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词义的变化及其用法看对妇女的性别歧视_英语论文

从英语词义的变化及其用法看对妇女的性别歧视_英语论文

论英语词义的变化和使用所反映出的对妇女性别的歧视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词义论文,英语论文,妇女论文,性别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社会行为规范决定语言使用准则,语言使用又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社会是一个多维体,在这个多维体中,每个人按其年龄、职业、性别等与周围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成了不同的,却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在每一个社会群体中,社会行为、言语使用都有其相应的独特的规范,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在言语使用上的差异。语言对社会的作用主要通过它对人的思维的影响而起作用,而社会对语言的作用常表现在它所有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态度等对言语使用的制约。因此可以说,语言是反映社会的镜子。本文旨在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的对女性性别的歧视现象:英语词汇语义的变化;近义词的语义成份分析;带有特定修饰语的名词短语以及词汇语义中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一、英语词汇语义的变化

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语言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翻造出新的词汇来,或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或缩小词汇所指语义、蕴含语义、社会意义、情感语义等。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旧的语义的消失和新的语义的产生使得语言充满活力。词义的由贬到褒或由褒到贬的演变反映出人们社会态度及其观念的转变。从语义演变的角度来分析指代和描述女性性别的词汇,不难发现,它们几乎都显示出由褒到贬的单向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况:

首先,词汇语义的泛化现象常发生在女性性别词汇上。所谓词义泛化是指一个词原来只能指代具有高贵身份或地位的女性,现经词义外延可指社会各阶层女性。这种语义泛化的过程事实上是语义贬义化的形式之一。它时常和女性尊称词相联系,而与此相对应的男性尊称词却不受语义贬义化的影响,例如,在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CCELD)中,一共列举了Lord的十种语义,其中九种语义都与“高贵、权威、权势”有关,例如:

1)Lord is the title used in front of the name of British earls,Viscounts,marquesses…

2)The word "Lord~ is used as part of the title of certain offi-cials of very high rank in Britain…

3)…,a lord was a man who owned land or property and who had power and authority over other people.

然而与lord相对应的词lady就不那么幸运了。早在十九世纪,George Eliot在她的“Silas Marner”(1851)中有这样一段描述:“She had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a lady--high veracity,delicate honor in her dealings,deference to others,and refined personal habits。”。在这段描述中,lady的形象是“高贵、文雅”的贵妇人形象。但是,在现代英语中,lady的蕴含语义与lord和gentleman所表示的贵族尊严显然不同。从言语使用来看,lady在许多方面与man类同。例如,在英国,商店女营业员被称为sales ladies,而男营业员却不能被称为sales gentleman或sales lord而是saleman。在各服装店中,女式服装被称为ladies'wear,而男式服装却是men's wear。从这些事例中可见lady与lord和gentleman在言语使用上存在着不对等的关系。在lord和gentleman仍然保持着语义的“高贵性”和“尊严”时,lady这个词却悄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从过去尊严、华贵的圣坛上逐渐走向了大众化,使得lady成为man的对应词,从而染上了普通妇女的色彩。

对于绝大多数指代妇女的词汇来说,语义的演义不只是一般语义上的语义泛化,而是从褒义正在走向或已经走向它的对立面——贬义,其中许多词还带有淫秽的语义色彩。madam作为旧时对妇女的一种尊称沿用至今,现在常见于营业员、理发员、饭店服务人员对女性顾客的称呼,也用于官方信函的称呼语中,以示敬意。然而madam的词义演变并没有停留在语义泛化阶段,而是沿着贬义化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它的基本含义已从旧时专指有身份、有地位的妇女发展为“a keeper and procurer of woman for men to use for sextual purposes”(Elaine Chaika.1982:275),即,妓院女老板。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在mistress所指语义上。Mistress原与master相对应,可是现在的语义却是“a woman who he has a sextual relationship with,but is not married to.”(CCELD.p.926),即,情妇。英语中,描绘男性的贬义词为数不少,例如,pimp、stud、cheat、jerk等,但是这些贬义词都不是从表示男性其权威、尊严和高贵的尊称词演变而来。有趣的是,原指代女性高贵身份的尊称词在经历着语义的变迁,由褒义词逐渐染上某些贬义色彩时,与它们相对应的男性尊称词却仍然保留着原有的语义尊严。

英语语言中另一性别歧视现象表现在一些词汇原来在言语使用过程中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女性,然而当这些词一旦染上贬义色彩时,便常指女性了。例如,harlot原来在语义上并没有性别选择,事实上,在中世纪英语中,它更常用于指代男性。在莎士比亚戏剧The Winter's Tale第二幕中,国王Leontes有这样一段话:

If the cause were not in being——part o'th'cause,

She,th'adult'ress:for the harlot-king

Is quite beyond mine arm,…

(Shakespeare:The Winter's Tale.Ⅱ.3.)

这里,harlot的词义是lewd,也是指代男性的,但是自从伊莉莎白时代以后,harlot的词义进一步贬义化,从lewd的语义发展为专指a disreputable woman,即,不体面的女人,后来又进一步沦落为“娼妓”。

词汇gossip也有着同样的经历。gossip原意为godsibb,即a godfather或a godmaother。莎士比亚在The Winter's Tale戏剧中,Antigonus的妻子Paulina有这样一段台词:

NO noise,my lord,but needful con ference

About some gossips for your highness.

(Shakespeare:The Winter's Tale,Ⅱ.3)

这里gossips就是指godparents who will be needed at the child's baptism。由于godparent在当时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人物以致到了后来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所指意义,转而获得了a well-known acquaintance的新意。到了十六世纪末,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就用gossip特指妇女的female friends,例如:

And sometime lurk I in a gossips bowl

In very likeness of a roasted crab;

(Shakespeare:A Midsummer Nightr's Dream.Ⅱ.1.)

1590年,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The Comedy of Errors中,第一次把gossip用作动词,意为“talk idly”,例如:

With all my herat,I'll gossip at this feast.

从此,gossip便常与女性相联系,由a godparent逐步演变为talk idly。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还表现在同一个词汇在与指代不同性别的词汇相结合时,其所指意义和蕴含语义也会不同。一般说来,在与指代男性的词汇相搭配时,常为褒义,至少不带有贬义的色彩,而与女性的词汇相搭配时却往往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例如,tramp在CCELD(p.1553)中被定义为“…a person who has no home or permanent job and very little money “or” a woman who is thought to have sex with a lot of men”。客观上,尽管男女都可能沦为穷困潦倒,无家可归,无业可就的人,但是人们习惯上却把a male tramp理解为a man having no job or no home,而把a female tramp理解为a loose woman,意即,行为放荡的女人。在a loose woman特指a woman who has sex with many men的同时,与它相对应的名词短语a loose man则指a casual person,即,一个生活随便,对一切都抱无所谓态度的男人。Professional也是如此。在指男性时,它的蕴含语义为“所从事的职业是受人尊敬的专业职业”,而它指女性时,却含有“从事最为传统的娼妓行当”之意。

二、近义词的语义成份分析

任何一种语言在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时,往往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义词。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与其社会有密切关联的,举足轻重的事物、关系、活动、思想等都有其独立的词项来分担其所指语义,且每一个独立的词项在语义上即使有近意联系也还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换句话说,有着近义联系的各独立的词项表示的是同一事物、概念、关系、思想等的略有差异的各个侧面。这种语义差异时常表现在它们的蕴含语义、社会文化语义、情感语义等方面。在语义成份分析上,有类似成份,也有相异的成份。因此,对近义词的语义成份进行剖析也会揭示出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某些性别歧视现象。

翻开近义词字典,就可以发现英语中与talk意义相近的词有gossip、chatter、prattle、babble、nag等。这些词的基本含义都带有undesirable、stupid,idle talk with no intellectual or business purpose之意,是一种既无学术价值,又无商业目的的闲聊。从语义成份分析来看,prattle、babble和chatter的共同语义成份为[+female、+childish,+trivial,-good],而gossip和nag的共同语义成份为[+female、+trivial、+nasty]。以nag为例,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字典中所收的例句为:

His wife nags at him all day.

She kept nagging her husband for a new car.

在A Dictionary of English Collocations这本字典中,nag的词条下共收集了八个例句,其中七个例句把nag的行为发出者定为女性,而剩余的另一例与性别无关。因此,无论是从语义成份分析还是从言语使用来看,人们往往把talk的这些近义词归属于女人的行为,即使偶然出现与男性搭配的情况,也常含有行为的发出者女性化的蕴意。这并不是说,男性在社会生活中从不闲聊,值得注意的是男性闲聊的行为常用不同于女性闲聊的词汇来表示,例如,shoot the breeze等,这些词也常带有[+power、+activity、+potency]的标记,并不含有任何贬义色彩。以上的事实似乎表明,在社会中,女人的谈话多半是一些不足挂齿的琐事,毫无实质性内容,给人一种不成熟的感觉。她们似乎爱唠叨,令男士们厌烦不已。

三、带有特定修饰语的名词短语

英语中,有些名词在特指某一性别时,常在名词前加上相应的修饰语,否则就会被理解为是特指另一性别,例如,英语中有family man、career woman等表达方法。在英国,人们一般不说a family woman或a career man。这两个表达法中的名词修饰语family以及career给人多余累赘的感觉,因为在英国存在着普遍的歧视性观点,认为妇女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找到其合适的社会位置,她们的主要社会职责就是满足丈夫的各种需要,作好后勤工作,而不是进入社会加入就业的大潮中去。职业和社会地位似乎是男人所奋斗与追求的。这种社会态度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导致了诸如family man和career woman之类表达法的出现。这两个表达法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在言语使用上的表现就是woman在不被career所修饰时,自然理解为“家庭妇女”,而man不被family修饰时,自然蕴有“职业男性”之意。

四、语义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英语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还表现在阳性代词或名词与阴性代词或名词的属从关系上。阳性代词和阳性名词可指代阴性代词和名词或性别不明的人,而与它相对应的阴性代词却不能指代阳性词,例如:

1)The teacher said that everyone should do his best.

2)We'd hire the best qualified person regardless of his sex.

以上例句中everyone和person虽然性别不明,人们在习惯上仍然用阳性代词指代。有趣的是面对不同性别组成的集体,如,学校里的男女混合班,发话人仍用阳性代词去指代整体,似乎对这些群体中的女性可以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例如:

Everyone is here,isn't he?

在言语使用上,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man来指all human beings,好象整个人类只由男性组成而妇女只是男性的附属。Poole(1646:21)指出:“The Masculine gender is more worthy than the Femine.”。John Kirby(1746:117)也认为:“The Masculine person answers to the general name,which.comprehends both male and female。”。无论Poole还是John Kirby,他们的观点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男子中心主义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作为语法规则来制约言语的使用。

长期以来,妇女对这些语法规则进行了强有力的挑战。她们认为man并不指human being,只能指male human being。阳性代词或名词与阴性代词或名词之间并不存在语义上的包函与被包函关系,以man为例:

3)Man's vital interests are food,shelter and access to females.

4)Man is the only primate that commits rape.

她们争辩道:若man真的包含female human being,那么以上两句的语义就显得十分荒唐,是不可接受的。

尽管阳性代词或名词对阴性代词或名词的包含关系受到妇女在言语使用中的挑战,但是这种包含关系依然存在,且被语法学家认为是言语使用规律,从而必须加以遵守。Lakeoff(1975:45)曾经说:“任何改变代词使用规则的企图都是徒劳的。”Lakeoff的话不无道理。支配man和he等代词的使用规则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是男性语法家们强加给语言使用者的语法条文,正如Jennier Coates(1986:24)所说的:“认为语言法典的编写不带有个人偏见的思想显然是幼稚可笑的,”因为“那些制定语言法则的人常常根据个人所好来确定言语使用的正确性。”

总之,通过对英语语言一些词汇语义的研究及某些言语使用规律的探讨,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出英语语言中所反映出的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态度。这些性别歧视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妇女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标签:;  ;  ;  

从英语词义的变化及其用法看对妇女的性别歧视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