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具体操作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对相关技术施以充分的管理,同时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从而实现提升工艺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应用
1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浅谈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对水利水电的施工方面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是对于混凝土所采用的施工措施,总体上来说有着大量的施工优势,施工也较为简易。并且混凝土施工工艺能够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提升,使施工框架稳定度得到加强,可为后期施工作业打下更为牢固的基础,从而使施工建筑创造出更为理想的状态。目前,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中得到极为广泛的运用,而且对施工质量方面更有保障,对于水利水电的施工项目建设运用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一类极为实用的技术方式。
2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部分施工企业主要存在工艺水平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监测与管理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另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有混凝土作业的分项工程,而且这些工程大多数都是交叉施工,使得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场面显得比较混乱,混凝土施工作业面较窄,很多施工操作没有科学性地指导,对不同型号的混凝土以及水泥使用没有清晰地认识,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混凝土施工质量波动较大。
水利水电工程大都位于偏远的山区,混凝土搅拌设备工艺还比较落后,先进工艺设备应用较少,混凝土搅拌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搅拌效果,由于工期的要求,有时候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减少,导致水泥与砂砾之间没有充分混匀,搅拌不均,这不仅会使得混凝土质量不过关,还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出现结构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3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控
混凝土的关键组成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石、水,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于项目工程对于混凝土层次的要求以及工程施工条件进行相关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材料的配比。在水泥的选取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水利水电工程标准进行水泥标号的选取,并且根据具体的施工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既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好水泥的质量。砂石的选取上最好是能够从施工当地进行取材,秉持价格较低质量优秀的标准,同时也要保证其纯净程度,避免因为其他元素的介入导致其质量水平下降。
3.2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凝合剂,再加入粗骨料、细骨料、水以及添加剂等物质形成的复合材料,在施工的过程要根据不同部位的特殊要求,对水泥、粗细骨料以及砂子等原材料之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与配比。确定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混凝土配合比,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合理设计原材料之间的配合比例和水的用量,还可以加入特定减水剂和添加剂,以减少水泥含量和水含量、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保证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
目前,在混凝土搅拌时主要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在具体搅拌时需要格外重视以下几点:①搅拌机要尽量安置在浇筑现场,或者方便通行的道路上,避免运输距离过长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②针对水泥的强度、砂石添加,都要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的标准要求;③在各项原材料选择时,必须加强检查力度,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并严格按照配合比来确定各项材料的添加量,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3.4合理运用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方法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的使用量,避免发生混凝土滞留问题,因此,需要切实做好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之间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上降低外部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同时,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为避免发生初凝或者离析现象,就需要合理控制车速和车辆行驶时间。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环节,在具体浇筑时,要对模板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并做好模板浇筑前的清理工作,并对模板在混凝土垫块、钢筋、预埋件安装的密实度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为后期混凝土浇筑提供指导。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遵循分层浇筑的原则,确保浇筑工作能一次性完成,而针对间隔层施工,则要尽量在底层混凝土凝固前立即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浇筑。
3.5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一定要对混凝体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在缓慢硬化的过程中出面裂缝等问题。目前,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终凝结束后,如果当时平均温度高,工作人员可以用草皮袋和彩色橡胶布覆盖混凝土表面,并经常喷洒干净水以保持表面一定程度的湿度,保证混凝土的需水量。第二种,在混凝土表面喷涂薄膜营养液,该营养液主要成分是过氯乙烯树脂,工作人员将该营养液喷在混凝土的表面,一段时间后形成一层塑料保护膜,使混凝土与外界的空气进行隔离,保证混凝土的凝结,对混凝土的水化也起着保护作用。第三种,蒸汽养护,主要是将部分重要的构件放在蒸汽条件下进行养护,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蒸汽养护室的湿度和温度。
4水利水电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4.1分缝分块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诸多项目中,大坝的建设需要历时多个阶段,这其中体现到多种混凝土施工技术,如分缝分块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建设工程的速度加快,进而在极大程度上加快施工的效率。具体而言,这种技术指的是混凝土浇灌中需结合施工时的钢筋结构方向进行,需要保持一致的高度及方向,并且错缝浇灌的优处在于所浇筑的水泥块过小,无需考虑浇注温度,将水量控制在理想状态即可。另外,通仓分块浇筑亦属于一种浇筑方法,在长度长且面积大的水坝建筑中应用广泛,这种浇筑施工使用机械设备的概率极高,且整体施工速度快,受外界影响小。总体而言,分缝分块浇筑不仅能使施工时间缩短,还能加快工作效率,并且在控制好混凝土比例的前提下,能使施工任务尽快完成。
4.2水闸施工技术
水闸建设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是重要的工作内容,若其出现质量问题,会对整体工程建设带来直接影响,包括后期投入使用。开敞式与涵洞式是建设水闸的主要方式,前者主要应用在场地空旷宽敞的建设中,后者则常用于较为狭窄的山间,如此不仅能使空间得到节省,还可使工程建筑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浇筑水闸底板时,混凝土需铺设在最底层,这样一来,不仅能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持,还可避免建筑下沉;另外,浇筑混凝土时需提高控制力度,尤其是底板面积,若水闸底板面积大,需提高混凝土总体强度,使底基坚固性得到保证。
4.3接缝灌浆工艺
接缝灌浆工艺为大坝施工之中隐蔽性的工程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个施工工艺必须得严格进行把控,这样做才可以真正确保施工的质量。对接缝灌浆基本的顺序要有所重视,确保水泥结石在受力均匀基础之上来展开灌浆工艺,而且还需考虑接缝灌浆现实状况,要做进行先横缝,再后竖缝这样施工准则。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到的技术种类繁多。任一工序的施工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使用产生影响。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尤甚。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都要立足于项目工程实际,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时刻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楠.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J].居舍,2018(27):32.
[2]张永霞,王建英.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0):120.
论文作者:夏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泥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水闸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