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逆反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论文_张小莉

因势利导逆反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论文_张小莉

张小莉 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 336000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常会有些学生消极冷漠或无声抵制、“不受教”、“不听话”,有些学生甚至与教师或家长公然对立,反驳抗议,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走、报复等不良行为。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个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这种不良心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更毋庸说影响眼前的学业和学习成绩。因此必须深入认识和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在教育中进行积极的疏导和利用,以达到变“害”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认清实质,把握特点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盲目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二是逆反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以冲撞教师为荣,以敢于和教师唱对台戏为荣,认为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没有必要,我行我素。三是自发性。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四是可变性。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经因势利导,其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二、分析原因,找准症结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只有找准其深层的原因,才能抓住要害,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

第一,逆反心理的遗传基因。一般说来,那些前代性格呈情绪型、外向型、独立型、急躁冲动的个体,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较早并表现明显。

第二,逆反心理的客观成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施教等应付差事的想法。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意志,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的排斥而对其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三,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就逆反心理而言,就是在客观环境要求与主观需要、情感、认识不相符合时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出主体对客观的强烈抵触情绪。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帮助老人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的认可。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死盯住其迟到的违纪行为,一味批评指责,就会促使该学生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三、对症下药,疏导利用

其实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当我们掌握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明确了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只要确定并认真实施正确的疏导策略,我们就能有效地把握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把这种消极因素变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因素。

第一,正确认识,理性对待。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正确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要分清学生要求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努力满足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说服、教育解释,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对抗情绪。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心海流向,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第二,全面评价,积极欣赏。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得不到心理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激励进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第三,投入真情,融洽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赖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对那些遇到挫折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学生和少数常以怀疑、敌视态度对待周围事物的学生,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安慰和关怀。师生感情越深,学生的逆反心理越少。

第四,讲究艺术,润物无声。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不应该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按某些公正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教师要加强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症结。

实践证明,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使他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论文作者:张小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因势利导逆反心理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论文_张小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