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论文_李超

浅议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论文_李超

浙江红旗机械厂 浙江湖州 313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生产建设的需求,为各种施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的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任何机械设备在投入生产使用后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技术状态劣化和故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加强设备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及时到位的保养、适时准确的维修,就能掌握设备使用寿命期内各种故障的发生规律,有效的降低故障发生,提高有效利用率,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的使用价值,降低设备使用费用和维修成本。

关键词:设备管理;维修保养;途径

一、引言

工程施工离不开机械设备,近年来工程机械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可见工程机械设备已经在施工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工程机械设备有故障,那么施工企业就会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展开了讨论,希望能给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二、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使用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

三、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的最大问题表现出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完整、严格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制度,对机械设备没有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往往只是凭经验、凭感觉来管理钢铁企业的设备。企业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往往表现出无章可循、管理无序,并且对企业的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始终停留在依靠说明书和经验进行维修的层次上,设备管理工作中主观能动性较大。

2.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项目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有的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3.机械设备失修严重

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造成公路施工机械设备失修严重、技术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作中重用轻管、维修督促少,造成设备性能下降、,对修理的依赖性大;二是维修费用无保障,使该修理的设备得不到修理,该更新的无法更新,致使待修机械数量增多。有时为赶任务只能让设备带故障作业,最后形成小毛病拖成大故障的恶性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重要途径

1.培养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离不开人,因此要想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首先应该发现并培养人才,再将有敬业精神的技术性人才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和保养维修的技术水平,从而适应施工企业的发展要求。另外,还应该从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为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工作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2.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管理

机械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是给企业创造产值的过程,设备的运行顺畅是保证企业完成效益的保障,因此,设备的使用管理重中之重,设备的使用不当将直接导致设备寿命的缩短,增加运营成本、维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因此,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紧抓设备使用管理,人机结合的原则,使用人员、维修人员、设备三者捆绑结合,实行定人定机,设立奖惩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充分做到三者有机结合。另外,设备的使用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设备的操作流程,不进行超负荷操作和违规操作,提高机械设备的无故障率。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日常保养与维护的建议

3.1遵循设备操作和保养流程,做好日常维修记录

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大部分是由于违规操作而产生的,所以维修人员在对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监督操作人员遵循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防止故障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还应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进行清洁和润滑,如发现设备运行的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告知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在日常的维修过程中还要对维修的设备做好维修记录,为以后的维修和保养提高依据。

3.2实施点检制

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感观或者一些仪器对设备的特定地位进行检查,俗称点检,做到早发现早维护。点检可分为操作人员日常点检和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前者主要是靠操作人员完成,包括对部件的清理、保养,以及设备日常的一些小故障,并填写点检日志;后者是指专业维修人员的用专业的工具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定期点检,并依据点检结果做出点检计划,分析维修结果。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空间更阔行业更广,随着设备制造技术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操作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条件和和因素的制约,对设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的难度愈来愈大,维修地位也愈显重要。所以做好设备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及时保养、适时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提高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是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艳萍,姚冠新,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65~77

[2]王崇绪.浅析基层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9.6:21-23

[3]陈航.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大众科技,2007,(4)

[4]盖卫强.现代企业机械设备管理[J].山西建筑,2007,(15)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浅议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