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_社区矫正论文

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实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务论文,青少年论文,模式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自2003年起,在参与上海社区矫正实践过程中,通过开展实务研究,形成了有关社区矫正服务的框架、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一定认识。本文以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为例,对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实务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

      问题—理解—反思

      实务研究是为解决实务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是需要从问题出发,从实务中来,经过反思、行动,促使实务问题得以解决、社会工作服务得以改善的循环往复过程。笔者在对社区矫正实践进行参与式研究后发现,一方面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工作要求日趋严格,在司法专职人员人力普遍不足的现实状况下,社工成为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大量基础性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受本身专业能力的局限,也受社区矫正工作环境的制约,社工提供矫正服务的专业性不强,服务内容偏重于帮困解难,对于调和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关系、恢复和改善其社会功能的专业服务偏少,难以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也难以获得社会认同。

      为此,本项实务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符合专业化、本土化要求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目标。围绕该问题,笔者与同事、社工一起组成了实务研究团队,对社区矫正的制度及政策规定、实践进程进行了反复研究,形成了几点认识:第一,社区矫正“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注重接纳和促进犯罪人员回归社会”的矫正理念、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与社会工作的“恢复和改善人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使命和目标是完全契合的。第二,在社区矫正具体实践过程中,“重监管轻服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是重刑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在具体工作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工作服务刚起步,尚未形成在服务体系、服务内容、服务方法、服务成效等方面的具体经验,尚未获得社会认同和司法系统的认同所致。第三,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社工队伍,对于充实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力量有着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理解和认识,进一步的反思是,社会工作的元素如何植入社区矫正工作中?如何通过专业服务的推进实现社区矫正目标?

      行动—改变

      在完成了上阶段的问题剖析后,笔者及研究团队开展了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实务研究过程,共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服务探索阶段,旨在探索与社区矫正管理要求相融合的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

      上海自2003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已经为全市范围内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各类矫正管理服务工作,但至2007年底,还没有建立独立的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体系,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根据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颁布的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开展,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五个方面。在社区矫正实践过程中,矫正社工会根据青少年与成年服刑人员之不同而在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服务内容和运用不同的工作手法。如,针对新进入矫正系统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工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集中式、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法制教育学习活动。一些社工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对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加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有社工与社会各类组织合作,共同建立就业、社会技能训练基地,为犯罪青少年重新适应和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但总体而言,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缺乏有效的服务分类和完整的服务体系。

      实际中,社工常陷入如何“定位”的困惑中,最大的困惑是面对相对强势的司法工作系统,社工如何处理刑罚执行和社会工作服务的关系、如何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出专业优势和服务成效。为此,研究团队本着“遵守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实现刑罚执行与社会工作服务相互融合”的原则,经过反复的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在社区矫正的分类、分级、分阶段管理的制度规定基础上,把社会工作个案管理的概念融入其中,探索出了一个以风险需求评估为基础、以各类服务项目实施为平台、分阶段分流式的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

      该服务体系和流程规定,在初期三个月,社工主要为矫正对象开展迎新学习会、义工活动、家长沙龙等服务项目。迎新学习会是帮助青少年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避免犯罪行为再次发生。义工活动项目是结合公益劳动和矫正服务两重要求,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重审自身的平台,使其明确自身责任,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家长沙龙主要以青少年家长作为服务对象,对其开展每月一次的小组聚会,学习交流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家庭关系改善技巧等内容,这不仅能提升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能力、融洽亲子关系,也能发展一些家长成为青少年矫正工作的辅助力量及主要支持者。

      经过三个月左右的社区矫正服务后,社工将根据上海市矫正对象分级评估指标及课题组制定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风险需求评估指标,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开展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流至不同的矫正管理服务项目内,继续接受各类矫正服务,直至通过评估,判断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行为基本消除,社会功能明显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基本具备,社工才结案,并把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转介至持续跟进程序中。

      分流评估后的矫正服务项目基本上根据矫正对象的问题和需求状况而设定。从大类看,除了延续初期阶段的服务项目并在内容上继续深化外,该阶段矫正服务项目还包括社会技巧训练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应具备的相关技能开展培训,以提升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自我管理的能力;大型历奇活动,希望通过历奇活动让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审视自身行为,形成自我约束和规范,并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模拟法庭,通过模拟和体验,协助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巩固刑法知识,提升其法制意识和自我规范能力。

      第二阶段: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当完成第一阶段任务,进入服务实施过程之时,课题组发现,每一个子项目的实施,也需要非常专业的策划和思考,这是构建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基本前提。为此,在第二阶段,课题组主要运用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开展青少年群体的服务需求研究,主要研究以下几个课题:青少年对其偏差和犯罪行为有怎样的理解、界定和反应?青少年与其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对青少年的边缘化过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究竟呈现怎样的发展阶段?

      通过扎根研究,课题组认为从微观层面上,“共认符号”和“协同行动”是青少年边缘化过程的互动机制;“寻求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是青少年边缘化过程的行为逻辑。青少年的罪错行为及偏差历程,是青少年对特殊情境“意义”界定后的即时反应,“意义”透过人际的互动而产生,并且透过个体对周遭事物的解释历程,在互动中予以实践和修改。

      

      图1-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

      该研究结论为立足“意义探索”和“意义重构”,通过改变青少年与其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来为矫正青少年提供了理据。因此,课题组对前面的服务流程进行了修正,具体如图1所示。

      上述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第一,立足“意义探索与重构”,以协助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实现“角色创造”、开展“重整行动”为核心目标;第二,整个服务模式的流程设计以个案管理为基础;第三,服务项目的实施以“反思-行动-反思-行动”的行动逻辑为服务过程的基础。

      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不再局限于以往直接服务(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的方案设计,而是特别强调整体服务资源的流畅,并依照服务对象各种不同的需求,设定服务目标,且通过一些有别于传统个案工作的方式,诸如协调联系、倡导、监督与评估等方法,达到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当以个案管理为理论基础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时,必须强调服务对象在整个个案管理过程中的参与,尊重其对于服务方案的判断和选择。这与服务方案的行动逻辑是吻合的,也是对青少年“主体意义”的尊重。同时,个案管理强调服务对象与服务资源整体联结的概念,对于改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状态,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有比较系统和持续的服务功效。

      “角色创造”和“重整行动”是整个青少年矫正服务的核心目标。这要在“行动中的反思”、“反思后的行动”、“行动后的反思”的循环过程中得以实现。为了有效实现这个核心目标,应在初期青少年矫正服务阶段,以及评估分流后的青少年矫正服务阶段分别开展不同重点的服务。

      初期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阶段,主要是通过对青少年自身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的回顾和反思,寻找出“角色创造”和“重整行动”的改善方向和具体行动内容。而后,社工通过专业评估,把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流到不同的社区矫正服务子项目中,如社会适应性训练服务项目、生涯发展与规划服务项目、就业辅导服务项目、家庭关系辅导服务项目等,每个服务项目均能提供具体的实现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角色创造和重整行动的目标。通过每一个服务子项目内的“行动-反思-行动”,达至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功能的改善,实现其健康发展的目标。

      经过了上述两阶段的实务研究,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社工的服务开展具备了明确的服务体系、服务框架和模式,通过有效开展专业服务,更好地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目标,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凸显了社会工作专业优势。二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工的协助下,通过参与各个服务项目,进行了自我探索、明确了生涯发展目标、增加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了家庭关系,增加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能力,有效实现了回归社会的矫正目标。

      新问题—新行动

      当课题组在完成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初步探索,准备做更为广泛的探索实施之时,新挑战及问题随之产生:一是上述服务模式的实施,需要建立更为具体可操作的服务指引或服务手册,如“角色创造”“重整行动”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形式究竟是什么,如何运用有效的专业方法协助青少年开展边缘化过程的反思、意义探索,具体的操作内容和指引有哪些,等等。这给课题组带来了更为具体的研究要求。二是当尝试把服务模式向全市推广时,受到了社工专业能力不足的挑战,大部分社工对于如何开展个案管理、如何开展意义探索、如何协助青少年形成新的服务目标、如何独立实施服务项目、如何开展服务成效的持续评估等还存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技巧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这些现状限制了以上实务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运用。

      面对新问题,课题组依旧遵循“确定问题—理解—反思—行动—改变—新问题—新行动”的实务研究步骤来逐一解决。所开展的新行动,是把上述两个问题化为一个行动策略,即组建由更多一线社区矫正社工组成的实务研究团队,以共同探索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服务指引和服务手册为目标,通过边培训学习边讨论反思,再“实践-反思-归纳总结-实践”的实务研究过程,在实现社工实务能力提升的同时,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所以,该实务研究既是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更是实务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过程。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将在这样循环反复的实务研究过程中不断实施和修正,不断符合专业化和本土化要求;社工的专业能力也会循着实务研究过程而不断提升。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是在宏观社会环境、社工专业素养、服务对象需求这三重力量的交合作用中博弈发展的,社工唯有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中做出专业服务成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使命,才有能力参与社会建构,获得更为优化的社会工作制度环境和条件。实务研究即是实现这一专业发展目标的重要行动策略。

标签:;  ;  ;  ;  ;  ;  ;  

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_社区矫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