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论文_李闫,王云香

(石河子绿洲医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社区精神分裂患者治疗带来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0名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中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实验组中患者在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职业治疗。并且,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服药态度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为主要评价工具,在实施康复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职业治疗后三种评定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运用职业治疗方式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职业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144-02

引言

精神分裂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经过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几率大约为7.25%,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为青年。此类疾病病程较长,并在治愈后容易复发,导致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不仅自身的生活质量不高,对身边的人也会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此种精神疾病现状,我国借鉴国外的职业治疗方式对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康复产生一定影响。职业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自我照顾能力的锻炼,使其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经过试验研究证明职业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试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社区精神分裂患者80名,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平均40名患者。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都符合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中对精神分裂患者的诊断。其中,常规组中男性患者为26名,女性患者为14名,年龄在18~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36±2.36)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为25名,女性患者为15名,年龄在19~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5±2.36)岁。两组患者的监护人均同意参与此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均未有其他精神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中医护人员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但实验组中医护人员在原有的常规治疗方式中加入职业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并运用心理治疗方式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对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使其能够逐渐恢复与常人沟通的能力。此种方式对自卑心理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主要培训患者自身整洁,能够进行简单的内务整理,对自身财务能够进行合理分配。再者,对患者进行工作技能训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发挥其特长,对其进行专业工作训练。最后,对患者进行学习活动指导,使患者能够接受正常教育,帮助患者提升综合能力。

1.3 评定工具

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服药态度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为主,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SPS25.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证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比较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主要是对患者疾病严重度疗效进行评价,经过职业治疗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详细内容见表1。

3.讨论

社区精神分裂疾病具有较多的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心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损伤的一种精神残疾。在治疗过程中,应将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干预结合,以此帮助患者重新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生活。

国外对精神分裂疾病患者采用职业治疗方式,经过长期治疗发现能够缓解患者疾病症状,对其恢复健康有积极影响。因此,我国社区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治疗中,借鉴国外的职业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各种能力的指导,如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工作能力。通过以上几种能力指导,有效帮助精神分裂疾病患者进行正常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果,运用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服药态度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能够发现经过职业治疗的患者评分更高,生活能力优于未接受职业治疗的患者。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康复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其形成生活基本生存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使其能够广泛应用职业治疗方式对精神分裂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帮助其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会秋,李群,徐桂娟,魏迎东,刘会英,文丽兰,严天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1756-1761.

[2]赵萍,陶婵梅,李雪芳,诸雅芳,丁淑艳,尤志军.健康教育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6):804-807.

论文作者:李闫,王云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论文_李闫,王云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