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开元世纪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艺术的审美也越来越严格。要想打造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必不可少,在这样的前提下,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的技术也就必须得到革新,即是阐述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做好园林园艺的施工与养护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作用,并紧密联系着建筑、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系统等。因此,要想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就要因地制宜,设计适当的园林景观,进而实现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等。
1园林绿化的特征
1.1园林绿化对象多样性
园林施工的植物多是色彩、季节、搭配等不同,最终实现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的目标。
1.2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统一
园林绿化重视观赏效果,通过自然与人文美的统一,呈现出具有艺术性的景观。实现这一效果就需要园林工程设计人员提前做好设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设计出艺术性与价值型兼备的园林绿化工程。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前准备
园林绿化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图纸设计与会审,由于园林绿化自身的特殊性,在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创作的方式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园林绿化施工要点,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如植物高低、倾斜度、叶子形状与颜色等,以展现出美感。
园林施工不是单一的种植植物,而是涵盖多种单项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施工前组织安排部门和领导,统一协调,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有序开展。具体来讲需要在确定工程施工项目之后,先根据需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工程预算,并准备妥当施工场地、材料、设备、施工人员等。计划好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进度施工,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实际做好分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养护工作的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2施工阶段
为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绿化效果,要在园林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相对科学的施工技术,要将不同种类的苗木进行分类,并且区分不同的种植阶段,首先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监测,以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对于土壤质量不佳的种植区域,要采用一定的办法改善土壤质量;其次,要科学种植,保证苗木的新鲜程度;最后,要对苗木进行定期的水分养护,促进苗木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园林施工的时间管理
外界的因素很容易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施工。为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园林施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初或者是秋末,这2个时间段都是苗木的休眠期,最适合移植。但是这段时间较为短暂,因此,需提前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计划表。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表来执行。如果想要在其他时期进行园林施工,就需要提前准备好反季节移植技术。
2.4配置植物
作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园林植物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这道风景线的美观程度,同时也影响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合理地选择植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下城市中的园林植物配置大多数以乔木、常绿、阔叶为主。为了保证城市内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工作人员会把乔灌、针阔与落叶和叶花果形相结合。为了保证在不同的区域达到不同的绿化效果,工作人员必须把不同的绿植以不同的组合方法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完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3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水平
3.1科学规划
由于园林绿化的植株不同,功能不同,在设计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采取合理布局的方式进行科学规划。根据生态学原理,乡土树种占大多数,配合适量的乔灌草,常绿和落叶搭配,适应立地条件。施工前改良土壤,根据图纸要求施工。施工技术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的植树要求。栽植后的植物能够健康、形态优美的生长,从而实现种一片活一片的状况。园林绿化植株旺盛生长,整体效果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3.2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现代园林工程中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病虫害,由于不同植物的特性是不同的,所以其发生的病虫害也不同,会产生多种类型的病虫害,病虫害通常会发生在植物刚栽植之后,所以,一定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有几种,这些害虫多数为吸汁害虫,具体为介壳虫、蚜虫、粉虱等,常见的病害则主要有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等。在处理这些病虫害的时候,大多采用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手段。但化学防治往往会带来许多副作用,甚至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尽管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地治理病虫害,但控制的不好,就会导致其他病虫害的发生。
3.3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相结合
园林的施工过程就是把设计者的思路转化成现实的过程。要想保证园林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就应该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执行,根据各种植物生长的习性科学施工,从而确保苗木的成活率,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和功能,建设生态城市。而养护工作贯穿了整个园林工程,即使是在施工阶段,也要注意苗木的养护工作,才能够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如果管理人员只是在施工结束后才进行植物的养护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物的成活率,影响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
3.4灌水、排水和施肥工作
灌水对于园林工程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但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施工之后要经常进行浇灌,保证土壤时刻处于湿润的状态,在炎热的夏季更为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水工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土壤的干湿程度来判断灌水量,注重活水、冬水和生长水的作用,合理地应用各种水的特性,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排水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自然坡排水和排水沟2种方法,应用到不同实际情况当中,预防植被发生水涝的现象。同时灌溉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多种水源,比如自来水、河水、井水、湖水等等。灌溉方式也有很多种,比如滴灌、单堰灌溉、喷灌等。
肥料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施肥的环节非常重要。正常情况下,在植物进入生长期之后,就可以施肥植物,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并且更利于植物的生长。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肥前一定要保证土壤的干燥,并且不能有杂草伴随,否则会大大影响施肥的效果。
3.5植物枝桠修剪
当植物栽植工作结束之后,要及时修剪植物枝叶,修剪工作不仅是为了提高园林工程的美观性,也是为了帮助植物适应全新的栽植环境。在进行修剪过程中,要对植物的顶端进行集中修剪。同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对于发枝能力较强的植物,可以在修剪的时候进行较大调整。在栽植植物的时候,要尽可能选用发芽能力较强的。
结语
园林绿化项目如果想要满足人们对景观、绿化的要求,要严格遵守生态学原理,让园林工程设计满足自然环境的规律,这与园林绿化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采用加强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做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有机地结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和后期养护工作,使自然与社会相结合,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全锋,尹新彦,马香利等.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初步探讨河北林业科技,2005(4).
[2]张主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9(22):47+49.
[3]陈永清.园林绿化施工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现代园艺,2018(22):186 -187.
论文作者:张纪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病虫害论文; 苗木论文; 成活率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