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水生动物的鉴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鲵、小鲵、蝾螈
1、看尾巴小鲵尾巴占全身的二分之一;大鲵和蝾螈尾巴只有全身的三分之一。
2、看眼大鲵眼从头部看,并不突出;小鲵眼从头部看,十分突出(凸出明显)。
3、看行动大鲵行动迟缓;小鲵行动较快。
4、看颜色大鲵全身颜色相同,腹部没有红色斑纹;小鲵和蝾螈腹部有红色斑纹,但小鲵全身颜色也有相同。
5、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鲵俗称小娃娃鱼,和蝾螈一起在市场上有时都被冒充为娃娃鱼,所以又叫假娃娃鱼。
二、翘嘴鳜、大眼鳜、斑鳜和其他鳜类
头部翘嘴鳜或大眼鳜头部有两条从上颌穿眼部的黑线(左右两边各一条)。没有黑线的是斑鳜和其他鳜类。
翘嘴鳜与大眼鳜的区别
1、体型翘嘴鳜体型较长,背部隆起;大眼鳜体型较短,背部呈弧形,不甚隆起。
2、眼睛翘嘴鳜眼睛较小,大眼鳜眼睛较大。
3、上、下颌骨翘嘴鳜上颌骨末端可伸达眼后缘下或更后,下颌骨前端颌齿呈犬齿状;大眼鳜上颌骨末端不达眼后缘,下颌前端犬齿不明显。
4、颊下部及鳃盖翘嘴鳜有被鳞;大眼鳜下部光滑无被鳞。
5、幽门盲囊数量翘嘴鳜150~400个;大眼鳜67~120个;斑鳜100个以下。
三、大口鲶、土鲶(窄口鲶)1、胸鳍棘前缘锯齿大口鲶的胸鳍棘前缘无明显锯齿,仅有2~3排颗粒状突起而具粗糙感,苗种阶段的突起也不明显而较光滑。土鲶从体长2厘米开始,胸鳍棘前缘就具有明显的锯齿,齿尖倒向胸鳍基部,用指甲深按有明显倒刺感。
2、尾形大口鲶从3~4厘米开始,尾鳍上下叶不等长,上叶明显长于下叶;土鲶的尾鳍上下叶从幼苗到成体始终基本等长,中间微内凹。
3、口须数量两者在幼鱼早期发育阶段都具有三对须,成鱼须都为两对。大口鲶幼鱼第二对下颌须在体长15厘米之后消失,而土鲶第二对下颌须在体长10厘米之前消失。
4、体色二者体侧和背部呈黑灰色,大口鲶有时略泛黄色,土鲶有时带深黑绿色。大口鲶背部和体侧色彩均匀,背部无斑纹,即使少数个体有,也不明显,而土鲶背部和体侧具色彩深浅交替、不规则的云斑。两种幼鱼腹面白色,但大口鲶头部腹面有黑色斑点。
5、口裂大小大口鲶口裂大,口裂末端达到或超过眼中缘的下方。土鲶口裂较小,口裂末端止于眼前缘下方。此点在苗种阶段区别不太明显。
6、生长速度当年大口鲶鱼苗养殖5~6个月,一般可长到2~3公斤,最大记录达到8.5公斤,土鲶一年只长到100克左右,很难见到1公斤的大个体。
7、性成熟年龄及大小大口鲶4龄,体重3公斤以上才达性成熟,而土鲶1~2龄,体重75克左右就达性成熟。
8、亲鱼性腺大口鲶卵呈桔黄色,精巢呈弧片状,边缘无锯齿状缺刻;土鲶的卵呈草绿色,精巢呈半月状,外缘有锯齿状乳突。
四、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
1、胸鳍硬刺黄颡鱼的胸鳍硬刺前后缘均具有明显的锯齿,胸鳍刺长于背刺;瓦氏黄颡鱼的胸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有强锯齿,胸鳍刺短于背刺。
2、上颌须瓦氏黄颡鱼上颌须长于头长且伸过胸鳍起点;黄颡鱼上颌须则接近胸鳍起点。
3、体色黄颡鱼体侧有2纵及2横黄色细带纹,间隔成暗色纵斑块;瓦氏黄颡鱼体侧呈浅灰黄色,无褐色斑块。
4、体型黄颡鱼体型短胖,尾柄较粗短,瓦氏黄颡鱼则身体较硕长,尾柄较细长。
5、个体大小黄颡鱼通常个体在150克以下,最大可达750克;瓦氏黄颡鱼通常个体250克左右,最大可达1000克以上。
五、团头鲂、三角鲂
1、体型团头鲂比三角鲂高,团头鲂为菱形,三角鲂为近菱形。
2、口颌部团头鲂口宽,平弧形;三角鲂口窄,马蹄形。
联系电话:027-8731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