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芦台医院 301500
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研究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室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分配的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化护理的方式,两组对比分析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反馈,从而确定其应用价值。结果:针对两组的不同护理显效程度与手术室安全问题的发生几率,观察组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更强,发生的手术室安全问题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可有效的规避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减少手术的危险发生,使得患者对手术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提供了稳定的保障,值得临床探究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安全;应用价值;研究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人们观念的更新换代,手术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上常见的治疗方式,手术的治疗时间短,对症的见效快,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剔除病因,重新获得健康的体魄,然而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风险一直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手术室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手术室护理内容外,细节护理能够针对手术室中不常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细致化的规避,是保障手术安全进行与患者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手术本身的危险性占比较大,这也就使得护理更加需要谨小慎微1,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问题,将患者在手术室的状态调节到最好,从根本上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获得了临床的普遍认可,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护理的观察对象,分析细节护理与常规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
先将本次研究调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120例进行手术室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化分配的形式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其中男性患者共38例,女性患者共22例,年龄分布于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2.14)岁;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化护理的方式,其中男性患者共32例,女性患者共28例,年龄分布于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5±5.12)岁;两组对比分析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效果反馈,从而确定其应用价值。患者的手术情况共为外科手术62例,妇科手术35例,其他手术23例,患者在性别、年龄与手术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方式,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准备手术的一应工具,布置手术室的环境,确保手术进行中的干净卫生,术后清洁手术室并清理患者的衣物血渍等。观察组在常规化护理上增设细节护理,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手术室即将进行的流程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分析,针对手术的特性化进行护理的对应措施制定,保障手术全程得到有效的护理,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简单的叙述手术的操作过程与手术时间,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安抚家属的情绪2,让家属保持乐观的心态,鼓励患者对手术抱有信心并激发患者的求生欲,与家属说清手术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获得家属的认可与配合,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率、脉搏等生命指标是否趋于正常化,一旦发生手术中的生命指标变化及时提醒手术医生,术后告知家属应注意的事项,避免多人探望造成的患者劳累,患者清醒后询问患者的感受,对患者的困惑耐心解答,了解术后患者的恢复状态等。
本次统计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X2为计数资料,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观察组的术前准备充足,对于手术的了解更多,因此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度相对较高,护理的质量总体上较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护理的更为周到,患者的临床反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海涛.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吉林医学,2014,35(21):4790-4791.
[2]王维琴.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6):568-569.
论文作者:史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细节论文; 价值论文; 方式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