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大手笔布局中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立信论文,摩托罗拉论文,诺基亚论文,大手笔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诺基亚在重庆的生产基地
诺基亚提前布局
将世界级通信产业基地建在中国
2001年11月11日,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WTO。从这一天起,任何一家跨国企业都需要用“全新的、以全球化思维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来对待中国这个新的经济环境,以获取或保持竞争的优势。
一个月后的12月20日,星网(国际)工业园暨北京首信诺基亚新厂房开业庆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诺基亚与其合作伙伴首信集团联合宣布,为了积极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尽快接轨,同时进一步提高诺基亚在华合资公司和合作伙伴的国际竞争能力,诺基亚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兴建的星网(国际)工业园正式启动。
第二天,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尔马·奥利拉一行。奥利拉向江泽民表示,诺基亚公司将以发展其在华业务为重点,加大投资和技术引进力度,加强与中国信息产业界的合作,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星网(国际)工业园以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为龙头,将吸引超过30家全球和国内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研发机构等,共同组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取“星网”这个名字是为了与中文“兴旺”谐音,同时也是“世界明星企业网络”的意思。该项目将很快实现总投资超过100亿人民币,并预计在未来几年里翻一番,一期工程已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建成后的星网(国际)工业园年产值将超过500亿人民币,并且创造1.5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星网(国际)工业园作为诺基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诺基亚在全球按照产业链模式建设的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这种模式通过对人员、信息和实际物流的全新整合和优化配置,将从根本上提高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资源使用的效率,实现零库存和规模经济的目标,以及世界一流的生产运作和快速灵活的经营管理,从而极大地增强北京首信与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的国际竞争力。
入世后,在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角逐中,诺基亚无疑已经提前布局了。
未雨绸缪 提高竞争力
在中国,诺基亚不是已经建有20多家办公机构和8个合资厂了吗?为什么还要大兴土木建工业园?
这要回溯到2000年年初,飞利浦电子位于Sante Fe,N.M.的半导体工厂遭闪电袭击而发生火灾,使无线电频率芯片的供应受到严重影响。由于随时跟踪芯片的供应情况,诺基亚较早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了紧急处理。奥利拉和他的采购人员飞到荷兰,要求对方从飞利浦其他的工厂中挤出额外的生产能力。同时,诺基亚还重新设计了芯片,使它们可以在别的厂家生产并从日本和美国的供应商那里挤出100万个芯片。这是年终诺基亚增加了市场份额而爱立信由于缺少零部件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建设星网(国际)工业园最初的设想是源于市场本身。市场的需要是促成“星网”项目上马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诺基亚在芬兰森林中的Salo工厂里,组装一条生产线仅需要4天,而不再是5个月。布满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生产线,全部以富士、松下和西门子设备实现自动化,每周6天,每天24小时生产。通过使80%的所有型号的手机使用同样的生产线,诺基亚是这种类似汽车生产的、低成本方式的领袖。
中国的移动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是较早开放的市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手机生产商都来到了中国市场拼杀。目前有近30家手机生产厂商在这个市场驻足,150个机型在这里销售。
激烈的竞争与诱人的市场要求诺基亚必须尝试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来应对。星网(国际)工业园位于北京的东南,京津塘高速公路旁,距首都国际机场不足30公里;在其东北2公里处,就是北京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和北京国际货物交流中心,而沿高速公路向东,90分钟就可抵达天津塘沽港。业内人士知道,爱立信在首都国际机场附近设有加工厂,而诺基亚在中国的另一个强劲对手摩托罗拉的生产大本营就在天津。诺基亚把星网(国际)工业园建在这里,不是为了垄断移动电话的元器件生产,而是为了合作伙伴在为自己供货的同时,也更方便地向其他手机制造商供货,让合作伙伴效益最大化。
诺基亚的零部件供应商可以在每天早上从全球各地调来各种元器件,并在星网(国际)工业园内进行研发与生产,下午便可以提交给诺基亚进行组装,当天晚上,这批刚刚生产出来的手机便可以坐上飞机,出口到世界各地。其所谓的“零”库存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在这里表露无疑。
诺基亚最突出的还是它对产品的把握能力。“科技以人为本”这句口号,恰恰就是诺基亚手机最突出和成功的特点。在诺基亚全球雇员中,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比例达到三分之一。除了技术,决定一个企业的产品“卖不卖座”似乎更多的倾向于对市场需求的嗅觉灵敏程度和最终满足程度,在这方面成功,恰恰就是诺基亚的“神”之所在。
爱立信五年计划
拼了125年的速度
1876年,爱立信公司成立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最初业务是为瑞典政府部门、铁路系统和军队制造、维修重要的电报服务设施。作为世界领先的电信和数据通信供应商,爱立信一直锐意创新,致力于为客户乃至整个行业提供超越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它在技术、产品方面所具有的独创性和前瞻性,已经成为一笔丰厚而宝贵的财富,与全世界共享。
在此后的125年间,爱立信公司凭借一贯重视技术革新及注重长远战略的巨人风范,一直走在通信行业的最前端,远至“炭精送话器技术”的精益求精、近如诸多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率先开发;小到精巧的电话机、大到复杂的交换系统,莫不如此。这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爱立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德川先生的座右铭——“速度”。他曾经说过:“面对今天的市场,我们必须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领先一步……”可以说,爱立信公司就是由领先开始,也正因为有了对“领先”的代代传承,才会有持续不断地发展壮大。
爱立信在中国的五年计划
在中国开始第十个五年计划之际,爱立信公司董事长阮魁森博士(Dr LarsRamqvist)在北京宣布了2001年至2005年爱立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同时,总裁柯德川(Kurt Hellstrom)在2000年亚洲通信展上宣布该项计划。此计划是爱立信公司依据中国信息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纲要而制定的。
该发展计划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高科技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以及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爱立信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在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投入的高科技投资从截止到2000年10月的24亿美元提升到51亿美元;爱立信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从现有的29,000人增加到58,000人。爱立信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爱立信中国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中国供应中枢出口到爱立信其他市场的年度出口额增加3倍,即从2000年的14.9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把在中国的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额从目前的2.9亿美元增加到5.72亿美元以上。
摩托罗拉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克里斯托福·高尔文
爱立信在继续领导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时,率先改组企业结构。1997年,公司开始着手建立全球供应链系统。爱立信将大量部件生产分拆出去,以龙头企业的地位选择配套企业将生产外包。今后,在全球的直接大宗投资将集中在基础研发、产品开发、技术应用及与用户一起开发网络解决方案等方面。在生产方面,将保持高水平的产品集成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生产能力。
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爱立信在全球发展战略上越来越积极地将中国的生产、人才等优势纳入其全球生产开发规划。公司在中国的本地化是公司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从原先制造及市场营销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以市场和科研为导向的大型企业,公司力争从研发、采购到制造成为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最具支持力的合作伙伴。
爱立信的战略重点有三个:移动性、互联网以及两者在移动互联网中的结合。爱立信无疑是移动领域的领导者,而恰恰就是在移动性和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爱立信在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再一次获得了领先地位。爱立信提供所有使移动互联网应用于生活所需的元素:系统、终端、应用和业务。
西门子雅典总部
摩托罗拉研发领先
打造基础
在三大通信巨头中,摩托罗拉在研发上的优势明显。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目前已有18个研发中心,1000多名科研人员,研发投资为3亿美元。未来5年内,摩托罗拉为把北京建成摩托罗拉的全球研发基地,计划在中国再增加10亿美元的研发投资。
摩托罗拉在中国已有一家独资公司,一家控股公司,8家合资企业,26家分公司,员工总数达1.3万,日前它又决定在天津设立亚洲最大规模的通信生产基地。到2006年,预计摩托罗拉在华年产值将在目前50亿美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100亿美元。
摩托罗拉表示首先将全力支持基于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的两大标准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和TETRA陆地集群无线通信,为中国运营商和用户量身定制最佳的解决方案。第二,员工本地化。摩托罗拉以高级员工本土化作为引进人才的一个标准。目前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员工中有97%是在当地聘请。第三,合作伙伴本地化。摩托罗拉通过积极发展本地开发商进行业务领域的融合渗透。目前它已与联想、东方通信、大唐电信、金鹏集团等多个国内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更注重公关
摩托罗拉的公关意识及公关能力是众所周知的。首先,中国加入WTO,摩托罗拉做出了不少努力,赢得了中国的尊重。摩托罗拉为了中国早日入世,曾几度到美国国会游说。在中国入世前夕,摩托罗拉全球董事会再度在北京举行,业界认为,这是向中国表示祝贺的一种方式,因而该董事会还获得了国家主席江泽民及北京市刘淇市长的接见。第二,摩托罗拉为中国的公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赢得了中国人的感情。仅在摩托罗拉全球董事会期间,摩托罗拉就向中国的“希望工程”第七次捐款300万元人民币,至此,其捐款累计总额已达210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8所希望小学。可以说,正是摩托罗拉给中国的友好印象,使得它以惟一的外资身份获得了在中国生产CDMA手机的殊荣。
西门子稳健快速
严谨凝重的德国风格
西门子是最具有“德国味”的公司,西门子的家电是优质的象征,电信用户对西门子交换机的评价是:“虽然手册几大箱,看懂不容易,但交换机几年不出问题,看不懂也关系不大。”
2001年虽然全球电信行业滑坡,但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好成绩。并率先推出GPRS功能手机;与大唐电信共同开发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被国际电联认可,光传输市场也是有所斩获。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在新经济时代,西门子强调的是稳健与快速并重,这无疑是它不断前进的法宝。
西门子(中国)信息通讯集团在不久前任命了负责移动业务和网络业务的两位新总裁博格先生(Mr.Borger)和于向国先生。谈到西门子在华业务的不俗业绩,两位总裁表示,西门子一向以稳健著称,曾有人认为在新经济时代,快速反应才会成功,西门子的沉稳会落伍。但是,事实表明,电信网络泡沫时代强调所谓“快鱼吃慢鱼”的说法是错误的,过去那些所谓“快鱼”现在看来灭亡得也快,在“快”之前先要认准正确方向,做出正确决策,快与稳健一定要有机结合。
信息通信是重头
进行全球性业务重组后的西门子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共包括三个主要业务部门,即ICM、ICN和SBS(行业应用服务)。其中ICM和ICN是西门子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重要利润来源。西门子信息与移动通讯集团(ICM)涉及全部的移动业务,包括通讯设备、基础设施和应用业务,其业务在中国市场保持着持续而稳定的增长——目前在中国的手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在中国移动网络市场中以20%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二位。而西门子信息通讯网络集团(ICN)主要致力于为企业、运营商和服务商提供基于IP的全面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其目标是要建立下一代的通信互联网系统,其两个核心战略是:IP技术融合与宽带接入,产品主要集中于IP路由器、光交换产品、数字线路、数字终端等领域。西门子为中国联通提供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网,而且是联通智能网(IN)的惟一供应商,目前网络已覆盖中国20多个省份。
在中国的通信市场,西门子EWSD程控交换机的市场份额一直是第一,去年就已突破了3000万线的销量。在移动通信领域,西门子的步伐虽然比别人晚了一些,但追赶的速度很快。从1999年起,西门子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开始飙升,在亚太区约占1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占13%,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升至第三。在整体发展战略上,西门子信息通讯集团推出了“移动通讯+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的全新理念。
虽然目前全球电信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但西门子不会改变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计划,将继续执行2001年7月在北京宣布的发展规划。西门子的中期目标是成为亚洲移动通信市场第二强,同时将投资6000万美元将其上海移动设备生产基地的年产量从1000万台扩大至1400万台手机。在研发领域,西门子ICM将投资约2.5亿美元。由此看出,中国市场将在西门子全球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谁会在中国市场胜出
面对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市场,跨国巨头们个个摩拳擦掌,要成功抢占中国市场的制高点。
摩托罗拉全球董事会每两年在国外召开一次,曾于1993年在北京召开过一次。除美国本土之外,北京是惟一一个两次召开摩托罗拉全球董事会的城市。摩托罗拉在5年内拟完成3个100亿美元的宏大计划;到2006年,摩托罗拉在华累计投资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在北京设立全球研发基地及可能将目前设在新加坡的亚太中心迁到北京。
香港在11月9日迎来了爱立信公司的全部高层,这是爱立信去年开始实施重组计划之后在亚太区的第一次高层集体亮相。种种迹象表明,爱立信正在准备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并表示在未来5年内向中国投资50亿美元,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这相当于爱立信以前在中国投资总额的两倍。
此外,西门子准备发展成为在亚太市场的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在2003年年中前,对研发中心进行扩建。
为什么中国变得如此重要?看看中国市场在这些公司中的地位就可以知道。
目前中国是全球移动通信设备最大的买家,爱立信的移动系统业务之所以能够在整个业界下滑的情况下在第三季度还实现了17%的增长,这完全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订单。Gartner公司预测,到2005年,中国将有3.43亿人使用手机,占中国总人口的26%,现在中国已有1.2亿人使用手机,占全国人口的10%。现在的手机已经真正成为“寻常之物”,从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变成了普通百姓的通信工具。街道上、校园里、公共汽车上,拿着手机的学生和打工者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农村的田间地头,都出现了“手机一族”。
近年由于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削减在网络建设上的投资,导致国际移动电信市场一路下滑,惟有中国市场增长势头不减。据统计,目前中国的手机用户每月增长500万,相当于很多大市场里一年的增长量。中国移动发展1000万用户用了10年时间,而从1000万到1亿用户仅用了4年时间。移动用户的增长,运营商也不断投资扩大网络容量,或者为推出新服务而购买新设备,而中国政府即将发出的第三张移动牌照无论落到谁手里,都会引发新一轮的移动设备销售狂潮。
在中国市场的拼杀中,本地化是战略的重点,谁的动作稍慢,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较量中落后。现在说谁将胜出尚言之过早,不过机遇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标签:爱立信论文; 摩托罗拉论文; 诺基亚论文; 西门子论文; 西门子自动化论文; 手机公司论文; 通信论文; 诺基亚公司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 运营商论文; 北京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