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观视阈下的生产关系特性分析
王晓丹
(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摘要: 生产关系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范畴,也是人们透视社会历史的重要维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各具特色,但总体看来却拥有着实践性、属人性、客观性、历史性等特性。生产关系不仅根源于实践、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是一种“因我而生”的关系性存在;不仅客观实存、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与活动,而且表现为前后相继的历史必然性与延展性。对生产关系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反思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过程中,增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构的自觉性。
关键词: 生产关系;实践性;属人性;客观性;历史性
生产关系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态各异,诠释着不同时代的底色。生产关系既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范畴,也是人们透视社会历史的重要维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生产关系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反思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革束缚生产力和人自身发展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构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一、生产关系的实践性
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生成、演进的基础和根据,从实践角度解析生产关系是马克思历史观的独特而深刻之处。
首先,生产关系根源于实践,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由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容和实质而言也是实践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内生于并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既与外在自然界发生对象化活动,也与其他主体发生交往活动;既实现着自身的本质力量,也生成着各种社会联系,并且时刻都在重新生产着这种联系,因此对于生产关系的理解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产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建构物质生产关系的活动,生产关系因承载着实践活动的内涵与社会性质而呈现出实践本性。
其次,生产关系是实践活动借以实现的形式。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必然要与自然界发生物质交换活动,而这种交换活动既以“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为前提、又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因此生产关系构成人类实践活动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曾指出,“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1]409。物质生产关系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类生产实践作为许多人的共同活动、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内容,本身蕴含着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根源于感性实践活动,正是依赖于实践活动,才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实践活动才是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根源,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则是人类实践活动借以实现的形式。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以物质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具有逻辑的先在性。
再次,生产关系与实践活动具有同一性。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通常以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将实践活动与生产关系分离开来,实际上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生产关系内生于实践、构成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受一定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作为人们的共同活动方式、是实践活动借以实现的形式,同时生产实践本身也在建构着一种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社会关系,因此生产关系与实践活动是内在统一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蕴含于实践活动中,其实质是人类自身的自主活动形式。此外,生产关系对人及其活动的影响始终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实现,只有立足于实践, 才能使生产关系的制约性成为现实,只有实践才能够回答生产关系制约作用的机制和根据。
总之,生产关系根源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维持和建构着原有的生产关系,而且变革着生产的内容、范围与方式,创造着新的生产关系,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内容与性质,生产关系则承载着实践活动的内涵而体现着实践本性,因此生产关系与实践活动是内在同一的,任何离开实践前提抽象地谈论人、谈论生产关系的理论都是有缺陷的。立足于实践考察生产关系及其本质,强调生产关系的实践本性,是马克思新世界观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生产关系的属人性
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的P值<0.0001,说明该数学模型极为显著;失拟项值为0.6757,差异不显著,表明该方程对试验的拟合度较好,可用来确定羊肚菌SDF制备的最佳工艺。对表2中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Y=31.77-1.60X1-1.55X2-2.06X3-0.43X4-1.06X1X2+0.18X1X3-0.83X1X4-0.17X2X3+2.44X2X4+0.25X3X4-3.18X12-1.83X22-1.47X32-0.51X42。
第一,生产关系“为我而存在”。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2]161,这表明“关系”因我而生、以我为据,并且“关系”之于人和动物显然有别,动物与他物的关系是消极被动、接受性的存在,而人与他物的关系则是积极主动、施动性的存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存在与主体的利益需要密切相关。每一现实的个人出于本性需要(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需要),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以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各种需要把人和人、人和社会联结起来,形成天然的纽带,从而摆脱想象的束缚而存在于现实之中,因此真正的生产关系不是通过反思产生的,而是源于人的物质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是以“互利”为目的的一种交往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是由人及其实践活动生成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2]222生产关系是人生命活动的表现,不能当作抽象的东西与个体对立,而是在共同体中与他人一起完成、实现的,并且共同体本身也是基于人的活动而形成的,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缔结而成、获得相互解释的规定性。总之,属人世界的生产关系都是以“我”为基础的,离开主体的“我”及其实践活动只能是虚构的存在,不能称之为现实的生产关系。
其二,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还可以通过人类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性体现出来。在马克思历史观看来,生产关系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种具体化的存在;生产关系具体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即是物,因此生产关系的物质性同生产过程本身的物质性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是“现实的个人”,人作为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显然具有客观物质性。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展现是“现实的个人”借用一定的物质性生产资料、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的过程。在此期间,无论是生产资料本身、还是生产出的劳动产品都是以一种物态呈现出来的,因而具一定的物质性。此外,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也是以“物”的再生产来实现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的物化劳动最终会以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一部分物化劳动会以“资本”形式而存在、并转入下一个生产周期,从而实现以“物”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再生产。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关系的承载者,还是生产关系的展现,抑或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都是以“物”为基础的客观存在,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性,因此生产关系的物质性在某种程度上诠释着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其三,生产关系的客观性也表现在,它作为一种规律性存在具有不可逆性。生产关系是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而形成的,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性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这意味着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在意他所置身于其中的生产关系体系、社会制度,在现有生产力水平和范围内生产关系都不是随意可变的。生产关系的演进具有必然性、规律性和不可逆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是“自然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便是对生产关系演进必然性的客观阐述,是他以建立在现代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研究范本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掌握生产关系演进的这一规律可以避免走弯路、“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而任何违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性、跳跃必然发展阶段的企图终将遭受历史的惩罚。
值得注意的是,异化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同样确证着人的本质。在异化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突出地表现为对“物”的顶礼膜拜,资本家作为人格化了的资本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而对雇佣工人进行奴役、支配、剥削,雇佣工人作为人格化了的劳动时间为维持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反而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二者之间通过商品、货币、资本等“物相”形式联结起来,这种物化生产关系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渐渗透到其他一切领域,滋生出各种拜物教意识、并镌刻于人内心深处,究其实质则颠倒了“人——物”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为物与物的关系所遮蔽。尽管现实的个人受物化生产关系的束缚和支配,但实际上体现并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既为维继这种无法摆脱的生产关系而屈从施力,又为打破这种物化关系而不懈前行;人对自由自觉本性的执着追求、对和谐丰富生产关系的不懈努力,直接体现着人的生命活动、确证着人的社会本质。
(2)从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资料看Y的含量在磷灰石中最高,且磷灰石中Y的含量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而磷灰石又是矿石的主要矿物应为工业利用的主要对象。
Zhu Xi and His Creative Efforts Made to Develop Epigraphy
最后,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存在具有影响人行为的规制性。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生产关系是个人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客观关系的作用”,现实的个人并非独立存在的原子,而是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考察个人时离不开对生产关系的把握;然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一旦生成,在特定情况下可成为独立的外在于人的力量,反过来约束、规制着人的行为及活动。生产关系的规制性,一方面表现在它以规范、合理的形式规约着人的生产活动,使社会生产过程得以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业已形成的生产关系也可能并非符合主体意愿而成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压抑和困囿着人的本性、制约和支配着人的活动。对此,马克思曾指出受分工制约的各种关系和共同活动本身,就表现为一种异己力量,限制和束缚着个人的活动及行为,这是“虚假共同体”中偶然个人的真实状况,这种反主体性和历史暂时性也反映着生产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总之,生产关系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命活动,虽然重要却不能用以解释一切,否则将走向“关系决定论”的歧途;也不能把生产关系及对物支配的规定性作为物的自然属性,否则将走向粗俗唯物主义或神秘自然主义之营。
医生对危重患者预测疾病的结局严重影响EOLDs。但医生的预测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常会受到当前各组条件的限制,难以预测疾病的结局。且医生的宗教信仰、对患者临终关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影响EOLDs的结果[19]。但Seale[20]研究表明,无宗教信仰的医生会倾向于让有自主决定能力的患者进行EOLDs探讨。所以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避免不正确的EOLDs,减少LSTs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缩短ICU住院时间,避免ICU资源浪费。
三、生产关系的客观性
为进一步研究暴雨过程MCS的发生发展,利用中尺度模式WRF3.5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取3层(D01、D02、D03)双向嵌套,中心位于(115°E,32°N),水平分辨率分别为27 km、9 km和3 km,格点数分别为192×192、303×303和442×442。3层嵌套均采用WSM3微物理、Goddard长波和短波辐射、YSU边界层和Noah陆面参数化方案。D01和D02采用Kain-Fritcsh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D03未采用对流参数化方案。选用NCEP的1°×1°FNL资料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和侧边界条件,积分时间为25日18时—27日18时。
其一,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它作为一种关系本体存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黑格尔曾说过,“凡一切实存的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而这种关系乃是每一实存的事物的真实性质”[3]281,这表明关系是实存的、并且作为一切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存在。在社会领域每个人都是关系网上的一个结点,通过生产实践活动而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尽管关系的性质、形式、作用不同,但却真实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非虚幻地存在于观念之中。因此,生产关系虽不是实体存在,但却是一种具有本体论地位的关系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日本学者广松涉就把一切存在都彰显为“关系”,认为不论是自存实体,还是个人、社会,都应根据关系加以重新把握,并指出“关系本体论”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新地平”[4]38。从本体论意义来看,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关系是内生的、不可还原的,“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越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5]12;虽然生产关系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性,并不意味着它是先于人、外在于人而存在,而是基于、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而存在,实践才是生产关系客观存在的本体论依据和内容。对于现实的个人而言,生产关系并非什么“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于”其生命活动本身的本源性存在。因此,生产关系作为一种必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例如,为什么需要进行学情调研?需要调研些什么?调研的方法有哪些?参加名师培养工作坊的教师们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现实生活中,人承载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成为一种关系性存在,人既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关系赖以生成的基础。物质生产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结合,因人的需要及其活动缔结而成,因人的存在而显现出特有的属人特质。
现实的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网之中,无论个人是否觉察,都不能否认生产关系的存在;它作为一种客观实存,影响、制约着人的行为和活动,虽然具有隐匿性、不可触性,但却真实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第二,生产关系规定和确证着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如何,并不是由个体自身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并存在于个人自身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之中。生产关系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的本质、属性、状态和变化。一个人成为奴隶或成为公民,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规定的,只有在社会生产中才能确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才能判别他存在的真实状态。此外,生产关系的构建过程体现并确证着人的本质。人通过何种方式构建生产关系、以及在生产关系中所处地位如何,都确证着人的本质,生产关系的建构过程亦即人的本质力量展开和实现的过程,这一点在对生产关系的驾驭和控制方面比较突出,倘若主体想要提升所处地位,就需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强化人的本质力量来实现,因此生产关系的属人特质与人的本质具有同一性。
第三,生产关系不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以个人关系为基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关系虽然是在个人相互作用中生成的,但不能据此推论生产关系等同于个别的、偶然的个人联系,不能将其归结为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是个别的、偶然的、具有特殊性,并不能完全反映人们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社会联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对抗关系具有社会性,农民和地主、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某一阶级成员而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因此,现实的生产关系既存在于特殊个体的生活中,也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中,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性质、结构、样态等方面从属于共同体的生产关系系统;“此在”的生产关系以“共在”为前提、并存在于“共在”之中,因此以个人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具有普遍性意义,是一束“普照的光”。而涤除对抗生产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生产关系,既是人的固有本性使然,也是人类谋求永续发展的一种必然。
四、生产关系的历史性
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借以实现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凝固不变,而是历史地发展变化着的。由于人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生产活动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生产关系也必然不断地表现为进步。
第一,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来看,任何一种具体生产关系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便是从日趋灭亡的封建社会中的地主与农民、行会师傅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发展而来,并以新的形式取代了旧的阶级对立。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任何一种具体的生产关系都不是永恒的,迟早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资本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5]832这说明任何一种具体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暂时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标榜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加以普遍化、绝对化了,而没有看到“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2]108-109;他们的失误之处不在于从各个时代特殊的生产中抽象出“生产一般”,而在于仅仅把“生产一般”看作抽象的存在。生产关系的具体性与历史性并不矛盾,尽管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生产关系呈现出异质的差异性,但实则是随生产力发展而呈现出的一种循序渐进性,因此生产关系的具体性是与一定的继承性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脉络。
第二,生产关系表现为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具有历史继承性。继承性是生产关系历史性的普遍表现,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内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人的社会生活就是现实生产关系下的历史的生活世界。“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2]168,从而形成各个时代依次交替的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同社会形态中的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形态的同一种生产关系、以及同一社会形态中不同生产关系都具有历史连续性、继承性。如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是对奴隶占有关系的一种沿袭,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资本关系是对封建社会关系的一种继承,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充分的发展,原来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在新的社会形式中有了更发达的表现。不仅新生产关系的生成如此,旧生产关系的遗存同样显示着生产关系的继承性。一切文明民族的发展都是带着旧生产关系的残余进入历史的,即便旧生产关系已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桎梏和阻碍,它也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以残片的形式遗存在新的生产关系之中、直至被新的生产关系彻底埋葬。旧生产关系的遗留和新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二者分别以日益萎缩或发达的方式反映着生产关系的连续性、继承性。
第三,生产关系是有规律演进的,具有连续性、延展性。生产关系的演进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具有同构性,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分析生产关系历史向度的典范,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体现着不同历史阶段上人的活动能力与生产关系特性。在“以人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第一阶段,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以血缘姻亲等自然联系为主,个人从属于一个较大的自然共同体,在生产活动中受先在社会规定性的制约,表现为人身依附和统治服从关系;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个人从原始共同体中解脱出来,突破封闭性、地域性的狭隘关系,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但随着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彻底分离,生产关系日益带有物化性质,并成为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而统治和支配着人的活动,从而使人呈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双重品格;在“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个人实现对生产关系及生活条件的真正驾驭,异己力量转化为每个人的内在本质,“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6]37,个人拥有活动的自主性,生产关系成为占有生命本质的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生产关系的演进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步的过程,它以不同的性质、样式存在于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同时又以其内在规律性构成一个有序的发展链条,从而呈现出历史的连续性与延展性。
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最初的生产关系是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物质生产的进步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必然随之发生历史性的改变,其内在机理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也不断地表现为进步。从人类社会整体来看,受分工制约的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将随着社会分工、阶级差别的消灭,逐渐摆脱等级性、依赖性限制,实现自主性、平等性转向,因此生产关系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任何把生产关系作以抽象化、永恒化理解的看法和观点都是不可取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告诫我们,生产力不断持续发展,内在规定着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永远不会浅尝辄止;同时也提醒我们,任何新的生产关系在性质和形式上总要受到以往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在研究中要看到生产关系的继承性、延续性,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克服各种反历史的或非历史的倾向。
总之,生产关系除了具有上述实践性、属人性、客观性、历史性之外,还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等特性。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109,这表明生产关系也是一个有系统、有层次的存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不同环节、部门、地域的生产关系并非混沌无序、杂乱无章,而是一个统一、有序、完整的有机整体,并周而复始地不断运动。只有理顺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关系的特性、以及生产关系内部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才能给予科学的认知和理性的把握,才能在洞察、剖析当今世界不同民族生产关系基础上,增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构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广松涉.物化论的构图[M].东京:岩波书店,1983.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Historical Views
WANG Xiao-dan
(Marxism Institut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Abstract: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is the core category of Marx's view on history and the important dimension of people's perspective of social history.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ut on the whole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ity, humanity, objectivity and history. The production relation is not only rooted in practice and practical in nature, but it is a kind of relationship existence that is "born for me". It not only exists objectively, affects and restricts people's behavior and activities, but also shows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and extension of the sequence.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will help to strengthen our consciousn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flecting on the changes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Production Relations;Practicality;Humanity;Objectivity;Historic
收稿日期: 2018-12-12
基金项目: 2019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9JDSZK072);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生产关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BS010)。
作者简介: 王晓丹(1980-),女,辽宁阜新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 F0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798(2019)02-0001-05
[责任编辑:谢红梅]
[责任校对:王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