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后配电网运维管理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
1 导言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家充分重视分布式光伏技术应用,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受天气情况的影响比较大,其功率输出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因此,当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会给配电网运行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将很大程度地影响配电网潮流大小、方向,线路上的潮流分布情况决定了系统网络损耗的大小。分布式光伏并网给配电网带来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及运行方案
2 分布式光伏接入后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维
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盲目地引入分布式发电有可能使配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恶化,将对传统的电网运行方式、调度方式等产生很大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配电网配电自动化水平不高,配电网基本处于“盲调”状态,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增加了电网的运行检修和调度管理的困难。为了应对和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从设备改造、可靠运行、安全检修和试验检测等角度入手。
2.1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的设备改造
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几种典型方式,一般要从配电网的消纳能力、潮流分布、电压分布、电能质量、可靠性和系统保护等几方面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结合分布式光伏的影响,在设备层面开展配电网的一、二次改造措施。其中,一次设备包括导线、开关、配电变压器和逆变器的改造;二次设备包括线路保护、重合闸、防孤岛保护、调度自动化和计量装置的改造。目前光伏发电接入已有厂家研发了光伏发电接入一体化集成装置,该装置综合了保护、通信、计量和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简化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方式。
2.2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的运行控制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的结构发生变化,从单电源结构改变为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结构,影响出现在接入后配电网的潮流控制、调控管理和计量计费方式及故障处理等几个方面。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性,分析现有的配电网运行管理现状,要重点研究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在潮流管理、运行调度和计量管理上产生的重大变化及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传统配电网在光伏发电接入后的运行控制需运行,人员根据电网状况主动进行潮流控制,降低光伏发电因天气变化而对电网产生的波动影响。含有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由于运行人员掌握的信息更多,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配电网的运行提供了保障,且发生故障时,配电自动化系统按照相应的故障定位规则进行故障定位,从而实现相应的故障自动隔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的可靠检修
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接入对于配电网的计划停电、故障抢修、状态检修和缺陷管理等具体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配电网原有的现场勘查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供电制度、停电措施、装设投接地线及装设标示牌等现场安全防护制度和措施均应根据光伏发电的接入进行更改;尤其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要特别防止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的孤岛现象,配电网调度部门要根据检修网络结构和光伏接入情况制定停电计划,明确负荷转移方案。
2.4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后配电网的试验检测
要按照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检测试验,确保电能质量、防孤岛保护、电网适应性、功率特性和低电压穿越能力满足标准要求,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特性进行评价。
3 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规划引领
分布式光伏接入到配电网中,传统电源比例下降,配电网的结构和控制方式发生改变.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量电力电量将来自于低压配电网,配电网中的电流会普遍出现逆向和正向流动现象,用户侧可以主动参与能量管理和运营,这些将使配电网在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配电网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从配电网规划角度出发,以电气仿真计算、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等方式为落脚点,开展基于高密度、高渗透率的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规划研究,从规划源头确保后期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3.2 规范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并网运行流程.为应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后其波动性、间歇性对电网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分布式光伏电网的驾驭能力、服务规范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管理,需及时制定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管理相关规定,对接入电网分布式光伏并网调度管理、运行管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调度自动化管理、检修管理等环节进行统一规范,加快分布式光伏并网步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完善技术规定,提升分布式能源并网安全水平.对不同种类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技术原理、标准和规范等的研究和学习,制定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制定相关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等,为分布式光伏和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4 结论
随着分布式光伏并网数量的增加,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网接线方式等的影响逐渐显现,分析研究得出分布式光伏并网导致配网接线方式的复杂化,增加了电网运行调度指挥难度,不利于负荷准确预测影响电网安全.应从网源协同的角度出发,加强规划引领、规范管理制度、借力科技创新、重视经验积累和开展试点探索,减少分布式光伏并网后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分布式光伏项目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钟清,张文峰,余南华,李兰芳,王玲.主动配电网谐波预测预警方法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23:50-56.
[2]左伟杰,马钊,周莉梅,袁海文,宋德祥.基于配电网电能质量健康评估策略的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法[J].电网技术,2015,12:3442-3448.
[3]许晓艳,黄越辉,刘纯,王伟胜.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J].电网技术,2010,10:140-146.
论文作者:李智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7
标签:分布式论文; 光伏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方式论文; 电能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