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张晋,王海云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张晋,王海云

山东豪鑫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建筑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根本保证,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效益的获取,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并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

关键词:建筑;质量;控制;管理

导言: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施工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目标管理。

1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现状

1.1工程质量意识淡薄,将利润的获取作为管理目的,出发点不正、立足点不对

从当下的建设氛围中可看出,大多数建筑承包商普遍存在质量意识淡薄、恶意偷工减料等现象,其操作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导致出现了质量下滑甚至豆腐渣工程大量涌现的现象。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有时建筑工程中上频频出现质量问题,并不是因为承包商的管理能力低下或是专业技能差,而是由于其自身的质量意识淡薄,出发点不端正,立足占不对,将工程的利润作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正因为如此,个别工程项目的项目部在工程动工建设时往往没有配备足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更有甚者,有的承包单位还擅自改动设计,不按设计和规范来组织施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障碍多,往往施工条件差,施工环境也较为复杂,加上部分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施工经验缺乏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导致施工组织不合理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混乱等后果出现,给工程管理带来致命隐患。

1.2监管职能机构不健全,未能真正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单单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检是远远不够的。在几方角色定位中,最为重要亦最为直接的还得依靠业主聘请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管。由于监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现场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品行良好等综合素质,假如其中某一个方面存在欠缺,那么,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然而在现阶段,监理行业存在着一个令人忧虑的弊端,就是目前监理行业的监理单位数量每年都有大幅的增加,监理市场的低水平和低收入层次竞争激烈,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得大多数中、小型监理单位在现场监理机构的投入管理上无法按照常规要求设置,有些监理现场甚至严重欠缺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制度、手段。对监理单位而言,常规的工序验收制度是监理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条件,也是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一项。

2项目质量控制的要求

2.1项目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项目质量的控制主体是项目经理部,为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起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负责项目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将专职质检管理人员设在项目经理部,正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2.2项目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采取有力的整改措施,所以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质量控制就是要将人们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到按计划和技术标准进行中来,变不自觉的行动为自觉的行动。

2.3项目质量控制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种连续的,全面的管理。控制应对被控对象的所有要素和投入产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项目质量控制不能“单打一”、就事谈事,必须从分析项目对象的基本特点着手,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规律性的东西和其主要矛盾,进行全面的和有重点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应随着施工的延续而延续,并随着交叉施工的展开而扩大,在全过程控制中,特别需要重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3建筑工程质量的全方位控制

3.1加强人的控制

作为工程建设主体之一的决策者、管理者、指挥者和施工操作者是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要素。在工程建设中,把人作为控制对象,是为了避免产生失误;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包含了个人执业资格及单位的从业资质两方面内容。严格执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是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

3.2严把工程质量关

工程质量直接与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应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关键,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2.1 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图纸凝聚了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阅,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有联系地对照悉阅,将不清楚、有疑问和不合理的地方记录下来,同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方领导一起进行细致的会审,对图纸进行必要的、集思广益的修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2.2 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队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的施工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计算施工机械、劳动力用量、主要材料用量、设计总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于工程较为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方案作出必要的修改,使工程的施工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3.2.3 严把材料关。目前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其产品质量多半是不合格的,有的甚至是劣质的。就是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材料厂,其中有些厂家的产品质量也是不合格的,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与订货前的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材料抽样、试验方式和施工要求。主要装修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应及时开箱检验、不合要求,应及时更换或退货。主要材料,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料化验单,通知参建各方的人员到场进行观感验收并做好记录,合格后,见证取样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各种构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出厂合格证。总之,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3.2.4 勤检查,严管理。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做到勤和严“,勤”就是深入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按图纸的材料、规格作认真、细致的检查和验收。和施工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工地的实际问题。

4竣工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工程扫尾工作的管理力度,由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工,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缺陷责任期是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问题容易暴露的时期,通过试运行,有些质量问题会暴露出来,形成质量缺陷。实际中,要加强该阶段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后及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限期处理,并对各种修补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修复质量,确保向建设管理单位交付一个合格的工程。

结语: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蓝炜明.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

[2]张丽梅.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1.

论文作者:张晋,王海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方面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张晋,王海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