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_宏观经济论文

通货紧缩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_宏观经济论文

通货紧缩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时期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0)10-0026-08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需求不足”。正当人们为告别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1999年,许多中国经济学家断言: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就在这一年,中国学术界对通货紧缩问题的讨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究竟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性质、种类、成因、经济影响及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国内学者可谓众说纷纭。本文将围绕这几个问题重点对目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的判断及成因和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一、我国已进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各类物价指数增长率持续负增长已达两年之久,目前,已很少有人否认中国存在通货紧缩现象,经济理论界对于中国通货紧缩的存在似乎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当前通货紧缩的程度判断却依然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轻度”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认为是“严重”通货紧缩。中国当前通货紧缩正趋于严重,并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危险。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但未表示其严重程度。

我们认为,对中国目前通货紧缩形势所以出现不同判断,主要的原因在于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存有较大的分歧。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国内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这种观点和国外经济学界关于通货紧缩的主流观点比较接近。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是经济衰退。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经济全面衰退。

从上述三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认识是相对通货膨胀而言,其概念的内涵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在这个基点上把概念的外延扩展为:(1) 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2)不仅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货币减少,而且货币供应幅度下降;(3) 不仅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货币供应幅度下降,而且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概据上述几种观点,通货紧缩这一概念与以下四个因素有关:物价的持续下跌、通货减少、货币供应速度下降、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负增长。我们认为,要正确把握通货紧缩的概念,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通货紧缩与物价的持续下跌的关系、通货紧缩与通货减少、货币供应速度下降的关系、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负增长的关系。限于篇幅对此我们不展开详细讨论。我们的观点是:通货紧缩不等于物价水平下跌,但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却是通货紧缩的表现。我们同意第一种观点的通货紧缩的定义,即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

关于通货紧缩的本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通货紧缩既是一种货币现象,又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货币经济条件下,才会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第二,引起通货膨胀和紧缩的原因,最终是货币的供给,也就是说货币供给不适应货币需求。此外我们认为,如果认为通货紧缩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不符合马克思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基本经济原理。

关于通货紧缩是否必然伴随经济衰退?对此,我们不同意用经济负增长或萧条与衰退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的标准。通货紧缩不一定必然伴随经济衰退。比如,美国国内战争后1866、1896年的通货紧缩。在美国国内战争后,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和技术进步,经济在迅速增长,价格呈现出长期性、趋势性的下降。

关于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是什么关系?美国学者A.加里·西林认为,通货紧缩是康德拉耶夫长波中的正常现象。康德拉耶长波显示:资本主义经济必须遵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期间,经济增长将有一个大的起落,伴之以商品价格的大起伏和利率水平的大升降。我们同意A.加里·西林的认为通货紧缩是康德拉耶夫长波中的正常现象的观点,并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存在于经济周期的扩张、繁荣期;通货紧缩的压力主要存在于经济周期的萧条和紧缩、衰退时期。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宏观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下跌,本质是货币价值升值的过程。(2) 通货紧缩既是一种货币现象,又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3) 通货紧缩是康德拉耶夫长波中的正常现象。通常发生在经济周期的经济收缩阶段。有伴随产出增加的通货紧缩;也有不影响产出水平的通货紧缩。下面看一下近年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情况:

1.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 %)情况。

时期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通货膨胀率 21.7 14.8 6.1

0.8

-2.6 -2.9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2000,3。

2.1997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率情况。

1997年10月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在货币层面上,中国的通货紧缩并不表现为名义货币供应量的绝对下降,而是表现为名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走低,目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偏低。

1997年3月-1999年8月名义货币供应增长率(期末同期比)单位:%

时期 M1增长率 M2增长率 时期M1增长率M2增长率

1997年3月 18.9 21.6 1998年9月 13.2 16

1997年6月 20.6

19.1 1998年12月 11.9 15.3

1997年9月 17.3

17.1 1999年3月 14.9 17.8

1997年12月 16.5

17.3 1999年6月 14.9 17.7

1998年3月 11.8

15.4 1999年7月 13.5 15.7

1998年6月

8.7

14.6 1999年8月 14.4 16

资料来源:刘国光等经济蓝皮书《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20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3.1992年以来GDP与广义货币M2增长%。

时期GDP增长率 M2增长率 时期 GDP增长率 M2增长率

1992年

14.231.3 1996年

9.6 25.3

1993年

13.5 - 1997年

8.8 17.3

1994年

12.634.5 1998年

7.8 15.3

1995年

10.529.5 1999年

7.1 14.02

资料来源:1992—1998年数字引自罗振宇《通货紧缩论》P120;1999年M2为11月数字引自《经济研究》2000.6汪小亚等《七次降息对储蓄、货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P16

上述资料表明,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持续为负数已达2年之久,名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持续走低,GDP与广义货币M2增长也持续走抵。即使按较为严格的第三种观点通货紧缩定义,中国也已进入通货紧缩时期。而且我们认为,中国已进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所谓趋势性通货紧缩,是指长期性的通货紧缩趋势,即物价水平面临长期性的下降趋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物价水平的上升。我们的依据是:

第一,中国面临全球通货紧缩的背景。有专家预言21世纪全球将进入通货紧缩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已陷入了通货紧缩的螺旋陷阱。1998年全球生产总值增长滑坡了1/2,世界正在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糟的银行危机边缘踉跄。

第二,从90年代初期开始,全球经济就已陷入供给大于需求的境地。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冷战的结束、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出和军队支出的普遍削减、各国中央银行长期反货膨胀政策、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建、降低成本的技术不断发明及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广泛采用所引致的竞争加剧、大规模全球物流分配体制的采行、全球放松管制、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东南亚地区地金融危机之后的大调整、全球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全球通货紧缩。这些因素将在不短的时期内持续发生作用。

第三,从康德拉耶夫长期经济周期波动分析表明,目前全球经济进入以科技革命为基础的长周期的下落阶段。根据经济周期理论,通货紧缩是康德拉耶夫周期的必然后果。目前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经济正处于1800年以来的第四个康德拉耶夫周期的“衰退落”。这一阶段开始于1987年,根据历史经验,这一调整的时期通常要延续5—10年。预计将于21世纪初期到“谷底”。在整个调整时期国民经济中将充满动荡因素。

第四,从引发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诱因看:一是内部改革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恰好重叠。二是内部周期和外部周期发生交叠。三是改革以来社会经济生活中长期累积起来的矛盾在内外夹击下于短期内释放出来。四是我们处在逆境下决策,这是一个“模糊博弈”。可以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中的现实问题是总需求不足的总量问题,而在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是结构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是由制度性和体制性的深层次的原因决定的。总量性的矛盾和结构性的冲突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第五,随着中国通货紧缩的持续发展,民间部门及居民的通货紧缩预期已经形成。要改变人们的心理预期,需要有一个为期不短的过程。由于物价水平持续下降,投资的预期收益逐渐减少,民间投资近期不可能有大的回升。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许多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汽车、电讯、家电等产品价格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上述因素决定了我国在短期内难以扭转物价水平持续趋势,中国已进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

二、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

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问题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学术理论界主要有“宏观主因论”、“微观主因论”两种不同观点。“宏观主因论”主要从宏观经济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大体上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通货紧缩成因都在货币方面。主要是因货币供应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所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中国通货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在实体经济方面,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因种种原因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不足。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通货紧缩与宏观经济政策有关。“微观主因论”主要从微观经济方面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持这种观点的人数较多,但所强调的方面和分析的角度有所不同。主要代表观点有:吴敬琏认为,中国当前的通货紧缩主要是由于“供给”方面缺乏活力造成的。余永定强调中国通货紧缩和企业的持续亏损相关(也不排除其它因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认为,通货紧缩的根源是制度与结构,是“赢了归自己,输了归银行、归财政”的投资制度,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长期低效是导致目前宏观经济状态的根本原因。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我国产生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的分歧在于: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于宏观经济方面还是来自于微观经济方面。如果说源自于宏观方面,那么是源于需求方面还是在于供给方面,是总量的问题还是结构性的问题,是体制性的制度上的原因还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是来自于国内方面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冲击造成的。我们认为,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因此我们不同意“微观主因论”观点。实际上,通货紧缩作为宏观问题和货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来自于宏观经济方面。综观通货紧缩的历史可以看到,即使在微观机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也曾经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陷于通货紧缩螺旋陷阱便为佐证。如果承认通货紧缩产生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宏观经济方面。那么是源于需求方面还是在于供给方面?我们认为:

第一,我国通货紧缩的产生,既有来自于供给过剩方面,又有来自于有效需求不足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所致。包括国内需求不足和国外需求不足。

第二,我国通货紧缩的产生,既有总量问题,又有结构性的问题。总量的问题表现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需求不足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下降,是导致出现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结构性的问题表现为有些行业供大于求与有些产业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但主要是总量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问题。导致总量问题的原因,有体制的、制度上的原因,也有客观经济政策的原因;有来自于国内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于外部冲击造成的。

第三,通货紧缩作为一个宏观问题和货币问题,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与货币供给有关。表现为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低下经济增长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使货币乘数缩小,加剧了货币供给的不足。从而引发货币升值的通货紧缩现象。

第四,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考虑,综观通货紧缩的历史可以看到,通货紧缩一般发生于经济周期的低谷与衰退时期。总体来说,自1997年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时期。总体特征的核心是需求不足。

第五,从宏观经济政策角度考虑,我国通货紧缩的产生,与1994以后采取的双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惯性作用直接有关。治理高通胀的“软着陆”所带来的总体物价指数增长率持续下降所形成的物价下跌预期是引发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

三、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选择

针对中国目前通货紧缩形成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济学界和政策决策部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对策。

(一)经济学界的建议

对如何治理通货紧缩政策取向有不同的建议:第一种观点主张加快微观机制改革,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率的扩张。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社会预期等。如,许小年 (1999) 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在启动经济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要克服结构性制约就必须大力推进微观层次的改革。易纲 (1999) 反对“踩油门”的做法,认为增加投资势必会导致更多的生产力过剩。中国并没有陷入全面通货紧缩,因此中国的问题主要不在宏观政策调整,而是在微观机制上。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经济绩效,促进微观机制的建设,提高企业进行有效率的扩展激励。第二种观点主张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如,胡鞍钢 (1999) 主张不仅实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还应当实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范剑平 (1999) 也认为要实行“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刘溶沧 (1999) 则从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选择出发,认为应当尽可能放大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的即期扩张效应及中长期的维持与推动效应。而刘宪法 (1999) 则把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提出应适时适度的调整人民币汇率,通过抬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和可贸易商品与不可贸易商品的比价效应,刺激国内物价总水平回升。

(二)政策决策部门采取的对策

1998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物价持续负增长后。中央及时确立了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方针,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1998年的宏观调控内容: (1) 财政首次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2) 财政发行1000亿元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项目资本金,为此,银行增加配套贷款1000亿元;(3) 配合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改革,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专项国债423亿元;(4) 为配合财政发债和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中央银行恢复债券回购业务。

1999所采取的主要宏观措施: (1) 1999年继续增发国债600亿元。(2) 从1999年继续提高出口退税率。(3) 降低房地产价格,增加居民购房贷款。(4) 继续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率。(5) 从1999年7月起,大幅度提高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同时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和下岗职工的生活补贴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6) 恢复开征存款利息所得税。收入专项用于城镇低收入居民和下岗职工的生活补贴。(7) 1999年下半年出台了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以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用于国家鼓励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按40%的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税负的税收政策。

(三)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选择

针对目前我国已陷入趋势性通货紧缩的现实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选择应该是: 第一,在通过调控政策的目标选择上,应把治理通货紧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已陷入趋势性通货紧缩时期。在短期难以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况且,对近年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深入分析后,应该看到我国治理通货紧缩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我国正进行一场战略性的结构性调整和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其力度和范围还会不断扩大,时间上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当前经济形势的焦点仍然是通货紧缩,在这期间彻底改变目前通货紧缩状况似乎不可能,因此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反通货紧缩。

第二,应该明确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由单一型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整体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应作为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中长期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三,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在启动经济、治理通货紧缩时,考虑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不同、乘数效应大小各异,应该注意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使用顺序。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长、反应时滞短,而货币政策的执行时滞短、反应时滞长。因此在以扩大内需为主要政策目标时,应首先启动财政政策工具。启动消费需求,应主要使用财政政策中的减税政策、适当增加用于工资补贴以及救济支出的成份,到消费需求已经产生并带动投资需求的时候,才应该增加货币供给,否则不仅效果不好,而且会出现新的泡沫。启动投资需求时,应主要使用财政政策中扩大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中的降低利率政策,以政府支出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需求。财政政策实施要以刺激消费需求为目标。适当加大力度,延长时间,并以减税政策为主,财政支出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要先行。货币供给的增加必须在财政政策的运用和降低利率已经产生货币需求以后才能实行。货币政策必须要有有效的传导机制,即发达的资本市场及其工具。银行贷款财政贴息是一种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形式。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中,如果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意味着增加财政支出会减少货币供给,从而抵消财政政策的作用。

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高;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有效性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低。如果要同时实现国际收支和国内帐户的平衡,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进行相互协调配合。单是实行扩张型经济政策,就只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或国内帐户平衡,而不能同时实现两个帐户的同时平衡。在汇率不动的情况下,由于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实行财政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因此中央银行要采取主动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加以弥补。

3.财政政策内部各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调协调。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

目前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内部各政策工具之间主要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间存在相互抵触的问题。从1998年和1999年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增加税收,一方面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税收限制了企业发展生产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抵消了财政增加支出效果。1999年对一些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企业实行减税政策,对出口企业降低关税,在启动经济、治理通货紧缩中发挥了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对此需要做深入的分析。税收收入增加并不意味着采取的增税政策。要区分政策政策性的增税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税收收入增加之间是有区别的。要充分估计减税特别是临性的减税在促进经济增长、治理通货紧缩方面的效应问题。

目前财政政策的力度有限。1998年增加1000亿元的财政支出,但同时又增加1000亿元的税收,两者大部份互相抵销。增加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不足以启动经济。我国财政支出的乘数相对小,只有1.7左右,效果不大。此外由于增加税收会减少货币乘数,也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效用。1999年增发600亿元国债,适当扩大财政支出,但这个数字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效果仍有限。为了有效地启动经济,应该适当增加财政政策的力度。

第四,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问题。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空间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大,国债发行余额累计已经达到约8千亿元,2000年我国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债务和赤字规模还将有所扩大。从宏观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出发,扩张财政支出、扩大赤字规模可能导致政府的偿债危机、引发通货膨胀、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等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生这些危害的可能性不大。

(1) 我国目前债务和赤字规模扩大仍属可承受范围,引发政府债务危机的疑虑尚无必要。1994—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为:574.5、581.5、529.6、555.1亿元,1998年我国发行国债3891亿元,财政赤字规模为960亿元;1999年我国发行国债4015.03亿元,财政赤字规模达到1803亿元。虽然国债及赤字规模的急剧扩大增加了我国财政的债务负担,但仍在经济承受范围之内。从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占当年GDP%)和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当年GDP%)两个指标来看,我国国债负担率1997年为8.1%,1998年为9.9%,1999年为10%;财政赤字率1997年为1.5%,1998年为2.2%,1999年为1.7%。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国债负担率60%;财政赤字率3%。我国目前的指标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2) 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扩大不会间接引起通货膨胀风险。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虽然扩大,但财政赤字完全是依靠举债来弥补,自1993年之后我国已经不允许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所以不会有赤字规模的扩大直接形成银行增发货币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而且从金融市场的应债能力来看,当前金融机构资金偏松,银行有1万多亿元的存差,近两年增发的国债全部为国有商业银行,有利于将银行资金转经为投资,提高银行资金运营效益,不仅不会导致货币过量发行而引发通货,而相反可以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

2.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运用问题。

1997年,政府首先启动货币政策应对通货紧缩,自1998年起,启动财政政策。目前,一般措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应的”货币政策,似乎对财政政策的偏爱甚于货币政策。其实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政策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另一种政策作用的配合。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产生效应的时滞小于货币政策的时滞。因而财政政策对于消除经济中的通货紧缩现象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 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并不直接控制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要通过降低利率,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增加需求。在经济扩张时期,松和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甚为明显;而在经济收缩、回升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因其作用的时滞性以及政策的中间传导过程较长,而对经济的回升作用不甚明显。

(2)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存在作用受阻和效应衰减的现象和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难以顺利开展;贴现率政策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在我国目前票据市场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其调控的范围和作用更为有限;我国存款准备金率难以经常调整;我国目前的利率在不是市场利率,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控作用较弱;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前还不顺畅。

(3) 我国货币政策目前还面临许多制约。现在我国执行的是扩张的货币政策,鼓励信贷,但由于我国处在专业银行体制向商业银行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没有彻底解决信贷风险情况下,商业银行很难大规模增加贷款。我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还要求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扩大货币供给产生了矛盾,这对于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制约。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一是要保证国债资金配套贷款及时投入;二是要满足有效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三是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贷款创作有利条件。四是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准备金比率,促进商业银行扩大贷款,应用再贷款手段,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保证支持居民挤兑存款的需要。五是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特别为了拓展住房、教育、汽车及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信贷业务,全面启动居民消费。

第五,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与国有部门投资高速增长相反,民间投资增幅显著下降。并由此得出结论,我国财政扩张政策存在挤出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对此需要作具体分析。应当承认,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采取明显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一再降低利率,国有投资增长较快,但非国有经济投资并没有响应,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极小,形成了政府“孤军作战”的局面。投资增长依然在下滑的轨道上没有停下来。这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有关,但不完全是由此而导致的。至少还有:(1)我国财政支出的乘数相对小,只有1.7左右,效果不大。(2)投资领域对民营资本存在制度进入壁垒障碍。(3) 民营资本存在的投资环境不理想,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4) 通货紧缩形成的物价连续20多个月较大幅度下降的局面难以快速扭转,对投资者形成的低投资收益预期难以改变。(5) 在经济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受到一定的限制。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持续下滑,限制了财政作用的发挥。

收稿日期:2000-07-2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通货紧缩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