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故障检测与改进措施论文_房晓平

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故障检测与改进措施论文_房晓平

(兖矿煤化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机电设备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然而,机电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身复杂的线路和庞大的工作量,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各种电气故障的出现。所以,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机电设备运行中电气线路故障的诊断和分析,并及时的处理故障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文章就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故障检测与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测;改进措施

1.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当中,最常用的由变压器、断路器、接触器和电气设备等接线。在许多方面都可以成为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机电设备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组装的,而机电设备的运行长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机械的老化,很多故障接连到来,及时的维护是必要的,以保证线路正常运行。

2.电气线路故障分析

2.1超负载

电气控制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就是负载超出。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实际的电气控制系统工作中的负载电流超出了电力设备所能负载的电流。这种工作电流超负荷会带来电机的超负荷问题。这时可以以电流超出多少和实践长短来进行初步的故障分析,故障轻则影响安全性和效率,重则直接引起机电设备的瘫痪。

2.2电源缺陷

这类问题虽然不常见,但是一旦出现也会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系统的运行失常。电源缺相主要是指的,交流异步电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中,正常需要的三相电源,其中的某一项因熔断而出现故障。这就使得三相电源无法正常接通而影响运行,造成了电源的缺相故障发生。

2.3线路短路

这种故障是较为频繁的一种。从短路故障出现的原因分来看,主要是与线路及设备的绝缘性,损坏、导电物质的搭接处接触不良,或者遇到其他事物干扰等问题有关。不断那种故障出现,都会对直接造成电力系统的运作失衡或者系统瘫痪。短路的故障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两相或者三相短路,接地短路,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等问题。

2.4电流超出

电流超出也叫过电流,是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之一。这种故障主要是实际的运行电流超过了电器元件或者机电系统的额定电流而发生的。另外还可能会因为负载超出或者启动方式不对导致的。电流超出的故障种类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影响是非常大的。

3.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的检测方法

3.1短接测量法

短接测量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第一,分段短接法,它主要是将一端固定,一端移动,缩短短接时间、减少短接次数,从而准确地检测故障部位。第二,局部短接,局部短接具有不同的应用条件,它主要应用于电压正常的情况下。局部短接主要是针对相邻触点,如果出现相互吸合的情况,说明故障存在于两个触点之间。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前者主要适用于多次测量或者一个故障点的情况,后者主要针对元件较少的情况。

3.2电压测量法

电压测量法主要是利用万能表对故障进行分析,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电压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故障位置。电压测量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短接法。对于分阶测量法来说,万能表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位点,根据万能表的读数确定故障部位。判断的标准为:如果不存在故障,万能表读数和电源电压相同;如果存在故障,万能表的读数为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万能表的读数为零可以判断电路之间存在断路,要想更进一步的确定断路部位,需要进行依次测量。分段测量与分阶测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段测量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逐段测量。分段测量在电路检测中被广泛应用,它的可操作性较强、检测较灵敏。短接法主要适用于负载较小的故障,短接法主要利用导线进行检测,如果导线能够与线路接通,则说明被检测部位存在故障,这种方法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大大的节约时间。

3.3电阻测量法

电阻测量法也是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检测的主要方法,分别是采用分阶测量和分段测量两种方法进行测量。在分接测量中,需要先断开电源和其他电路,这可以保护万能表和测量电路,如果不将其与测量电路相断开,将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也不利于电气线路的故障维修。分阶测量的判定依据为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如果二者相同,表明线路中不存在故障,反之,则说明存在故障。分段测量的应用十分广泛,它适用于电气线路的故障分析。分段测量主要是对电路中的阻值进行测量,若万能表显示的阻值无穷大,则说明有故障存在,可以进行深入的检查,确定故障点。

4.检修机电设备电气故障的方法

4.1研究检修图的调查与研究

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以后,通常需要调查研究电气系统的检修图,如各元件在电气箱中的布置图和电气安装的接线图等。为此,在实际维修过程中,相关检修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图纸中的全部有效信息,以此方便进一步查找与检修故障。

4.2故障点的分析与找出

“问、闻、看、听、摸和拽”等通常是检修电气元件中异常线路状况的重要诊断方法。问:发生故障以后设备会相应的出现一些现象,为此检修人员需要对使用者进行仔细询问,以此充分了解故障发生前后设备的异常情况和失当的操作行为,进而有助于为故障发生点的快速找出提供重要的依据;闻:闻设备是否存在设备烧焦的气味,如塑料、绝缘漆以及橡胶等;看:对熔丝断裂和触点烧焦的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听:听电动机、变压器以及继电器等转动的声音来判断故障的有无;摸:在完全将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利用手背来对电动机的外壳和电器线圈等进行触摸,通过感应来判断局部温度过热的情况是否存在;拽:还是同样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对电线进行拽拉来观察松动的情况,以此来对电气设备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在对整个故障发生的过程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根据对故障现象的理解,将极有可能引发故障的具体范围准确的确定下来。

4.3利用仪表将故障排除

机电设备的电气故障需要在前期诊断电气线路的表外特征,进行最直观的检修观察,以此将具体的故障点快速的找出来,在这其中可以利用仪表工具来检测各项参数,如电阻、电流以及电压,在此基础上诊断和排查后续的故障,一些比较常用的仪表工具主要有电桥、欧兆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以及电压测量笔等。在各种仪表工具的帮助下可以将故障发生点快速的找出来,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有针对性的修理和改造某一关键部位或者环节,最后结合检修的长期经验,将一些类型比较常见的电气故障及时的排除。如在电路故障进行起动控制时,点动在很难实现自锁,一般起动按钮和接触点进行并联经常导致接触器处于一种常见的状态,并且还会导致触点通电闭合时线路会出现接线松动或者是接触不良的情况,由此极易引发故障。

综上所述,对电气线路故障进行分析和改进,能够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从而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日常的设备运行维护中,只要故障发生,就要及时的做出判断。并根据故障诊断结果选择正确的检修方式,确保设备能够及时的恢复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东涛.机电设备电气线路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案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35):65.

[2]贺登祥.机电设备电气故障检测及检修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161.

[3]陈肖虎.浅析机电设备的电气线路故障及改进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6(05):153.

论文作者:房晓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电气线路的故障检测与改进措施论文_房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