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从楹联谈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审美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楹联论文,中国古代论文,取向论文,藏书论文,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8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9)01-0024-05
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藏书、读书、讲书、著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创作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1]。它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两宋。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书院制度已沉寂于历史的长河,但是它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自由开化”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它在美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书院的建造多由士人主持和参与,从选址布局到造型风格、空间意境无不体现出文人的情趣和风采,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当我们漫步其中,每一棵历尽沧桑的树木,每一片饱经风霜的砖瓦,仿佛都向我们展示着书院建筑特有的人文气象和文化张力。而其中,镌刻于楹柱之上含意隽永、韵味悠长的楹联,更是给人以不尽的感怀与回味。
楹联,俗称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移植而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形式。因其语言精炼、生动活泼而广泛流传,被称为“诗中的诗”[2]。楹联在庙宇、宗祠、宅第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楹联内容以渲染景物、启迪情思为主,其所表现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方式,是人们审美经验的总结,能给人以启示和指导。言辞优美、寓意深远的楹联往往和精美的建筑相得益彰。相较于祀祖颂德的宗祠楹联、超然玄妙的寺庙楹联,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不仅有美化修饰建筑的作用,更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接的体现。
本文从楹联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建筑审美取向,让我们在书院楹联的字里词间,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独特魅力。
一、“天人合一”的选址思想
讲求风景环境的选址和经营,寓教化于游息之中是书院文化的突出特色,所谓“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书院多建于山林胜地,如宋代“天下四大名院”皆处于风景优美的名胜之地:白鹿洞书院借庐山一角,岳麓书院临湘水余波,嵩阳书院得太室山清玄之气,石鼓书院映回雁峰叠嶂重峦。书院楹联多以吟咏山川景物、赞美学习环境为题,点出了书院选址者有意将自然美纳入到书院之中,使之成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
江西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五老峰下,四面环山,形若洞天,贯道一溪穿流其中。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老)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清澈的山泉从石洞中缓缓流出,令人赏心悦目;天空中云蒸霞蔚,好似可抒襟怀的挚友;书屋依偎于葱茏森郁的青山,门前种满了翠色欲滴的碧树。难怪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安徽还古书院,依山垒石而建,背山临水,风景秀丽。有联曰:“山郭翠成围,吞吐日月;松风净于洗,拂拭图书。”在这里,宁静幽美的山水和自然恬淡的心境和谐地融为一体,书院环境清幽静谧,有如世外桃源,真乃读书人修身养性、研讲学问的好地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暗含其中。杭州万松书院,北赏西湖,南观钱江,满目清新,尽在眼底,其明道堂楹联:“倚槛俯江流,一线潮来文境活;迎门饮湖绿,万松深处讲堂开。”凭栏俯瞰钱江,汹涌而来的“一线潮”仿佛能拓展思路,给人奇妙的创作灵感;门外是清澈秀美的西湖,宁静的书院便藏于松涛深处。
清雅幽静的环境不仅能令士人逃避世俗的烦扰,潜心研习学问,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秀丽多姿的山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感应和共鸣,从而有助于人自身的完善。孔子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及老子所谈到的“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均体现了这样一种“比德”的审美理想。山水比德的楹联在书院中非常常见,如“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凤凰山敷文书院联)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一种极高境地。白鹿洞书院朱子祠联:“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借“泉峰交映”之明丽,“鹿豕与游”之野趣,涤荡胸襟,领悟哲理,以“至虚至明”的襟怀达“物我相忘”的境界。才智学识的培养不仅来源于书本,灵山秀水亦可孕育英才,成大器者岂惟黄卷青灯。龙泉书院楹联:“泉石问得少佳趣;二三子当异寸阴。”便是告诫生徒刻苦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到山水中去培养情趣,陶冶情操。
书院的选址除了注重自然环境之外,还强调历史文化古迹、名士遗踪等人文环境。问津书院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相传孔子自陈蔡去楚过此,曾使子路问津于河畔,故名问津[3]。其讲堂联曰:“圣迹岿然,仰止高山如阙里;津声宛在,依稀流水即洙源。”联语将书院和孔子之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圣人遗迹高山仰止,问津之语犹在耳畔,进而颂赞了书院的古老和正宗,此地之重要性犹如“阙里”、“洙源”。
南溪书院在福建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尤溪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出生之地,书院内的楹联多与其生平事迹有关,彰显了书院的理学气息。朱熹做有名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认为诗中的“方塘”就是在其自幼学习生活过的尤溪,因此南溪书院内亦建有半亩方塘及活水亭、天光云影亭等建筑,亭上楹联多取材于此诗。如活水亭联:“道通鱼跃鸢飞外,人在天光云影中。”构思巧妙,情景交融。想来书院中生徒在此追思先贤之余,也能从楹联中体会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书院亦可凭朱公之盛名显示其自身的正统性,在超逸中追求社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书院为佳美的山水增添了文雅内蕴,山水令宁静的书院倍显静谧清幽,山以人重,人以文传,人文融进了自然,自然又变成了人文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 “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以现代的观点而言,它是将环境科学中的“生态学”,建筑科学中的“有机建筑论”、“绿色建筑论”,行为科学中的“环境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而中国古代书院环境的建设经验,在我们今天进行跨学科研究时,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礼乐相成”布局观念
书院以讲学为主,注重藏书,同时供奉圣贤,致力于道德教化,因此,书院建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讲学实用性建筑,如讲堂、藏书楼、斋舍等;另一类是祭祀礼制性建筑,如祠庙、牌坊等。书院的群体布局通常以一进或多进的合院式组合,并有明显的中轴线。一般沿着中轴线依次排布门房和书院的主体建筑——讲堂、祭殿及藏书楼,这些建筑用于满足生徒形而上的精神需求;而满足生徒形而下的物质需求的住宿斋舍和游憩庭园则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整个书院布局规整严谨,主次分明,空间流畅,体现了“礼乐相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教化的原则[4]。
礼和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范畴。《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则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礼”是等级化的伦理秩序,是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乐”则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顺与和睦。 “礼”和“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空间。
“礼”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书院的整体布局上:以居中为尊,力求中轴对称,通过轴线层次序列,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如鹅湖书院,按南北轴线依次排列。一进:头门、石坊、泮池、泮桥、碑亭;二进:仪门;三进:讲堂;四进:四贤祠;五进:御书楼。左右设斋舍等,从整体布局而言,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书院主体建筑上的楹联多以宣扬纲常礼教、教化劝学为主,使书院生徒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理观念和秩序之中。万松书院大成殿楹联:“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意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遵守孔子教诲,诵读孔子著作,与品行高尚的人交友,达到更高的境界。湖北假山书院楹联:“教化行而风俗美;师道立即善人多。”上联指明加强教育,下联强调尊师重道,用语朴素而严谨,突出了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讲堂是教师做指点性讲授并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进行答疑解惑的场所,多位于书院中心,突出了书院以讲学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虽然从书院功能来说,讲堂应该是最重要的建筑,但实际上,几乎在所有的书院中,祭祀圣人的文庙和祭祀先师先祖的祠堂却处于一种主体地位。这是儒家文化注重礼仪传统的体现,所谓:“顾书院之建,必崇祀先贤,以正学统。”因此,文庙和祠堂虽然不是功能性建筑,却是书院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为了烘托先贤先圣的文化感染力,祭祀性建筑往往尺度高大,形制宏伟,体现了“务虚”高于“务实”的特色。祭殿楹联则主要用于宣扬书院尊师重道的精神,指出书院所继承和发扬的文化思想正是来源于祭殿所供奉的先师先圣,从而赋予建筑一种庄严的纪念性,使之具有类似宗教建筑的象征意义[5]。如东林书院道南祠联:“道衍二程无异学,理宗一贯有真传。”岳麓书院文庙联:“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溯源归宗,表达了对圣人的追随敬仰之情,指明了书院的历史渊源和师承关系;除了纪念意义之外,也带有炫耀学统渊源之久远,学派和宗派地位之尊贵的目的,为生徒们树立一种更容易接近和模仿的榜样,使之获得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业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
藏书楼是书院中存放书籍卷册之地,也往往是书院建筑群中唯一的阁楼式建筑,多位于中轴线尽端。白鹿洞书院御书楼朱熹名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以山水之清秀颂书楼之功德。另有一联: “傍百年树;读万卷书。”上联“傍百年树”,既指书院有苍翠的古树,又暗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联“读万卷书”,暗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意,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书院建筑中的庭园上。“天下郡县书院,堂庑宅舍之外,必有池亭苑圃,以为登眺游息之所。”斋舍庭园一般因地制宜的灵活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是书院生徒生活游憩的地方。读书人贵在能做活泼文章,春兰秋菊,尽得其态,耳目得之,内心感之,歌之咏之,日累月积,于是乎锦心绣口,笔头烂漫,佳作乃出。可见,庭园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庭园中的楹联多以此为题,时时提醒人们留意这个道理。如安徽雷阳书院联:“名教中乐地无涯,对山色湖光,足以荡涤胸襟,放开眼界;善学者会心不远,看鸢飞鱼跃,便是精微道理,活泼文章。”揭示了优美宜人的环境可以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心灵,同时鼓励书院生徒从自然景致中获取灵感,精进学业。
中国古代书院的布局是“礼乐相成”的典型体现,严谨规整的主体建筑和活泼别致的游息庭园相辅相成,肃穆与清新相对,伦理与自然相融,从而形成了一个和中有序、序中有和的有机整体。
三、“兼容并蓄”的艺术特色
书院在千年文化历程中,与宗教、官学、世俗在文化上渗透交融,互相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关系,因此书院体现出“兼容并蓄”的艺术特色。
唐末战争频繁,士人为逃避战乱,多寄寓山寺渎书,成为风尚,后逐渐形成书院[6]。可见书院自成立之始,便和宗教具有难以分割的关联。以建筑而言,书院“择胜而处”的择址观、“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均带有宗教建筑影响的痕迹。很多书院前身即为寺庙或道观,如嵩阳书院前身即为“嵩阳观”。书院楹联也因此多带有宗教信息。如贵州紫阳书院位处青龙洞古建筑群,其楹联:“文笔临溪,二水潆洄环古刹;香炉鼎峙,万家烟火接丛林。”宗教化的影响为清高的书院添加了几分世俗的亲切感。岳麓书院创立于寺庵林立的宗教基地,其学规学制,建筑布局均受宗教影响很深,这和儒家吸收佛道文化,发展新儒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7]。同时,书院建筑也在佛道文化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如岳麓书院院外的通道,虽利用原有的寺院香道改造而成,但以植柳、建亭、立碑等开拓同景的方式进行了修整,使其展现出清新的文化气息。
“出世”与“入世”永远是摆在中国读书人面前一道艰难的选择题。孔子一方面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另一方面却“君命召,不俟驾行矣”。也正因如此,书院虽然多由私人或地方集资兴建,但在它的发展道路上,却始终或多或少的带有“官学”的痕迹[8]。例如书院中泮池、泮桥、泮林、文庙等建筑的设定,就是直接模仿周代的学官(辟雍)和宋以前的官学;教学内容的设定,也多从官学中吸取营养。但同时,书院依然坚持自己的特点,使其始终区别于官学而带有一贯的传承性。
1.“志存高远”的教育理念
“官学”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培养的是未来的朝廷官员,为的是光宗耀祖、登科入仕;而“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明、取利禄而已。”这样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
书院强调生徒应志存高远,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胸怀家国,兼善天下。东林书院的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标榜的就是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忧患务实精神。云山书院奎光阁联:“彩笔自凌云,有万丈光芒上腾霄汉;高楼真得地,看千秋人物并壮江山。”鼓励书院生徒只要有真才实学,终会崭露头角,成就一番功名事业。官学化的“功利”思想在这里得到净化升华。
2.“自由开化”的学术氛围
书院作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最新学术思想的舞台。对自由学术精神的弘扬,是书院的重要特色之一。岳麓书院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设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体现的正是一种对独立个性与自由精神的追求。
有名望的学者常被各个书院邀请讲学,讲学后则会与书院生徒自由辩论,以期教学相长。值得注意的是,书院讲学有极大的包容性,各种观点均可畅所欲言。如朱熹与陆九渊虽分属两个思想派别,且曾在“鹅湖之会”上展开过激烈的交锋,但朱熹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却曾邀请陆九渊前来讲学。显示出书院具有浓郁的自由交流、自由竞争的学术氛围,这对于生徒开阔视野,创新学术是大有裨益的。
3.“以人为本”的建院机制
许多著名书院多由文化名人和学术大家创建或参与管理,如朱熹之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程颢之于嵩阳书院,顾宪成之于东林书院,周敦颐之于濂溪书院。这些先贤学者赋予书院的精神和思想才是书院最宝贵的财富。
如贵阳龙岗书院,乃王阳明谪居于此时所创建。虽此地地势险恶,百瘴丛生,其环境不可不谓之艰苦,条件不可不谓之恶劣,然而,就是在这么一座无比简陋的小小书院里,王阳明不但课徒讲学,而且还研经悟道,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龙岗书院楹联:“此地虽小洞天,栖迟谪宦,甄陶民物,是为黔学先河,想见树人如树柏;我公有大勋业,勘定宁藩,詟僄思田,犹属师儒全事,不因专阃作专祠。”这便是对王阳明极大的肯定。
可见,书院在以“兼容并蓄”的思想接受各种文化观念的渗透与交融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制学规,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特色。遗憾的是,到了清代,由于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掌控与利用,使书院的官学化日益加深,云南玉屏书院中的楹联“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黄昏灯火五更鸡”便深深道出了书院为科举所役(清制二月会试,八月乡试)的无奈。
四、“寓教于艺”的修饰手法
书院建筑非常注重象征意义的表达。所谓“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求之于心无假于雕饰也”。书院中常见的义路、崇德堂等地名称谓,即是一种最直观的表达。如岳麓书院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另外书院中的山石花草也多有其寓意,如书院中常植竹,竹者,虚心有节,喻治学和为人的廉躬态度;多种桂,取“蟾宫折桂”之意;多有泉,取其清澈明了;多辟莲池,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且与“爱濂”谐音;多开鱼塘,取“鲤鱼跃龙门”之吉兆,表达了生徒欲脱离寒门,直上青云的愿望。书院楹联亦多以此为题,体现了“寓教于艺”的思想。濂溪书院希濂堂楹联:“窗前草木原本自家意思,池里莲花确系君子情怀。”门柱楹联:“濯清莲守拙朴,立人极光日月。”两联均以周敦颐名作“爱莲说”为题,既突出了莲之寓意,又表达了对先师的敬仰之情。竹山书院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巧妙地将“竹山”二字嵌入,且借竹寓理,自然天成。湖南嘉禾县城内有一眼名泉,水从泉底如珠涌出,清澈如镜,泉底鱼虾,一目了然。泉旁建有书院,院内建有珠泉亭,亭上楹联曰:“逢人便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借物咏情,含意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书院楹联是中国古代书院建筑的语言,是建筑审美的集中体现。它将文学的艺术形象与建筑的艺术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建筑特有的文化传统。那一幅幅静默于古老书院之中的楹联,仿佛是一首首无言的歌,讲述着千百年来书院的悲喜荣衰。这其中,既有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也有化育人生的学者风范;既有最世俗的功利追求,也有最深刻的人文关怀。就让我们再一次伫立于粉墙黛瓦之间,亭台楼榭之前,去细细体味其中的儒雅、智慧、志向、情怀……
收稿日期:200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