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艳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卫生院 湖南株洲 412500
【摘 要】目的:研究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痛风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中药内服治疗,试验组使用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穿刺放血减压术;中药;护理干预;痛风性骨关节炎
痛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其在更年龄段的人群中均有发病,男性的发病率相对更高,患者起病较急且病情发作时持续时间较长,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常见疾病。痛风的病因较为明确,主要是血尿酸水平上升,导致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沉积,从容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1]。痛风性骨关节炎是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患者在发病后的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并且会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导致其病情不断加重并导致关节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肾衰竭,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本研究对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的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性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7~76岁,平均(56.29±4.83)岁。试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6岁,平均(56.36±4.95)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发病后36h以内给予其秋水仙碱治疗,起始剂量为1.2㎎,首次用药1h后给予患者0.6㎎药物,12h后按照0.6㎎/次,2次/d的标准用药。同时按照25㎎/次,3次/d的标准让患者服用吲哚美辛。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治疗,其中药物基本组成为:野菊花和忍冬藤各30g,赤芍和牡丹皮各20g,秦艽、紫花地丁、红花、川牛膝、重楼、半枝莲和黄柏各15g,蒲公英和甘草各10g,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取汁服用,每日1剂分早晚2次用药,持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结束。
试验组采用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治疗,其中先对患者进行穿刺放血减压术治疗,穿刺点选择关节肿胀及疼痛最明显,关节囊肿胀且波动感明显处及白色尿酸盐聚集的中心点,穿刺时使用七号注射针头的注射器完成,先抽取少量利多卡因,进针的同时将药物注入以起到麻醉作用,将关节囊刺破后进入关节腔并抽吸关节内的积液和尿酸盐混合物,对于抽出液体浑浊的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对病灶进行冲洗,之后将针退出,然后将浅层滑膜组织挑破,长度控制在0.1~0.3㎝,对针孔进行扩张处理以促使积液和淤血更快流出,退针后可对关节进行挤压以更好地排出炎性渗出物,提升减压的效果。术后给予患者创可贴覆盖创口,并指导患者忌水5d。之后给予患者中药内服治疗,方药组成及用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持续用药4周。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疗效,具体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关节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且血尿酸水平有所下降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和t检验数据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数据,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疾病,患者在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水肿、炎症、关节变形和肾结石等为主,其中常见的发病部位以第一跖骨、手指关节和膝关节等为主,病情不断进展可导致患者发生肾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3]。临床上对痛风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中医和西医均有应用,通常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穿刺放血减压术和中药内服是痛风治疗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4]。但根据临床实践,痛风患者治疗期间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疗效不能达到预期,因此需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服务。其中首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帮助其正确认知穿刺放血减压术,消除患者对治疗方法的恐惧心理,并为其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以促使其建立治愈信心。患者治疗期间应做好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保持患者切口清洁干燥,定时更换创口敷料并确保其固定良好;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饮食护理,严格限制患者对嘌呤的摄入量,尤其以动物内脏、海鱼和豆类及其制品,让患者戒烟戒酒,指导其将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500~3000ml。让患者多食用香蕉和西芹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增加对黄瓜、海带、苹果等碱性食物的摄入量,并多为其准备洋葱、黑木耳和玉米等具有行气活血功效的食物;另外,要给予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其中急性期应指导患者卧床静休48~72h,并在卧床时将其患肢抬高,加强患处的皮肤护理。急性期过后要让患者多开展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感觉肌肉微微酸痛且轻微出汗为宜[5]。
本研究对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穿刺放血减压术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使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正芬.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23-24.
[2]杨煜,许小玲,林盈.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彩超方面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30):25-27.
[3]陈定定,魏文著,刘小琼.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慢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21):81-82+86.
[4]钟世耀.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7,26(15):186-187.
[5]周娅,黎明.穿刺放血减压术后配合中药及护理干预治疗痛风性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02):99-100.
论文作者:彭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关节论文; 中药论文; 痛风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痛风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