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道镜与等离子碎石术、开腹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影响论文_熊杰

(达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与等离子碎石术、开腹术治疗的效果和带来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传统开腹术治疗的3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的另外3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定为研究组,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和影响。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概率和结石取尽率分别为16.7%、9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概率和结石取尽率分别为26.7%、80.0%。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和传统开腹术相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后并发症概率更低,手术效果更好。

【关键词】等离子碎石术;开腹术;结石;对比;影响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153-02

肝内胆管结石指的是长在肝管汇合处分支胆管以上的结石,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感染,当致病细菌附着在人体肝胆管内,这些致病细菌分泌的大分子物质后沉淀在肝胆管内,从而形成结石。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腹部疼痛、腹部胀痛等症状,且呈现周期性发作。患者若放任不理,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并发胆管梗阻,进一步诱发胆管狭窄,可致胆汁性肝硬化,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当患上肝内胆管结石后,应当引起重视,并及时接受治疗。当前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在各项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得到进一步优化,本文在研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与等离子碎石术、开腹术治疗效果中,得知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和开腹术相比,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临床效果更优。下文为本次研究总结。

1.患者资料和手术方法

1.1 患者资料

本次研究共收录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年龄为30~60岁,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传统开腹术治疗的3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的另外3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定为研究组。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14例和16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31岁和57岁,均龄(38±0.8)岁;研究组男女性患者各17例和13例,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33岁和60岁,均龄(40±0.8)岁。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常规资料性别和年龄上比较P值大于0.05,两组患者临床常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接受我院血常规、B超、MRI等检查,分析患者病情,拟定手术方案,获取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配合后择日手术。对照组在我院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气管插管全麻,于肋缘下做一切口,切除胆囊后切开胆总管前壁,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医生采用取石钳取出患者肝内胆管结石,随后置管引流,术毕缝合。研究组在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手术方式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气管插管全麻,建立气腹后切除胆囊,利用电针电灼胆总管前壁后做一纵向切口,穿刺鞘插入胆道镜,在胆道镜的辅助下观察患者患处,在采用取石网篮取出结石的同时利用等离子碎石术冲击结石,借助胆道镜冲洗患者肝内胆管以利于结石排出,术毕,置管引流,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为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情况。

1.3.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出血、感染等)发生例数和概率;术后5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统计两组患者结石取尽率(结石取尽例数/3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处理,两组相关研究数据等观察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或百分比(n/%)表示,在对比两组观察指标差异基础上,如出现治疗效果差异等显著特征,则表示P<0.05。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比较,研究组患者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6.7%,术后5周结石取尽率为93.3%;对照组并发生发生概率和结石取尽率分别为26.7%、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结石取尽率统计结果如表2。

3.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属肝胆系统疾病,引起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因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细菌感染的因素除了和环境有关,更和日常饮食习惯有关。相关数据统计,多数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被细菌感染主要和日常饮食有关,经济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没有注重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因此,为了预防肝内胆管结石发生,应注重卫生饮食。针对已经患上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建议及早接受治疗。当前用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有多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持让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来看,可以得知传统开腹术和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对比,后者术后出血量更少,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说明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愈合速度较快。在术后并发症概率和结石取尽率上比较,后者并发症概率更小,结石取尽率更大。综上,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建议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吕立升,魏妙艳,汤朝晖.肝胆管结石成因及分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3):348-349.

[2]黄丁,崔伟.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等离子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评价[J].大家健康,2016,10(8):88-89.

[3]李广,刘昭明,李祯,等.胆道镜等离子碎石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8):604-605.

[4]周怀胜.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镜切除术治疗产生的疗效分析[JH].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4):2811-2812.

论文作者:熊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胆道镜与等离子碎石术、开腹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影响论文_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