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中的五对范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范畴论文,课教学论文,人文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是富有魅力的创造性活动。它要求任课教师对教学宗旨、教学规律有深刻领悟和把握,使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规律主要表现为正确处理以下“五对范畴”。
一、“教人成为人”的学问与“教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
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规律,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一般而论,不论什么层次和性质的大学都讲授两类学问,即“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冯友兰先生说,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又说:“关于一个人的学问或修养是一个问题,关于一个人的职业或工作岗位又是一个问题。我们培养学生一方面要照顾到他的学问和修养,另一方面又要照顾他将来的职业和工作岗位。”大学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它们是两种学问、两类课程。这反映了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规律。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这些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也只有这样的学科才能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设立一种思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所谓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就是讲授某一类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如,数理化、天地生、工农医、各类专业技术,以及从专业角度看的政经法、文史哲等学问。学习这些学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特殊专门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某一类工作,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某一种人。“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可概称为“专业课程”。
高等学校的两类课程是统一的,缺一不可。但是,其性质和作用并不—样。“使人成为人”的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是大学课程体系的专门化、专业化部分。它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的特殊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成为具有某种专业水平的合格人才。讲授“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是重要的,讲授不好这类课程大学生不能胜任社会的某一种工作,成为“某一种人”,而讲授“使人成为人”的课程是更为重要的,讲授不好这类课程大学生不能“成为人”。“成为人”是“成为某一种人”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大学生不能高水准地“成为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某一种人”?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重视了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而轻视了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更为遗憾的是,这种荒谬的倾向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带有倾向性。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教育的本质与根本职能认识有偏离。教育界人士回顾20世纪后半期世界的教育,有一个共识是教育出现了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偏差。由于世界性经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简单地将教育看作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手段,急切地批量生产知识面窄、与某一种职业岗位或角色相对应的专门人员,将高等学校变成了生产具有某种专门技能人员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结果,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格塑造实践”。教育丢弃自己独立本质的后果是严重的——只能培养人文匮乏、情感干瘪、思想空虚、价值无知的“知识半人”、“空心人”、“精神残疾者”,而无法培养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完全人格的人。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讲授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他的“教育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供正确的价值观或意义理论,为社会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的导向”只有清楚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才能掌握它的教学规律,讲好这门课。
二、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
一般而言,所有教材和教学活动都要帮助学生做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一方面解决学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识关系,另一方面,解决学生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但是,在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两个方面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在一般的知识课程教学过程中,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同步进行的,即凡是使学生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学生自然而然地承认它是有价值的东西。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解决价值判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必须在解决是非判断的同时,作价值判断,将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这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涉及各类主体的利益,必须解决复杂的“意义障碍”和“价值选择”问题,学生对其中理论和观点接受与否,不只靠是非判断,还要靠价值判断,而且只有在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接受。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增加了特殊的难度。要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就不能只做简单的是非判断,而要创造独特的论证方式。将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是非判断较好,价值判断较弱,难以说服学生。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或者是将复杂的价值判断看简单了,使价值判断草率、敷衍,说不透彻;或者是不掌握复杂的价值判断理论和知识,使价值判断含糊、模棱,似是而非;或者是不掌握复杂的价值教育方法,用是非教育方法去进行价值教育,解决不了学生的“意义障碍”,无法接受。“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的关键性规律,只有真正做到这个“统一”,教学才有效果。
三、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
依据教育动力学观点,需要教与学的动力源泉,教学动力产生于环境压力与主体应对环境压力而产生的需要。一般而言,教学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国家意志,即国家为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产生的教学需要。第二,学校(教师)意志,即学校(教师)为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产生的教学需要。第三,学生意志,即学生个人为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而产生的学习需要。只有上述三种意志在方向上一致并且实行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国家意志、学校(教师)意志与学生意志在方向上不一致,则难以形成教育合力,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充分反映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是,教学体现学生的需要和反映学生的意志不够,致使有些学生“学”的动力不足。这表现在,或者是教学脱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或者是教学缺乏理论支撑,满足不了学生追求“知识完型”的需要;或者是教学方法不当,没有满足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主体的需要。上述现象均违背了“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使教学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遵守“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选择等一切方面,充分反映学生的需要,形成教学合力。
四、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
“使人成为人”课程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使人成为人”课程的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修身过程”为基础,是教学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的教学过程则不以学生的“修身过程”为基础。这使得“使人成为人”课程的教学过程比之“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的教学过程要复杂得多、艰难得多。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介入因素不同。一般而言,介入“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教学过程的因素,主要是认知因素和技能技巧因素,而介入“使人成为人”课程教学过程不只有认知因素和技能技巧因素,而且还有价值因素、情感因素、品德因素、意志因素和自我意识因素等,涉及学生“人格图式”的一切方面。第二,接受机制不同。“使人成为人”课程的接受基础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即教学过程推动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新的“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并且用新的“理想的我”去分析、评价和统一“现实的我”,使“原有的自我”提升和达到“新的自我”。这是“使人成为人”课程教学过程的典型机制。如果教学过程不能推动学生自我意识产生“分化与同一”,使“原有的自我”向“新的自我”转化,则教学无效。而“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的教学过程相对简单,不必涉及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混淆“使人成为人”课程与“使人成为某一种人”课程的区别,教学过程不涉及、不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变成纯粹的知识技能课,归于无效。人们经常讲的“雨过地皮湿”、“不能入耳入脑”等教学失效现象,其根本原因均在于此。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的根本规律之一,也是教学有效与无效的关键。遗憾的是,这个规律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致使兴师动众的教学活动常常事倍功半。要落实这个教学规律,不只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需要改革,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高,通过掌握教学过程推动学生自我意识“分化与同一”的理论和方法。
五、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
任何课程教学过程的结构都是“双主体”(即“多主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尤其需要建立“双主体”结构。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同参与的修身过程,是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认知、情感、价值、意志、需要和自我意识等全部精神要素参与的过程。缺少其中任何要素的参与,教学过程往往失效。“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表现为自觉地、主动地去追求先进思想观念,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科学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才能调动起全部精神要素参与,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的现象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客体,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以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缺少磁性和吸引力;或者是教学过程只反映了国家的意志、教师的意志,而忽略了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和热情;或者是教学方法简单化,陷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教学过程失去了探索性和创造性。归根结底违背了教学过程“双主体”结构、通过“双主体互动”实现教学目的的规律。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开始时,学生处于教学客体的地位,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教师必须有能力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一切方面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使学生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教学“主体”。
综上所述,以上“五对范畴”深刻地揭示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其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本质的载体和标志。教育手段、教育活动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目的和内容的载体,是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的目的和内容服务的。因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手段和活动的方向性,使其与教育目的和内容在方向上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任何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只要能保持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或基本一致,互相紧密配合,就一定会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