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源论文,经济增长论文,瓶颈论文,强势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1-0106-0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社会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自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能源在任何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世界各国大量开采煤、油、气等化石燃料,但总是供不应求,多次出现全球性或区域性的能源紧缺,进而导致经济起伏、衰退,甚至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日俱增的能源消费缺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瓶颈,同时也是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因素,更是事关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因此,控制全球能源的分配与流向成为强势国家追求操纵国际经济秩序、主导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体系的主要手段,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军事和防务战略、能源政治和能源外交,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的能源地缘格局,便是这一手段的典型特征。从这一意义上说,强势国家对全球能源的控制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中能源瓶颈的首要原因。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性与传统能源需求缺口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性为强势国家控制全球能源流向提供了便利。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意味着强势国家只要较低成本地控制主要的能源品种,便能够掌握能源结构的大局。事实上,油气和煤炭资源便是强势国家追求的战略性能源,其中尤其以石油为甚。
人类社会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能源时代,完成了两次能源变革,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在过去的50多年里,煤炭和石油作为传统主流能源尽管在世界能源消费所占的比例由1950年的84.6%(分别为55.7%和28.9%)下降至2002年的61.2%(分别为20.9%和40.3%),但与天然气、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相比,仍然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俄罗斯除外),是绝大多数国家首选的能源品种,且核电技术仅为少数国家所掌握。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全球能源消费快速增加。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约9倍,而在19世纪只增加了1.5倍。1998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为85.2亿吨标准油,较1970年增加了一倍。据国际能源机构《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2000—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预计年均增长1.7%,最终达到约153亿吨油当量,新增需求约61亿吨。美国学者杰瑞米·里夫金认为,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2020—2040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到2070年要翻两番,2100年要翻三番。① 在主要的能源品种中,石油的战略价值更为明显。石油资源的价值在上世纪被证明以来,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石油资源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世界石油资源富集地区石油消费少,而石油资源稀缺地区石油消费多,从而产生资源的供求矛盾。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其中,中东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的64.5%,而石油消费只占世界的5.8%,② 作为世界石油消费“三大中心”的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储量分别仅占世界的6.0%、1.8%和4.2%,③ 却消费了世界石油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中,亚太地区已成为仅次于北美洲的新能源消费中心,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十年间该地区能源产量在世界生产总量中只增长了0.5%,但其消费总量却从19.9%猛升到26.9%,增长了7个百分点,其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第一增长大户。2005年,十大石油消费国当中有四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这4个国家总的石油消费量为7.927亿吨,占全球年石油消费总量的20.6%,占亚太地区石油消费总量的70.9%。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1.98%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从现在的10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15亿吨左右,原油年产量将下降到3亿吨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将超过12亿吨,亚太地区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因此,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与竞争已是当前各国经济运行和国际政治交往的重要内容。并且,全球能源消费在整体上的短缺态势给发展中国家留下较小的能源利用空间和谈判能力。
石油资源的供求矛盾使得控制石油资源成为强势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进而成为强势国家对当今世界发展主导权争夺的焦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势国家争夺石油资源及其控制权的结果,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发展势头。
强势国家主导全球生产体系构建中的能源约束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与强势国家主导的生产体系的构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导致了各国经济利益共同化、经济安全共享化。但是这一利益共沾、安全分享的程度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分配是不一样的,强势国家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④ 能源(尤其是石油)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遵循着这一逻辑,一方面,强势国家自身进口和消耗巨量的石油,例如美国消耗的石油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4,进口石油超过其消费量的50%,并且大量进口石油以建立战略储备体系,2001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报告》中,强调“美国目前正面临70年代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提出的应对政策虽然包括鼓励革新和采取新技术,寻找可替代能源,但重点仍然是设法从国外获得更多的石油来源,“把能源安全当做美国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而波斯湾“将继续成为美国利益的关键”;另一方面,强势国家通过控制全球能源体系主导着全球生产,通过产业调整与升级将能源约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能源约束的转移成为强势国家能源控制最有效和最隐蔽的方式,不仅降低了自身对能源的依赖,而且发展中国家“不可抗拒”地甚至主动地进入了强势国家编织的全球生产“网络”。
随着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模式及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分离、重构及转换。产业分工突破了国家界限,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以及产品内分工转化,以纵向分离和协调为重要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已经逐渐形成。一大批跨国公司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以最优方式配置于全球市场,成为全球生产的领导者。据统计,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的1/3,国际贸易的2/3,全球专利的70%,技术转让的80%,外国直接投资的80%。全球100强跨国指数⑤ 在20世纪90年代整体呈上升态势:由1990年的51.1上升至1995年的51.5,2000年这一指数已经达到55.7,这说明强势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集中度的提高,以及对某些产业部门的垄断控制,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已经占据了支配地位。
随着温特制生产方式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日益普及,强势国家通过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支配地位,以产品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制定来控制世界资源(人才、资金、稀缺的自然资源)的流向和经济产出(进口、出口)的流向,在全球范围内构筑起符合其利益的生产体系,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强势国家的核心企业将自己的资源集中在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加强服务市场等低能源甚至是零能源投入的高利润环节。⑥ 而需要大量能源投入、严重污染环境、折旧加快的生产领域被逐渐梯次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例如,康柏、戴尔、IBM都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地采购零部件组装为成品,甚至直接采购已经组装好的电脑产品再贴上自己的品牌标签,配送到全球各地市场。与此相反,像中国近两年吸引外资达到50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项目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在本国资源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大量铁矿石。这一产业转移的结果是,强势国家逐渐摆脱了本国的能源依赖和环境污染,而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陷入了经济增长的能源瓶颈中。
广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能源约束的转移,在强势发达国家的技术控制下,甚至可能被长期锁定在产业价值链低端。以中国为例,其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以来料加工为主,占到了50%以上,其生产仍处于低端的、低附加值的、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序,被牢牢锁定在价值链低端,这造成了中国有限的资源被廉价输出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在中国,要产生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水平的3倍,日本的7倍。中国正在为这种高耗能的增长方式付出沉重的代价。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此造成的工业产值和人民健康方面的损失达1200亿美元。以这种方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国民福利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有限。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外资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日趋加强。⑦
价格操纵与消费示范:强势国家能源控制的重要手段
强势国家除了以国际产业转移为手段控制着全球能源以及经济产出的流向,还通过操纵能源价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消费示范,来实现其对能源体系的控制,进而控制着全球生产体系。
(1)强势国家通过影响甚至操纵能源价格主导全球生产体系。石油既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又是一种战略武器。在冷战期间,美国就曾经通过在较长时期内压低石油价格,来遏制前苏联这个产油大国的发展。冷战结束后,石油价格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石油价格飙升,操纵能源价格日益成为强势国家攻击正在逐渐成长且可能威胁其利益的对手的重要手段。2002年6月纽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为24.29美元,2005年1月4日上涨到43.91美元,2006年7月14日,更蹿升至78.4美元,在4年的时间内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了3.2倍。油价持续上涨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威胁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据预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涨10美元,美国、日本、欧盟经济增长率将回落0.2%、0.4%、0.5%,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回落幅度将高达1.5%,⑧ 而像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受到的冲击则更为惊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强势资本控制上游石油开采公司的股权;通过先进技术控制下游的炼油产业;通过石油运输、销售渠道控制石油的最终流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世界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也在随之调整。然而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费强国凭借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实力,垄断了世界石油的生产、定价(销售)、运输和加工,竭力维护它们对石油资源的垄断地位。美国是当前唯一能有效影响世界石油价格的国家,然而它在面对高油价时并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因为高油价对美国的损害已与过去大为不同了,经过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为防止油价高涨危害经济做了大量准备。美国认为它能承受100美元的价位,只要不是突然中断,它就可以不管。⑨ 强势国家的石油储备政策也使市场的需求更加紧张。目前,美、日、德三国的实际储备规模(政府储备加民间储备)都超过国际能源机构规定的相当于上年进口量90天的水平,分别为158天、161天和127天。美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石油储备国,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8月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达到7.05亿桶。日本也是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国,石油储备水平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67天增加到现在的169天。欧盟的石油储备量也从最初的60天增至2003年3月的90天。⑩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每天需要进口300万桶石油,在“入世”迫使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情况下,油价飙升使中国在原材料上耗资巨大,最终持续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经济与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进入2004年以后,每次石油价格的上涨,中国、印度等后发国家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都成为强势国家强调的重要原因。加上不怀好意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于这一因素的大肆渲染,致使在欧洲和北美,人们都将高油价有意无意地归咎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需求。近10年来,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巴西、中国、印度等后发国家普遍进入工业化阶段,导致全球石油需求剧增,加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能源约束。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按照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可以判断人均收入水平层面各国工业化的水平或阶段,2005年印度GDP总值0.7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人均GDP为692美元。这一年,中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由此可见,印度的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将近结束阶段。历史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将需要更多能源为生产提供动力。在过去10年中,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的增量占了世界能量需求增量的大约40%,最近5年更达到50%。国际能源署(IEA)2006年的《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如果现有政策不变,在2004年和2030之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40%将来自于中国和印度。IEA预测,到2030年,中印两国石油需求将比现在增加日均1200万桶,即相当于目前美国消费量的一半。曾以《石油风云》这一力作闻名于世、现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的丹尼尔·耶金曾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导的需求增长。”(11) 中国、印度等国日益成为亚太地区新的能源消费中心。然而从统计数字来分析,中国在2005年分别消耗了世界上14.7%和8.5%的能源和石油(总量上仍然比美国的22%和25%低);印度是世界上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占世界总消费不到4%。这说明真正能对国际石油价格产生影响的仍然是那些传统的石油消费大国,且不说它们在面对油价上涨时无动于衷的自私做法,它们道义上的指责还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指出:事实上,这些需要能源消耗的产品,在全球其他任何地方都需要生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只不过是将能源消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些生产力的转移,是不会因为国际油价的提升而发生很大波动的,因为国际资本总是会选择最有利可图的地点。(12)
(2)强势国家通过消费文化起示范作用,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路径依赖,陷入了对能源高度依赖的泥潭中。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消费的全球化,消费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人员流动,大大加速了全球消费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全球流动的各类人员,不断将新的技术信息与实践以及各自的文化观念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文化的激荡与磨合,必然导致各地消费方式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融合、日常生活品味的逐渐趋同,带动了全球性的现代消费的新潮流,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和因特网业务的快速增长正是消费全球化的有力佐证。目前消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表明,美、日、欧等强势国家和地区通过示范效应,将自己的消费标准变成了世界消费标准。强势国家几乎每天都在推出其引以为自豪的通用性产品,把它们的触角深入到全世界每个角落,通过消费其产品而认同其文化。强势国家利用跨国公司在世界消费品市场上的压倒性优势,在全球市场进行广告宣传,使得其所倡导和宣传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逐渐成为全球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标杆学习”消费方式。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进入工业化,它们在学习和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容易对外国的工业化路径产生依赖,将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视为高品质生活的标准,人均收入的提高促使人们的消费需求转向汽车等能源密集型产品,一些主要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把关联度大的汽车工业作为本国的主导产业来发展。然而,在发达国家的消费文化的大力入侵和示范下,汽车除了单纯地发挥交通工具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成为奢侈消费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征,造成了消费者追求大排量豪华车的“汽车本位”心理和攀比效应。可是,这类汽车在消费中产生的能源需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不是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通向其工业化道路中所能承受的。目前,中国在进口原油中有30%被汽车消耗,今后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提高。从单车消耗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油耗水平远远高于欧美日等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每辆车平均每年耗油高达2.28吨,而日本只有1.1吨。在欧洲和日本市场,小排量汽车占主流地位。(13)
此外,在网络化的推动下,强势国家甚至通过控制虚拟生产体系,既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不断创造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全球网络生产体系中,强势国家的跨国企业只负责制定产业标准,设计和全球营销,新产品刚发布的时候,已经在短时间内完成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同时,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也已大规模进行。(14) “领导时代新潮流”,实际上已成为强势国家控制消费品市场的一种工具,其跨国企业通过不断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强有力的广告攻势,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追赶国际潮流”——“落后国际潮流”——“追赶新的国际潮流”——“再落后”的无奈的怪圈。由于大量发展中国家从事的是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低端加工组装环节,以极低的价格向订购商品的巨型零售商和品牌销售商提供产品,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国家进入这些产业和环节,它们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然而,强势国家凭借其对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销售体系的控制,以高价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售出。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在追赶国际消费潮流,不断实现强势国家所创造的需求背后,是本国资源的大量廉价输出以及国民福利的流失,强势国家则扬长避短,获取了巨额利益。
结论与启示
人类活动离不开能源消耗,人口的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如果无法实现技术进步与突破并解决替代能源的成本问题,能源问题将长期制约经济增长、影响社会繁荣。(15) 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能源消耗巨大,长期以来的外延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对能源的高依赖度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努力拓展能源外交和能源渠道的同时,我国应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执行更为强调节能的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立足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助于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摆脱能源依赖和能源约束。
收稿日期:2007.12.10
注释:
① [美]杰瑞米·里夫金.氢经济.海南出版社,2003:142。
② 葛家理.现代石油战略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③ 杨景民.现代石油市场——理论、实践、研究、创新.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④ 钮汉章.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对社会进步的历史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
⑤ 联合国贸发会议采用跨国指数来度量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活动在其总体经营活动中的相对水平,这一指数可以充分反映出产业的全球化趋向。跨国指数=(海外资产/总资产+海外销售额/总销售额+海外雇员/雇员总数)/3。
⑥ 张明之,毛丰付.论全球经济协调机制的层次与国家利益.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6)。
⑦ 张明之,毛丰付.世界制造中心的缘起:基于区位竞争优势视角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2)。
⑧ 金柏松.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上海证券报,2005-09-08。
⑨ 国际经济评论编辑部.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评论,2005(6)。
⑩ 梅永红,王元.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115。
(11) [美]丹尼尔·耶金.全球能源安全.国际经济评论,2003(2)。
(12) 中国评论新闻.中印能源需求如何影响世界.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07-05-23。
(13) 祝虹.倡导理性消费 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新华每日电讯·汽车周刊,2005-03-07。
(14) 张明之,毛丰付.ICT产业标准竞争与国家利益.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2)。
(15) 潘成夫.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构成的经济风险评估——基于历史比较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1)。
标签:石油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能源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石油污染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