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鲜为人知的故事论文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 -- 郑蜀炎 朱 达 田亚威

毫无疑问,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党史军史上恢弘的一章,肯定是滚滚长江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日——1949 年4 月20 日晚至21 日晚上,我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以及华东和中原的地方部队,兵力总计上百万,分别从南京以东的江阴到安徽的安庆千里江面,开始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决战。

大江东去,惊涛拍岸,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与故事,应当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

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管理不单单只有结算和总体预算方面的管理工作,还包含了最终的竣工结算以及中间结算。通常条件下,项目的负责人在施工前对造价的控制是非常重视的,然而在施工时以及施工后,往往没有重视相关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比如说在施工单位进行土方施工的过程中,在招标的时候采取石方开挖的方式主要是机械打眼爆破,然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不了解项目定额的情况,把机械打眼石方爆破转变成控制爆破,出现一定的问题。

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所是中国古人采用已久的居住形式之一,《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在黄土断崖上掏挖横穴,应是穴居的始发状态,这个时候只是对黄土材料的削减,并不发生建筑学意义的建构。由于受地形等限制,古人只能采取向下挖掘的袋状竖穴,在其顶部有用树枝绑扎在一起形成的屋盖。其原始形制及构造简单,这时入口是开在屋顶上的,如河南洛阳市偃师县汤泉沟遗址竖穴(图5),圆形的竖穴深约2m,穴中直立一木柱撑起屋盖一角作为出入口,这是一种完全出于实用而产生的三角形入口,可以看作是山面入口的一个雏形[4]59。

谁是真正的“渡江第一船”

我们都敬仰“渡江第一船”上的英雄,可是,当时船上的三连副指导员宋孔广还等着受处分呢。从安徽无为县渡江的某团三连担任突击队,大家早就铆足了劲。一班的“渡江第一船”担心耽误时间,就在下命令之前就把船头调整好方向,没想到后面的一看以为行动开始了,全营都跟了上来。岸上的团长一看,担心重新调整部队暴露目标,于是随机应变命令全团开船,于是,一船抢先万船齐发。事后,有人问该军军长聂凤智谁先过的江?他巧妙地一笑而答:肯定是解放军先过的。是的,各个江段、各个部队都有先过的,都有自己的“渡江第一船”。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络的特性可知,对于覆盖集Ci中的任意一个节点Si,若网络连通,则需满足Si和其他节点的最短距离min(Di,j)应小于等于节点的通信半径Rc,即满足式(2)。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中,陈修良和她的战友们很快将国民党军各师以上的部队番号、军官姓名、实际兵员、武器配备的综合表册送到延安,毛泽东、朱德随即指示嘉奖南京市委。顾祝同曾大惑不解地问陈诚:“怎么延安掌握我军的番号人数,比我们还要翔实?”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实际是两面锦旗上的口号。值得骄傲的是,某部的“渡江第一船”同时获得了这两面锦旗。

某团渡江突击营由副团长宋家烈指挥,临过江的那一刻,突然有人快马加鞭赶来报信:“你有儿子啦!你们宋家有后了!你大胆地往前冲吧!”原来,当时宋家烈的妻子在后方医院生下儿子,部队赶紧派人去前方送信。喜讯在全营官兵中迅速传开,他们拉满帆篷,趁着东北风,冲向长江南岸,成为“渡江第一先锋营”……

南京地下党的贡献

渡江战役

1946年4月,陈修良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从1927年蒋介石“清党”以来,南京地下党组织连续8 次遭到敌人的毁灭性破坏,先后有8 名市委书记献出了生命。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就像陈毅诗里写的那番豪迈:“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正是由于南京地下党艰苦卓绝的工作,人民解放军顺利地进城时被称为“虎穴洞开”——国民党经营多年的城池几乎没有什么抵抗,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和“六朝古都”的安全。

在接下来的3 年,她们又策动国民党空军起义取得成功,当时最先进的B—2 4 轰炸机在“总统府”一连投下3 颗炸弹;国民党海军最为先进的巡洋舰“重庆”号也成功起义;南京首都警卫师紧接着也举义过江……

南京正式解放时间的确定

一直以来,南京解放的确切时间争议较多,一说是2 3 日晚,一说是2 4 日凌晨。当年4月22日下午,国民党军队开始撤退,解放军部队也紧跟着追击。23日晚21时,部队抵达南京下关码头。根据重新测算的当年解放军进城路线,即从下关码头出发到“总统府”,确认距离是8.8 公里。由于当时南京城内已经没有敌人阻击,行军所费时间应该在2 个小时左右,所以如无意外,南京正式解放的时间应是1949年4月23日晚。

为了说服他改变主意继续留在队上,我提出的问题或者解决方法必须要赢得包某的认同,但是出国施工对比留在国内,无论从收入还是休息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很难让人不动心。他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经济上并不困难,所以我分析他想出国并不是因为缺钱。我只有另辟一条道路,那就是替他分析一下出国的缺点,让他觉得出国在获得高薪的同时,还有不少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他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1949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他的日记里黯淡写道:“过去之一年,实为平生所未有的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

然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最光明灿烂、最欢欣鼓舞的新纪元却刚刚开始……

(来源:《解放军报》)

标签:;  ;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鲜为人知的故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