其中地方检修公司依据电压等级落实综合化运作体系。原有输电路区以及检验维修区等需实施变电整合,成立资深的检修公司,形成技术工作组,负责输电运行与变电运行检测等工作,并为适应逐步拓展的发展规模,大力实施运维外包。
2.大检修背景下配电自动化基本功能定位
设立配网信息资源交换总线,攻克信息孤岛问题,把当前的各类系统全面整合到一起,降低运行人员工作任务,完成和营销管理系统及GIS等众多系统的内部交互,满足无缝连接标准,促进指挥平台构建,达成精益化管理。搭设故障抢修集中管理平台,完成自动化信息、地理信息及电缆信息等的全面剖析,达成配网故障抢修的动态管控和规范化管理,改善服务工作。搭设配网调控系统化基础平台,完成调度运行以及故障隔离等不同的工作服务,基本应用功能应符合调度需求。完成配网调控和配网运行之间的整合,达成系统应用和业务应用之间的整合,设立配网调控综合化管理与技术支撑机制,完成配网高度化运行、规范化检修、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增加供电可靠性,有效提升配网管理与智能化水平。
3.自动化系统当前的不足
3.1人员不稳定
大检修建设包含不同电力部门的有机组合,工作人员需重新分配,让工作人员自身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引发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若各部门内部相互整合,例如,把维修人员安排到运营部门,既会在工作环境中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也将扰乱人员的思想态度,阻碍工作进程,无法实现改革的稳步开展。
3.2三盲问题
现下,配电自动化水平并不高,依照具体的建设标准,当前能够达成遥信与遥测信息收集、存储以及通信上传,同时,可经由主站完成故障定位和故障隔离,借此达成供电恢复。然而,却有一些单位偏离实际,片面追求体系的综合应用配置,上述配置通常不具备实用性,例如,把温度和湿度信息采集设备安装在终端,把负荷预测和短路计算等附加到主站测。根本不考量装设高级设备的可行性,随意改造配电设备。在对配电自动化进行建设与改造时,也应思量配电自动化践行区域四年后配电网动态信息整体的量,不允许片面强调经由大型主站安装来防范突发问题,由此引发的配电网可行性降低程度是可观的。同时,投入和产出差异,还会产生资源浪费现象。国家电网于全国范围全面推行自动化建设与电网改造,致使某些运维单位当前的改造速度不断加快,且各电网部门在配电自动化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并未正确认识三遥率,导致开关装设过程胡乱应用三遥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引发的成本提升与产出比减小需引起重视。
3.3管理分工混乱
当配电自动化设备正式投入应用后,对应运维管理工作极有可能出现分工无序的问题,同时,通信运维与配电运维内部相互推诿,而这制约了运维工作的开展。例如,在配电调度环节,某重要节点传送的信息骤然失败,依照配电调度便会马上告知配电工区和通信运维部门,立即深入现场着手勘察,然而,配电工区人员与通信运维部门却相互指责,分别指出是因对方设备才引发故障。但最后进行现场检查后发现,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为节点开闭箱自身的DTU与ONU电源插座连接不牢靠,只要插紧电源便能够将其解决。
4.主要应对措施
4.1确保检修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专业素质
做好检修人员资源配置工作,保证队伍稳定。确保队伍稳定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点是各个单位部门通过“大检修”的实施方案尽量做到方案优化、人员合理的分配,最大程度的控制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坚决保证工作人员不下岗;第二点是严格遵守“分级职责”的原则,明确各个单位主要领导负责人员的具体协调,全方位的稳定工作,把不稳定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各单位负责人要与员工积极的交流,掌握员工的思想状态;第三点是加强信息的收集,积极主动的关心员工在工作时存在的焦点问题,作为领导人要正确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积极的进行分析,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做到工作高效运行。
4.2明确工作内容,自动运行程序不留安全隐患
按照“不留管理空白”的原则,由各县电力公司确定城市与农村电网分界,具体到每一个杆塔,不留管理上的死角,按照地域管辖;明确以公变为界限,营销安装考核表,在采电终端进行维护,同时执行传统电力的检修负责,明确所有的电力信息,并且由全体部门负责。
4.3积极寻找安全管理手段,进行风险监控
在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营之前提前开展业务流程的培训,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大检修”的新课程,并且分析传统模式以及自动化系统的差异及处理方法,采取培训等方式确保电网的安全以及稳定,加大岗位的执行力度,强化保障电网的安全。在“大检修”期间,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按时到达现场,并且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初期,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加强现场管理,各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做好检修工作,杜绝危险事件的发生。
4.4确保用户设备安全运营
积极地与用户协商上交传统电业的设备资产,尤其是变电站的设备,使用户能够提升配电自动化运行的可靠性;加强对系统外维护单位的责任追究,市场上的运行维护单位不许承接电力公司的检修维护任务,加强对电力公司造成经济影响的市场运行单位责任追究并且索取经济赔偿。
总结:自动化系统运营的核心业务是“大检修”,“大检修”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革,是国家电网发展的要求,在“大检修”自动运营化初期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面对新的问题与风险,只有时刻围绕“安全”的工作主线才能确保电力公司的安全生产,为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文滔.“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3[2018-06-25].
[2]冉江.基于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究[J].通讯世界,2017(13):160-161.
[3]白俊男.基于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电工文摘,2017(01):53-55.
[4]白雪杰,朱金波.煤泥浮选设备研究现状及进展[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01):40-42+46.
论文作者:李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国家电网论文; 体系论文; 人员论文; 公司论文; 部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