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审计实务》课程考评机制论文_韩雪英

韩雪英 黑龙江职业学院 157400

摘要 作为《审计实务》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有着自身特点,适合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新型考核形式。本文就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条件下,对《审计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 审计实务 基于工作过程 考评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课程的内涵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实践活动来展开的,实践性与过程性是其重要的属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是在对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实现该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该学习情境中,围绕工作任务进行的学习活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过程,是“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该过程中知识的总量未发生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审计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对会计学专业(注册税务师方向)的考核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突出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

过程性考核强化了过程控制,达到了考核学生和检验教学质量、效果的双重目的。变结果考核为过程性考核不仅可以适时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而且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产生紧迫感,认识到过程不努力则难以应对综合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有利于教与学双边互动,对教与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反馈、修正作用,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学习和掌握,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变“理论考试”为“实操考核”

《审计实务》课程面向会计、审计行业,培养遵守财经法纪、具有独立性和职业判断能力,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审计助理人员。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上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从考核上也要体现这一思想。在考核上应以“实操考核”的考核形式取代传统的“理论考试”的考核形式,突出高职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考核可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笔试用来考查基础知识,实践操作做为主要形式,用来考查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实现校企零距离,也可在构建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考核。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起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计划地为学生安排实地实践的机会。在相应的实训演练场所,根据具体的现实情景,设置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考试的过程就是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通过动手操作、答辩、分析综合等形式完成考试。教师可以在学习开始就公布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考试结果可根据专业情况分成若干等级,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结合校外指导人员的意见,对考生进行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可以直接上岗。

(三)改革评价方式———变“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

《审计实务》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中需要转变传统的评价观,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评价观。在评价方式改革上,首先应明确教学评价不应是仅用概念问题考核,而更要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对学生进行考核。变传统的“知识考核”为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能力考核”,考核形式可引入综合项目考核,职业现场考核,平时作业考核,课堂上的问答考核,出勤管理考核等形式。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审计实务》课程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基于“教师主导 - 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的单片机教学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年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李丽青.基于“教师主导 - 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下的审计教学策略研究[J].统计教研 2013.(1)

论文作者:韩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建立《审计实务》课程考评机制论文_韩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