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边缘论文,批评论文,主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B84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批评与自我反省的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连续性特点异常突出,在学科建立之初所研究、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今天依然是研究的重点,依然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甚至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如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未能达成广泛一致。在1879年冯特于德国创立科学心理学之时,心理学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与冯特同时代的心理学家布伦特塔诺就反对冯特的心理观与方法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相对立的意动心理学。布伦特塔诺对冯特心理学的批评拉开了现代心理学批评的序幕。之后的心理学发展秉承了这种批判传统,学派之间基本观点的纷争、研究取向的对立构成了心理学发展历史的独特景观,处于边缘地位的心理学流派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是其中的经典片断。

一、边缘心理学的声音

边缘心理学不是一个统一的流派,研究取向也不完全一致,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处于心理学的边缘地位,对主流心理学在研究取向上的霸权表示强烈不满,并从不同角度对主流心理学提出了批评。典型的边缘心理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后殖民主义心理学等。

1.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具有多种话语形态,维果茨基(L.S.Vygotsky)理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维果茨基是北美心理学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在其1927年完成的论文《心理学危机的历史内涵》中,他提出了心理学危机的一系列问题,阐明了克服这些危机的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轮廓。心理学的分裂是心理学史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一问题依然处于当代心理学的话语中心。维果茨基一针见血地指出,缺乏理论的整合是心理学危机的核心特征。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主体心理学依据不同的概念与事实材料开展研究。缺乏理论整合的事实搜集式的研究应该终结,将现有研究统一起来并进而建立各领域心理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时代已经来临。

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学危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思想和观点的不合理扩张。心理学的各种研究范式均始于基本的观察,形成某种理论之后被推广到所有的心理学领域。显然,在某一领域有意义的理论未必适用于所有领域。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揭示无意识过程和各种活动中性的作用发现了心理现象的决定因素;反射学发现的是条件反射;而格式塔心理学发现的是格式塔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取向的基本观点开始影响临近领域,进而主宰整个学科,最后这些观点偏离了其原始的意义。精神分析始于神经官能症观点,然后被扩展到了整个临床心理学、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儿童学、艺术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精神分析俨然成为一种社会学、认识论,甚至成为一种世界观。反射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切中时弊,对心理学理论的普适性提出了质疑,对心理学发展的危机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了摆脱危机的可能选择。

2.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批评

从女性主义观点来看,心理学的发展显示了男性统治,女性被排斥在心理学研究机构之外,其贡献被忽视。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方法论以及主流心理学的相关性都是有性别偏见的。虽然教科书已经开始把女性写进心理学的历史,但是女性对学科知识的贡献仍是不完整的。①

女性主义者认为,真理是有性别偏见的,研究者的性别可以对概念、理论、方法、解释、主题以及科学目标产生影响。科学研究对变量的选择倾向、对量化的偏爱、对抽象概念的偏好、对严格的客观性的推崇都反映了男性对方法的控制以及男性的世界观。大多数当代主流心理学家采纳了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假设,即为了理解科学,运用数学、逻辑与物理学工具是必需的。

科勒(E.F.Keller)在考察了客观性与男性气概之间的关系后指出,科学思维以男性话语、观念、隐喻、实践为基础,对权力与控制的强调体现了男性意识的投射。②长此以往,男性就拥有了更多的权力来主宰科学。科勒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这种差异不是出于一种自然过程,而是源于一种文化信仰系统。另一位女性主义心理学家马塔林(M.W.Matlin)强调,性别偏见可以影响研究过程,可以影响研究假设(如使用带有偏见的弗洛伊德理论)、研究设计(如仅仅使用男性或女性作为被试)、对成果的期待、对数据的解释以及成果的交流。③

女性主义心理学批评主流心理学是“男性”心理学,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无不蕴涵着对女性的忽视,女性被排斥在心理学学科之外。这样的批评虽不乏偏激,但的确指出了当代主流心理学发展取向的缺陷之一。

3.后现代心理学的批评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像物质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待于人的认识与反映。后现代心理学动摇了现代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认为心理概念并不与真实的心理实体相对应,而是与历史过程相关并在社会环境中生成意义。心理概念不能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分析,而是需要使用民族心理学的工具,因为它们具有文化历史植根性,并在历史过程中衰退。概念存在于具体的环境中,适用于具体的制度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互动的过程进行理解协商。个体经验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植根于文化与历史的建构之中。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后现代心理学批评的矛头明确指向了现代心理学的根基——反映论。社会建构论主张,知识不是世界的反映,而是一种由互动产生的人工制品;心理学家面对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社会性的人工制品。知识的发展、传递、维持都可以被理解为社会活动,现实是社会的建构。心理学研究再也不能否认心理对象与事件的历史特征。心理对象与事件随时间与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知识不能被定义为是个人头脑中的内容,而是人们的共同创造。这样一种立场引发了对主流心理学以及实证经验主义知识概念的一系列批评。社会建构论不相信心理学独立的学科性质,因为客体不是真实的,而是根据习俗与修辞规则建构的。对已经存在的理解形式的接受主要依据的不是经验效度,而是社会过程,经验不能构成对现实的理解。社会建构论主张,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应从方法转向语言,研究者对观察内容的识别有赖于范畴和语言,而范畴和语言则植根于文化与历史。

后现代心理学抨击了现代心理学安身立命的本体论、反映论。随着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解构”、“颠覆”、“话语分析”、“文本解读”等词语流行于心理学界。虽然其相对主义观点屡受质疑,但后现代心理学突出了知识与心理的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文化植根性,为现代心理学的变革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4.后殖民心理学的批评

以后殖民思想为基础的心理学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西方心理学中的种族中心主义。科学种族主义沿用了一种特殊的“逻辑”(认知规则)。这种逻辑假定,“种族”是由差异建构的,是自然的,可以以经验研究为基础;对于差异的解释与评价将欧美人作为标准,强调与欧美人的世界观相关联的那些特征的重要性。这一逻辑将这些被评估出来的差异归因于不同的生理特点,而不是归因于文化、历史或政治经济发展,也就是将差异自然化了。在心理学研究中,科学种族主义是一个强有力的研究范式,因为它使用了被寄予厚望的科学心理学标准,如操作性定义、变量、统计分析等。

从后殖民主义观点来看,今天的主要问题不仅表现为科学种族主义,而且表现为潜在的殖民思想。心理学中的潜在殖民思想与普遍意义上的文化中心主义一样,排斥或轻视非西方心理学。潜在的殖民思想基于这样的假设:西方有关心理生活的概念是优越的,具有普遍的效度,在边缘化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观点和思想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无关。只要西方优越的观念没有改变,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殖民思想就无法消除。传统心理学中的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就是潜在殖民思想的体现。

后殖民心理学揭示了西方主流心理学根深蒂固而又习以为常的科学种族主义与潜在的殖民思想。关注后殖民心理学的批评,走出自我中心的藩篱,摆脱霸权心态的束缚,主流心理学才能获得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新契机。

二、批评的焦点分析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有一些共同特点,批评的焦点均指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方法论,以及关注心理学理论对文化内与文化间群体的相关性(适切性)。

1.学科性质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其必须面对并明确的一个首要问题。主流心理学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坚信心理现象的本体论假设,固守心理现象的个体性、普适性,秉承自然科学行之有效的经验主义传统,用经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心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边缘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对主流心理学的心理观提出了批评,丰富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与理解。

首先,边缘心理学质疑了主流心理学的个体性取向。主流心理学——如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将个体的人从生活环境中抽离出来,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操作性、实验性研究,社会、文化、历史都被当作无关变量加以规避。维果茨基批评当时的主流心理学忽视了人的心理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植根性,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个人,而不是研究脱离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的抽象个体。他对主流心理学危机的分析首先指向了主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他创立的心理学派因突出强调人的心理的文化历史属性而被称为“文化历史学派”。文化历史学派强调心理或意识的社会历史性质,指出人的心理是一种社会产物,个体的心理不仅是单个人的心理,心理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次,边缘心理学指出了主流心理学的普适性论断的不足。主流心理学强调了知识永恒和不变的特征,认为“最基础、最自然的事物是不变的,即具有跨时间、跨地点的普遍适用性”,④并相信在某种情境中通过严格的实验与测量得出的理论与规律具有普适性。女性经验主义对心理学的批评集中在主流心理学对学科性质有失偏颇的理解(男性中心)上,认为对女性的偏见是错误的心理观的结果。⑤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后殖民心理学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植根性,均认为不存在脱离具体文化环境的抽象心理。

最后,边缘心理学动摇了主流心理学的本体论假设。主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精神实体”,就像物理学研究“物理实在”一样,心理学研究“精神实在”。后现代心理学否定了主流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站在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话语的“精神实在”,心理现象是建构出来的,“心灵仅仅存在于会话之中”。⑥舒特(J.Shotter)指出,所谓的“知觉”、“记忆”、“动机”并不指涉任何真实的存在,“心灵”、“自我”、“精神”等仅仅存在于特定的话语实践和社会交流中。⑦每一种语言都创造了与它相关联的事实领域。那些被认为是心理实体(如个性、人格等)和心理现象(如态度、情绪、记忆等)的东西并不存在一个本体论的基础。

2.方法论

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沿袭自然科学的传统,力图建构物理主义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以实证主义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坚持经验实证原则,坚持以方法中心或技术中心的态度来解决心理学问题。边缘心理学对此从不同维度展开了批评。

首先,边缘心理学抨击了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上的“拿来主义”。主流心理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借用过来的。借用临近学科的方法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心理学采用了“拿来主义”,没有经过自身的消化,将其他学科的方法机械地照搬过来,难免有张冠李戴之嫌。就方法论而言,维果茨基反对将实验方法自动地应用于心理学。心理学引入实验或数学的方法,可以使心理学貌似自然科学,事实上,这是心理学无助的表现。⑧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学处于困境的根源在于心理学使用的语言。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概念,心理学不能仅靠借用概念,应该拥有自己的语言。

其次,边缘心理学反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中心”。主流心理学强调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的重要性,不是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而是研究方法决定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关系问题上以方法为首要标准。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哈丁(S.Harding)指出,西方主流心理学假定男性擅长的方法是客观、中性的,以此类方法为中心开展研究,研究结果中出现了一系列男性中心偏见的例子。显然,科学方法没有克服性别主义。⑨

最后,边缘心理学反对主流心理学的“方法霸权”。后现代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分歧最明显、对峙最尖锐之所在,便是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主流心理学的“合法性”主要建基于对客观观察、实验、实证方法的采用上,实证主义一直占有支配和统治地位。以格根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者强烈呼吁取消实证方法的霸权地位。心理学应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注意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努力发现或创造适应心理学研究的全新的方法,多视角地思考问题。

3.相关性

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其价值体现在服务于人的生活与实践。主流心理学也关注并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应用性、开放性,关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关联。然而,如前所述,主流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与现实生活的契合性不能令人满意,边缘心理学针对主流心理学这一缺陷从不同层面展开了批评。

维果茨基在分析心理学面临的危机时明确指出,心理学的危机是由来自工业、教育、政治、军事的需求驱动的,与实践的相关性成为危机的主要源泉。德国批评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霍尔兹卡姆普(K.Holzkamp)以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心理学与实践的相关性,指出实验方法与推论统计的复杂性导致了心理学研究现实的具体化。这也意味着,那些在实验室中被控制和剔除的变量会呈现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考虑到实验研究和真实社会生活的差异,心理学理论与真实的生活缺乏相关性。⑩

韦尔金森(S.Wilkinson)将心理学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传统总结为三种理论形态:女性实证经验主义、女性经验取向、女性社会建构主义。(11)所有这些批评理论都对主流心理学与女性的相关性提出了质疑。许多批评家认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方法论与心理学的相关性这三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假定男性的心理生活体现了人类心理学,女性的心理生活是低级的,那么就错误地理解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导致心理学与女性缺乏相关性。

三、批评的意义

一方面,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观点各异,角度不一,使主流心理学无所适从,杂乱批评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另一方面,边缘心理学针对主流心理学在学科性质、方法论、相关性等方面的批评,许多观点富含真知灼见,有的切中了主流心理学的弊端,有的指明了主流心理学今后完善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有些言论不乏偏激,但总体而言,这些批评促使主流心理学不断进行自我反省,汇成了主流心理学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1.丰富了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深入理解

主流心理学一直力图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正视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对心理学走客观、严谨和科学的道路有正面意义,但将心理学完全自然科学化则是片面的和无益的。

针对主流心理学的上述取向,边缘心理学一致认为,自然科学的概念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事件性质不同。例如,物理学中的“引力”概念具有自然属性,这一事件确实发生在自然之中,不依赖人的心灵,也不管人们是否能解释它。心理学中的概念如“种族”以及传统的心理生活范畴如情绪、认知、身份、意识、动机、道德等,其自然属性的获得是因为使用了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些概念(如身份)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社会历史特征,只有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才具有实在的意义。考虑到人类心理生活本体论的特殊性,借用自然科学方法并不能保证心理学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心理学的某些层面可以归入自然科学,然而,其相当重要的部分属于人文科学领域。

在边缘心理学的推动下,以自然科学为文化价值定向的主流心理学开始反思自己的研究取向,开始接受和包容以人性、人权、人道为文化价值定向的非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当代西方心理学出现的文化转向就是最好的佐证。关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文化特性,重视心理科学的文化性质,揭示文化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转向。文化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被遗忘的角落变为被关注的中心,由幕后走向台前,由无关变量变为关键因素。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策略,探讨了人的心理与文化脉络之间的依存关系,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文化的接纳、吸收、包容与重视,促成了心理学研究范式从忽略文化向重视文化的时代性转变。

2.推动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完善

主流心理学所持的自然科学心理观决定了其沿袭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为了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化,跻身于科学之列,在“物理学羡慕”的驱使下,心理学积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注重研究的精确性、实证性、可检验性。

应该说,实证方法对心理现象的自然属性的研究是成功而有效的,确立了精致的实证方法体系,取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创建了有效的理论假说,扩大了心理学的学术影响,提升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面对心理现象的社会人文属性,实证方法则是显得苍白而无力:方法越精致,实验越精确,控制越严密,所获结果也就越远离人的心理生活现实。

来自边缘心理学的批评使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既然心理学属于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那么,心理学就应该兼容那些对两门科学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边缘心理学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而是要克服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褊狭性,丰富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选择。例如,一些女性主义研究者主张心理学不应该放弃该学科的术核心方法。她们进一步指出,量化分析是抨击性别主义的有效工具,量化结果显示,在人格和行为能力的标准化测量中男性和女性没有显示出实质性差异。批评心理学为了纠正主流心理学客观实验范式之偏颇,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思路,认为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来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边缘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认识产生了根本的改变,定性的、互动的、协商的、领悟的、释义的、积极参与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研究受到了重视,叙事式、阐释式、建构式、解构式等方法得到了认可。

3.促进了心理学理论贴近现实生活

追求实验仪器的现代化、实验设计的精确化、实验控制的严密化无可厚非,这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然而,由于主流心理学推崇严格的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客观主义,信奉并贯彻价值中立,以方法为中心决定研究内容,把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很重要的变量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忽视了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效度与应用价值,因而面对社会生活的呼唤与要求显得无能为力。

在边缘心理学的批评声中,主流心理学开始重视原先被忽视的一些维度,关注心理学研究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如前所述,文化这一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核心变量已经引起了主流心理学的高度关注。跨文化心理学提出了文化在心理生活中的作用,立足于把西方的范畴和方法应用于其他文化,检验西方心理学理论与其他文化的契合性。与跨文化心理学不同,近年来出现的多元文化论心理学倾向于在某一社会政治或地理环境内讨论不同的文化或亚文化,研究这一环境中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生活。

主流心理学家意识到了“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窘境,伦理政治维度对心理学尤其重要,不能简单化、极端化地处理。主流心理学已经开始关注心理学研究与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与人的实际生活的关联,走出象牙塔,走出实验室,走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种种壁垒,直面社会生活,服务大众民生,这是心理学生命力的源泉与根基。

注释:

①J.S.Bohan,Contextual History:A Framework for Re-placing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14(2),1990.

②E.F.Keller,Refiections on Gender and Science,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p.32.

③M.W.Matlin,The Psychology of Women (4th ed.),Fort Worth,TX:Harcourt,2000,p.14.

④B.Slife,Theoretical Challenges to 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The Constraint of Naturalism,in M.Lamber (ed.),Bergin and Garfiel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 (5th ed.),New York:John Wiley,2004,p.69.

⑤S.Riger,Epistemological Debates,Feminist Voices:Science,Social Values,and the Study of Women,American Psychologist 47(6),1992.

⑥D.Hosking,I.Morley,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4,2004.

⑦J.Shotter,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ur Inner Selves,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10,1997.

⑧L.S.Vygotsky,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the Crisis in Psychology,in R.W.Riber(ed.),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Vygotsky(Vol.3),New York:Plenum,1992,p.233.

⑨S.Harding,Is Science Multicultural? Postcolonialisms,Feminisms,and Epistemologies,Bloomin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4,p.36.

⑩K.Holzkamp,On Doing Psychology Critically,Theory and Psychology,2(2),1992.

(11)S.Wilkinson,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omen and Gender,in R.K.Unger (ed.),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and Gender,New York:Wiley,2001,p.17.

标签:;  ;  ;  ;  ;  ;  ;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