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论文_林立鸿

浅谈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论文_林立鸿

广州市城建开发集团名特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510620

摘要: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是建立在智能建筑自控网络之上、并将智能建筑内各个独立的楼宇自控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而形成的综合监控和管理系统。为高效地实现监控管理功能,就必须对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索具有综合监控和管理功能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模式。

关键词: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

引言

智能建筑的核心是系统集成。所谓“系统集成”,就是将各子系统功能进行科学配置、综合优化,形成更强大的系统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要求,体现出智能建筑的意义。性能优良的集成系统可以最优地发挥建筑设备的功能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生命周期成本。

一、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概述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建立在建筑设备自控网络之上、并利用系统集成软件将智能建筑内各个独立的监控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而形成的综合监控和管理系统。而所谓“系统集成”,就是使构成智能建筑的主要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具有开放式的结构、协议和接口的标准化。自动控制网络系统集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同一体系结构自动控制网络的集成,另一种是异构体系结构自动控制网络的集成。其中包括自控网络与Internet的集成。前者的集成方式通常由自控网络通信协议进行了规定和说明,并利用自控网络专用网络管理工具(如LonWorks的Lon Builder网络管理工具)可以较为容易地进行集成;后者一般通过网关(gateway)方式进行系统集成,这种集成方式可以称为“网关集成方式”。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有且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进一步推动智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软件和硬件连接,交换信息内容和格式,相互控制和联动功能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的扩展方法等等,必须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把各自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实现信息子系统的和谐,实现资源共享和方便管理,从而实现整个系统运行的协调。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性,这就需要解决各系统之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问题。

二、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已不是新提出的概念,但自这个概念被引入以来,一直是设计和实现智能化系统争论的热点。目前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智能建筑就必须进行一体化集成,如果不进行一体化集成就不能称为智能建筑;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做到一体化集成,只要能做到楼宇自控系统集成就可以称为智能建筑。

其次,主流的楼宇自控厂家在设计其产品时,均采用了欧美标准,而根据使用环境和建设环境的不同,形成的技术标准和使用需求,与国内市场上对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导致其集成方案总是与国内对集成的理解格格不入,归根结底是中外使用环境的差异造成的。欧美市场相对规范,所有的产品均按照统一的协议提供数据接口,所以其集成实现相对简单。

第三,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应用需求研究不够、技术手段受限。目前一些建筑智能化领域的系统供应商、咨询设计单位,以及业内从业人员,对建筑智能化的系统集成给予了过高的评价,如提出“二十一世纪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最高应用层面就是系统集成”,“看一幢大楼是否最先进的标志,就是看其是否实现了系统集成”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表明了业界对系统集成的重视,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规律和限制,如果盲目追求系统集成,则可能得不偿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不客观”宣传给大众带来了一种误导,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智能建筑的热情和信心。我国目前智能建筑市场还不完善,例如开发商过分炒作,把一些仅仅安装了门禁系统的建筑也冠以“智能大厦”、“智能住宅”,给消费者形成一种误导。

三、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

3.1面向协议的系统集成

在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建筑设备自控系统中,通信协议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的关键。建筑设备自控网络通信协议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协议,而智能建筑自动控制领域经过市场选择之后剩下的公开标准只有BACnet和LonWorks技术,实际上这两个标准和技术是不兼容的。在市场和技术竞争的机制下,建筑设备自控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已从由各生产厂商单独制定专用的通信协议,逐步被具有开放性的标准协议所代替。其中的BACnet就是一个ISO开放标准,它不属于任何商业公司,没有使用授权问题。按照此标准生产的建筑设备自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升级不需要受控于原来的设备厂商。

3.2面向平台的系统集成

面向协议的系统集成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因而诞生了具有更高层次的集成方法:面向平台的系统集成。这种方法以“标准信息接口”为核心,通过定义自控网络中通信实体信息交换的标准接口,以屏蔽不同通信协议对通信实体信息模型和互操作模式的差异。即无论通信协议对通信实体进行何种模型描述以及采用何种互操作模式,只要提供标准的信息集成接口,都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实现控制系统的信息共享和相互操作。

3.3面向 Web 服务的系统集成

面向平台的系统集成对平台的“过分”依赖导致了其在集成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尽管目前仍有很多集成商提供面向平台的集成系统,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要求系统集成能够实现跨越平台的集成。XML/Web Services 技术具有“平台无关、协议无关和语言无关”的特点,且应用部署灵活。未来的系统不再是以开放协议为主要特征,而转向基于Web的服务。

结束语

如果说二十世纪孕育了计算机技术,那么二十一世纪将会为集成技术的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当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加强各孤立系统之间的联系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集成技术将会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迫切需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的系统之间。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主编.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 董春桥,袁昌立,傅海军等.建筑设备自动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程大章.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集成概述[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

[4] 余庄,董春桥.智能建筑进入 Web 时代[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15.

[5] 张公忠,郭维钧,苏斌等.现代智能建筑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6] 陈龙.智能建筑建筑设备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论文作者:林立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论文_林立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