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对于很多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而言,学起来十分困难,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较之初中数学多了许多逻辑性的问题与知识。高中数学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公式,并且要有足够清晰的逻辑来理解题型、题意,要能将不同的知识点灵活运用,要有知识点之间互通的认识。如果只靠教师在黑板上以抽象的语言和手画式图片来进行教学,学好数学十分困难。所以,将微课教学方式运用到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的具体概念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在课堂上有些知识点或者教师难以以几句话或者题目让学生明白的时候,可以用上的一种课堂补充、辅助形式。可以用一段小视频说明,或者图片展示,甚至可以是音乐等形式;展示的可以是知识要点,也可以是书本内容、代表性题型等多种内容。微课改变了数学长久以来的“刻板形象”,能使教师减轻教课压力、体现教学特色,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困难。而且,微课的应用对象还在不断地扩大。
二、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步骤
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依据具体学科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高中数学微课的制作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选定微课教学的内容。老师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在备课的过程中仔细筛选,优选适合制成微课的内容。在进行筛选时,应遵循下面两条原则:
(1)结合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需要。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情,选取的内容应围绕学生来进行,将学生想学的知识作为制作微课的核心内容。
(2)依据自身经验,灵活制作微课。要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选取那些适合使用微课形式讲解的课程内容。例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节内容,由于图像的变化过程较复杂,抽象性较强,就可将其作为微课的选材。
然后,在选好微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的设计。一般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内,语言应简明扼要,以充分利用时间。还应注意,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的,无需学生的参与,应尽量避免传统数学理念的束缚。在设计微课视频时,要加入趣味性因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怎样表达”“怎样提问”“怎样讲解”才能有效开展教学。
最后,着手制作微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好PPT等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数学微课应用的探索
1.开展教师培训课程。要想将微课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课堂学习中,首先需要增强教师对微课的了解、对实际操作的认识以及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操作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建教师培训特色课,展开一对一、多对一、讲解等活动,教授基本的操作方法,如PPT设计、图片搭配、音乐视频插入、立体几何画法操作等教学必备基础。也可以组织教师设计大赛,以此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这是微课实践的前提。
2.题型设计与小组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就具体题型在课堂上做一个相对具体的讲解,通过视频播放、PPT制作或者图形并用现场向学生展示。比如在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模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基本概念,而且应该将概念图形化,让学生在图形生成的过程中体会三角函数的魅力。同时,也应该用图形软件正确示范“五点法”“几何法”,只有数形结合才能将抽象的形图知识概念具体化、直观化。而在课后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设计解题方法。比如原式为:若函数f(x)=sinx=2|sinx|,x∈[0,2π],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教师可以据此让学生小组设计变式:k为何值时,方程sinx=2|sin x|k有一解、二解、三解?达到将学生的微课知识实际化。
3.课后视频制作。在微课教学中,实践性的作用占比大,教师可以增加数学学习实验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组建小组进行题型视频制作,可以是图片拍摄、绘画展示、音乐配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地参与进微课实验中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如,高中数学概率一章,学生在求取概率的同时,可以自发地进行采访工作,教师可以对采访方法、视频、PPT制作等给予一定的帮助与引导,让学生在微课中轻松学习随机事件概率、频率与概率的含义、生活中的概率等知识点。
在讲解《抛物线》一节时,可借助信息技术将部分内容做成视频课件,将抛物线图形的形成和变化以动态形式展现出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丰富。这样一来,可有效降低抽象知识的难度,可推动学生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利用微课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合作探究形式开展学习,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对典型例题的讲解环节通过微课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依据例题而提出典型问题,让学生解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学生能够逐步完善知识建构体系,促使数学知识的完整化与具体化,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数学认知结构。
虽然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数学教学中的微课实验教学并未完全进入大众的生活中,有些学校也存在排斥的现象,但是凭着其发展的趋势和前途,凭着其自身的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受众性越来越强。当然,离不开教学中的积极实践与教育普及制度的改变,如此,其在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如“星火燎原”般迅猛,且指日可待。
论文作者:罗中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题型论文; 形式论文; 函数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