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新时代发展对策研究
——以SWOT分析为例
田福忠,周天华,赵贵红,王善波
(菏泽学院 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 文章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新时代下发展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SWOT分析;菏泽;牡丹;旅游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原产于我国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山地及丘陵地带,因花形硕大、花色艳丽、花香美郁,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称。[1]菏泽作为世界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培育品种最全的城市,于2012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牡丹育种、栽培、观赏、加工、科研、销售等行业发展良好。2019年4月12日,第28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曹州牡丹园开幕,参展牡丹超过1000种,召开文化展演、赏花游园、论坛峰会、艺术展览、民俗体验、体育竞技等各类活动95项,游客数量再创新高。近年来,随着菏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文章以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为基础,对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其二,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读物。如各国的童话故事、伊索寓言故事、脍炙人口的儿歌等,以课文内容为纽带,穿插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内容只不过是通往知识海洋的一艘小船,还有大量的、有趣味的课外知识能够充实我们的内心,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
1 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发展的SWOT分析
1.1 优势(S)分析
1.1.1 牡丹资源条件优越
在线开放课程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简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源于精品课程,历经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包含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 ),在线开放课程三个阶段。在线开放课程和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在线开放课程强调课程的学习与应用,早期的精品课程主要以建成精品课程并通过评审为目标;精品资源共享课强调课程资源的建设,但共享应用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线开放课程强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支持。
菏泽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松软且呈弱碱性,肥力较高;气候温和,雨热匹配好,是我国最适合种植牡丹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菏泽已培育出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牡丹品种,获得了牡丹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全市牡丹种植面积为3.24×105hm2,占山东省的86%、全国的30%。丰富的观赏牡丹资源为牡丹文化旅游节的筹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1.3.2 政府对牡丹产业发展的重视
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前身为“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28届,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立足于牡丹观赏、打造于牡丹文化、发展于牡丹产业,现已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特色餐饮为一体的链条式旅游体系。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自古便享有“天下之中”美誉,地理条件优越。然而,菏泽目前尚未建成机场和高铁站,距离菏泽牡丹观赏园区集中地最近的机场和高铁站分别为济宁曲阜机场和河南商丘高铁站,直线距离分别超过70千米和90千米,这一现实状况已成为制约菏泽旅游业发展的短板,非常不利于中远距离的游客前来参加牡丹文化旅游节。
目前,菏泽建有曹州牡丹园、中国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等多个牡丹观赏园区,各园区虽均以牡丹为主要展出花卉,但园区建筑风格迥异,牡丹品种也不尽相同。众多观赏园区为游客提供了多项选择——既可以选择一个园区观光游览,又可以选择多个园区综合体验。
1.2 劣势(W)分析
电磁感应传输我们选用XKT-335集成电路作为发送端,T3168集成电路作为接收端。XKT-335体积小,功率大,工作频率较高,在高频率下,线圈可以适当缩小从而增强发射功率并且降低了线圈成本。T3168也是体积小且输出功率大,用来论证不二之选。
1.1.3 观赏园区众多
1.2.2 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落后
一个优秀的旅游区应当具备便捷的交通条件、多元的食宿条件、齐全的购物条件、达标的卫生条件、充分的医疗条件。例如,食宿方面,菏泽目前尚未建成5星级大酒店,各牡丹观赏园区附近2km内均缺少中高档餐厅、酒店,不利于游客品尝菏泽美食、休闲身心,也不利于提高旅游收入;购物方面,菏泽目前尚未出现牡丹旅游商品专营店,近年来研制成功的牡丹饼、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花瓣茶、牡丹精油、牡丹面膜等食品和化妆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不佳,在牡丹文化旅游节上对于牡丹系列特色产品的推广力度也不够。
1.2.3 城市旅游资源单一
目前,菏泽诸景区均未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除曹州牡丹园外,菏泽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仅包括孙膑旅游城、水浒好汉城、浮龙湖旅游度假区,且这3个景区均位于菏泽市的下辖区县,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分散。考虑到游客游览周边景区的实际需求和宝贵的时间成本,菏泽相对单一的旅游资源不利于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
1.3 机会(O)分析
把公路用自卸车改装为非公路用自卸车时 ,由于路况恶劣、超载严重和设计初期仿真分析欠缺等问题,国内厂家生产的矿用重型自卸车不同程度地发生因推杆失效而导致产品可靠性低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1-2]。
旅游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随着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的旅游需求增速较快。2018年,国内旅游55.39亿人次,收入5.13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6%和12.3%;入境旅游1.41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7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和3.0%[2]。 可以认为,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作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鲜明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在这一实际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3.1 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
1.1.2 旅游节筹办经验丰富
2018年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明确指出,要加速淘汰行业落后产能,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培育新兴产业特色经济集群。2018年9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尽快完成高铁菏泽站和菏泽机场的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一步加强牡丹特色产业,举办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世界牡丹大会和世界国花博览会,打响“中国牡丹城”品牌。2018年11月,菏泽市人民政府印发的《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将牡丹产业建成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持续高效、环境和谐友好、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支柱型产业。短短一年时间内,各级政府对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政策导向之明确,为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氛围、注入了空前活力。
1.4 威胁(T)分析
1.4.1 国外竞争威胁
1.4.2 国内竞争威胁
随着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增进,牡丹品种和牡丹文化已传播到其他许多国家。目前,日本、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牡丹观赏基地。其中,日本是牡丹在国外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著名的东京阿部牡丹园、奈良长谷寺牡丹园、须贺川牡丹园、冈山牡丹园、新西井大师牡丹园、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牡丹园、岛根中国牡丹园等,日本人民对牡丹的喜爱程度也很高[3]。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又善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陈出新的能力很强。此外,发达国家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举办高水平国际会展旅游活动的整体能力强于我国,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因素。
除菏泽外,国内举办牡丹文化旅游节历史最久、经验最丰富、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为洛阳。洛阳牡丹文化节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至今连续举办了37届,是河南省“国”字头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已成为河南省特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实践的典范。洛阳是十三朝古都,相比于菏泽,其文化底蕴更丰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更高。在旅游资源方面,洛阳有著名的龙门石窟、龙潭大峡谷、老君山、白云山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无形中推动了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此外,合肥、铜陵、垫江等城市也连续多年举办了牡丹文化旅游节。因此,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在国内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
1.2.1 城市外部交通条件落后
选择我院实验组护理专业的实习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120名实习生划分为实验组(n=60)与常规组(n=60)。实验组实习生中女性46例,男性14例,入校时的理论平均成绩为(68.5±6.9)分。常规组实习生中女性47例,男性13例,入校时的理论平均成绩为(68.7±5.8)分。两组实习生多项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备可比性。
2 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新时代发展对策
2.1 应用高新技术,增强游园互动环节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成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已在旅游、科教、制造、销售等行业得到应用。[4]单纯观赏牡丹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且缺乏互动,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应用VR和AR技术,使游客“穿越”到虚拟世界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唐朝时“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大场面,深入了解牡丹的历史文化,可使游园更加趣味化、生动化、多元化。“互联网+”旅游时代已经到来,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应当抓住机遇,快速完成高新技术升级,形成智能化旅游模式。
2.2 开发旅游新项目,增加外汇收入
针对城市旅游资源单一的问题,可考虑在牡丹园附近建设牡丹特色美食城、购物街、影视城等,延长游客在菏泽的旅游驻留时长。同时,以“弘扬牡丹文化,塑造牡丹品牌”为主旨,推动牡丹全系列产品的营销,增加外汇收入。例如,在游客品尝美食之时,向其介绍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饼等食品的实际功效和科学内涵;在游客购物过程中,吸引其参与牡丹插花的DIY活动,体验牡丹精油和牡丹面膜的护肤功效;在影视城中,充分发扬菏泽“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的传统文化,以牡丹为主题设计牡丹刺绣唐装、真人秀场景和影视剧本,在安排文艺汇演的同时,吸引游客亲自参与表演活动,零距离感受牡丹文化、菏泽文化。
Dcip=0.290427dcip(-1)+0.057021dcip(-2)+0.222577dsent(-1)-103.3401dsent(-2)+19.60258(N)
2.3 举办大型会展,提高旅游节知名度
举办大型会展是城市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吸引外部投资的重要方式。随着菏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类学术和商业交流活动的频率、规模、质量都在不断提高。2019年,世界牡丹大会与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同日开幕,倡导“以花为媒、经贸唱戏、合作共赢”,国内外牡丹种植、加工、科研、营销等行业的众多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大大提高了牡丹文化旅游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会展资源整合、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形成会展旅游体系,对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论
牡丹是菏泽的特色,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是菏泽的一张名片。新时代背景下,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的发展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突出菏泽特色,以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现有问题、抢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世界优秀城市节庆旅游品牌活动。
通过示范区建设,将对我省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以及脱毒种薯的普及应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地方优势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我省马铃薯产业化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福忠, 周天华, 王善波. 丹皮酚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菏泽学院学报, 2018,40(5):86-91.
[2]央广网. 2018年国内旅游达55.39亿人次 创收5.13万亿元[EB/OL].(2019-1-30)[2019-04-10]. http://news.cnr.cn/dj/0
190130/t20190130_524498269.shtml.
[3]华文. 国外牡丹品种介绍 [J].花卉, 2015,1(2):18-20.
[4]夏蕾. 探析VR/AR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 [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8,26(10):144-146.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31.027
[作者简介] 田福忠(1970—),男,汉族,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牡丹资源开发。
标签:SWOT分析论文; 菏泽论文; 牡丹论文; 旅游论文; 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论文;